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唐朝的品茗看茶道
下一主题:寺院茶道
想起川端康成笔下的茶道,又是沐浴更衣,又是剪梅插花,几小时的繁琐就为了喝那一杯茶,茶再不好喝,那一套精致到家的唯美程式怕也叫人醉吧,只能这样感叹:东方的美呀。身边的生活是潦草的,从没见过茶道,茶楼倒是越开越多,里面有三陪,茶客之意不在茶,再好的茶也喝不出味。
张九龄说过: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草木之中的茶叶该是最有灵性的植物,中国文人不喝咖啡可以,不喝茶万万不行,没有好茶水滋润身心,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枯涩如沙。余光中写道: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这时候鼓琴、咏诗、下棋、品茗,是一种安慰。周作人也说:雨天,在一瓦纸窗下,写诗、饮酒、品茶,可抵二年尘梦。
从古到今,文人无一例外好茶,王维据说好茶成瘾,“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一读他的诗作就唇齿留香,都有极品茶的滋味,他和孟浩然、温庭筠等田园诗人谁能离得了茶呢?只有陶渊明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