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径山问茗,古道寻禅:
下一主题:日本女性的茶道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 ",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菜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
正如元代贤相、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所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