若琛出浴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8278 次
雨狂风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证明这种用炒法——我国茶史上记载最早的“炒青法”——加工成的散茶,饮用时仍要碾末煎饮。

  元人常把茶叶叫做“芽”,如蔡廷秀《茶灶石》诗:“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李谦亨《土锉茶烟》:“汲水煮春芽,清烟半如灭。”杨维祯《煮茶梦记》说得更详细:“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这些都是元人饮用散条的见证。但是,饮用前与唐人一样要把茶碾末。元代冯道真墓壁画《童子侍茶图》中,放在方桌上的诸多条具里面,有一个贴着“茶末”标签的陶罐,应是这种“散条碾煎法”的最好注脚。

  元代名相耶律楚材有一首《西域从王君玉乞茶》七律云:“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以他的文名、地位,想得到几片好团茶尚非易事,足见宋代团条在元代的衰落程度。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十六日,贫寒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停止进贡团茶,“惟令采芽茶以进”。从此自唐以来一直占据饮茶世界统治地位的团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