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的冬日里,马季大师走了,身后留下了遍地的辉煌与思念。用业内行家的话说,马季是一代宗师,是一座挺难逾越的高峰,也代表着相声一个时代的终结。
总之,有太多华丽的赞美和无尽的哀思。我也一样,小时候还看不到电视,但家里难得的有一个半导体,于是在一个孩童幼稚的笑声中慢慢认识了相声,也熟识了马季,并不知不觉的慢慢的在欢乐中仰望。
马季作为广播说唱团的独苗有幸得到了四位大师的真传,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再加上他的天资和努力,挺拔成高峰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那天,看到常宝
马季有很多徒弟,都不是什么平庸之辈,但大家都知道,他们谁也别想达到马季的那个高度了,不是所有巨人的肩膀上都有幸可以站着人的。马季对传统的那份浑然一体的独到继承,对相声创作的一生不断努力,对相声事业一生毫不离弃的痴迷,他的徒弟们是学不到的。他们痴迷于相声之外更赚钱更扬名的东西,如网站、小品、电影等等。
看起来,鲜花、掌声、哀悼、思念中离去的马季老人应该是心满意足的载誉而去的,有众多大腕徒弟们的涕泪横下前呼后拥,有国家领导人的盖棺定论垂爱赏识,更有我们这些老百姓的长吁短叹默默怀念。老人是不是应该走的很满足很平静?
而自己在这里却不识时务的想,马季是不是有一些未了的心愿,或者心里会有怎样的难以抚平的遗憾呢?
应该有吧,我想每个人也许都会有,无论怎样完美的人物,漫长的一生里,纷繁的社会中,很多遗憾是我们所无法左右的。
那么,马老的遗憾是什么呢?
我想:第一个遗憾应该是一份反思与忏悔吧,为了那段最痛楚最辛酸的岁月。不是我给马老给爱戴马老的人们添赌,很多东西,如真切的事实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回避的,尽管他们也许已尘封在历史中。
文革那段岁月应该是马老一生中永远的痛吧。相声界最讲究门派传承,最讲究尊师敬祖。那么马季打过侯宝林这样一个事实马老忘记得了吗?侯宝林是马季一生的恩师,是他走进相声殿堂的不折不扣的领路人,也是他象父亲一样尊重的人。
可那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都把这一起归咎到那个疯狂的年代、归咎到那个特殊的社会吧!可是我想马老一生都无法摆脱这样一份心灵的内疚与痛苦。
记得多年后侯马师徒一起吃过饭,也一起站在过舞台上,可是此后两家却一直不再有过多的往来,这确是真的。
冬日的寒风中,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都站在那里满面泪痕的送别师傅,我想如果此刻马季在天有灵看到这幅场景,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人啊,保持自己一份纯正的本心,坚持自己心底里的一份道德的底线,是何等的难啊!这里提这个话题不是我残忍,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坦荡的回首面对自己的一切言行,也必须承担起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哪怕是谴责与耻辱。
我觉得马季老人是可以平静的承担起这份属于他自己的过去的。
如果说,
是不是对相声事业重振辉煌的热切期盼和对众多才华横溢的徒弟重返相声舞台的无言守望。作为一个一辈子深爱相声事业,一辈子苦苦努力的大师,相声事业已经深深的融入了马季大师的全部生活与生命。
相声事业的没落肯定是马季大师心底里最痛苦的一块伤疤。相声的发展及振兴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记得马季说过一句话:“我太爱这门艺术了,但我太讨厌这样一支队伍”,是啊,如果区区的那点玩相声的人再整天分门别派,勾心斗角,打击倾轧,那么我们就别痴人说梦的指望什么了。
想起那天在舞台上,郭德纲说过的一句话:“相声界曾有人要悬赏5000块钱找人揍我,但是他们凑不齐这钱”,我不知同行听到这句话是哭还是笑呢?!
还想起一次白燕升和马季开的玩笑:“相声是不是败落了?”马季沉默了很久,来了一句:“我们不是还有郭德纲吗?”
可是一个人两个人真的顶用吗?
幸好,白燕升挺宽厚,没有好意思来残忍的追问难受的老人。
走的前一天,
天堂有幸了,从此拥有笑声。
好久不见雪落。从文中可以感受到雪落君对人生不一般的见地。
欣赏!
停的是心脏
留下的是笑声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坦荡的回首面对自己的一切言行,也必须承担起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哪怕是谴责与耻辱。
云兄好 !朋友们好!
新的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