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知识
答案:已有(3) 关注: 603
答1:菊花知识介绍: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菊是多年生草本,为栽培品种,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山东栽培最多。
11月初开花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分批采收,采下鲜花切忌堆放,需及时干燥或薄摊于通风处,因各地产的药材品种不同分为阴干和晒干。
菊花主产安徽亳县者称“亳菊”,滁县者称“滁菊”,歙县者称“贡菊”;主产于浙江海宁及嘉兴者称“杭菊”;主产于河南者称“怀菊”;产于山东者称“济菊”。
1. 亳菊头状花序倒圆锥形,直径1.5至3厘米,总苞片3至4层,卵形,草质黄绿色,外被毛,花托半球形。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攻,类白色,劲直,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黄色,体轻,质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2.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直径1.5至2.5厘米,舌状花白色,不规则扭曲,有时可见淡褐色斑点;管状花多隐藏。
3. 贡菊同滁菊,但舌状花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4. 杭菊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至4厘米,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以花朵完整不散瓣,色白(黄)、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
答2:1.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菊花、炒菊花、菊花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2. 菊花叶为菊科植物菊的叶;味辛、甘,性凉;功能清热解毒,凉肝明目;主治疔疮、痈肿、头风、目眩。内服:煎汤,9至15克;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3. 菊花苗为菊科植物菊的细嫩茎叶,又名玉英。味甘、微苦,性凉。功能清肝明目;主治头风眩晕,目生翳膜。内服:煎汤,6至12克。外用:适量,煎熏洗。
答3:菊花食疗作用:
菊花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清香宣散,升中有降;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