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乐,人们就不免要想起种种欢天喜地的场面。比如,在人生旅途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多年不见的亲朋好友意外相逢,追求功名者一朝登第……成功的喜悦,相聚的欢心,发财的狂喜,当官的兴奋,等等等等,这样的好事,绝大多数人都乐此不疲。唐代大诗人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是描写友人相聚的诗歌,诗中所说的「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後,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可谓是对当时喜悦心情的生动写照。
这样的乐,人们都容易理解,而人们所常说的乐其实也不过如此。但是,佛法所谓的乐则同世人的一般理解有着很大的不同。《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六○)说:「喜触因缘生乐受。」为什麽喜触因缘能够产生乐受呢?《成唯识论.卷第五》说:「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这就是说,在佛法当中,乐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甚至可以说,它包括了有情的一切愉悦感受。
就性质而言,佛法所谓的乐可以有四种,即人乐、天乐、禅乐和寂灭乐。
《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记述了一个井底之蛙的故事,非常生动。
有一天,公孙龙问魏牟说:「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己。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然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先是一声长叹,随即仰笑而笑,对公孙龙讲述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井蛙看见了东海之鳖,就得意洋洋地对东海之鳖说:「你看我多快乐呀!整天无懮无虑地在这里嬉戏,谁也不如我,你为什麽不到我这里来玩呢?」东海之鳖听了,就想下去看看,不料左脚还没有下去,右腿就被挂住了,怎麽也下不去。於是,东海之鳖逡巡而退,对井蛙说起深广的大海来,它说:「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井蛙听了,便不自觉地吃惊起来,感到若有所失。
这里,魏牟为什麽要对公孙龙讲井底之蛙的故事,我们不必管它,我们所最为关心的,是井蛙为什麽会那麽得意。
也许,井蛙的得意是来自於它的满足,来自於它的小天地的安适。是的,井蛙生活在井中,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它终日所见所闻,无非是陡峭的井壁、平静的井水、一小片蓝天白云,再有,那就是蝌蚪、螃蟹之类的邻居。这样的环境,没有任何危险可言,没有一点压力存在,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歌唱,可以为所欲为地上窜下跳,没有任何一个邻居可以同它相比…自然,自豪感、优越感会与日俱增,喜悦的心情也会油然而生,以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就是自己,最伟大的也是自己。
尽管井底之蛙的快乐是建立在用管窥天、用锥指地的知足意识之上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它的快乐确实是快乐。而如果从佛法的角度说,这样的快乐其实也是我们普通众生所感受的快乐,是大多数卵生、湿生和胎生的众生所感受的快乐,同《西游记.第一回》所说的美猴王带领的猿猴、猕猴、马猴等「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的快乐并无本质的区别,尚不是佛法所认同的真正的快乐。
中国人对七仙女下凡的故事都不陌生,故事讲述的是七仙女下凡人间的前前後後的所遭所遇,故事的大概是说:七仙女憎恨天上的诸多天条,同情牛郎的不幸,敬佩牛郎的孝顺,向往人间的自由生活,所以便偷偷来到人间,私自同牛郎结成了夫妻…
没有人怀疑,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是根本没有的,它表达的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不过我想,这个故事与其说反映的是七仙女对自由和人间的向往,不如说它真实反映了人们对神仙的敬慕。为什麽这麽说呢?因为牛郎和七仙女的姻缘是建立在牛郎的孝顺这个基本点之上的,人们对牛郎孝顺的敬意没有什麽可以表达的,就只好借美貌而善良的七仙女来褒奖他。这就是说,七仙女嫁给牛郎是人们对牛郎孝顺的奖励,七仙女是人间任何东西都无法相比的奖品。所以,作为民间传说,仙女下凡的故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神仙境界的神往之情。
那麽,人们所神往的神仙境界是什麽样的呢?
《西游记.第七回》描述了人们所向往的天宫的一些物品和生活场面,是人世间所没有的。书中写了天人所享用的延寿延年的蟠桃,说它:
半红半绿喷甘香,
艳丽仙根万载长。
堪笑武陵源上种,
争如天府更奇强!
紫纹娇嫩寰中少,
缃核清甜世莫双。
延寿延年能易体,
有缘食者自非常。
写了天人的歌舞盛况,说它:
缥缈天香满座,
缤纷仙蕊仙花。
玉京金阙大荣华,
异品奇珍无价。
对对与天齐寿,
双双万劫增加。
桑田沧海任更差,
他自无惊无讶。
写了老寿星的飘逸和他的碧藕金丹:
一阵异香来鼻嗅,
惊动满堂星与宿。
天仙佛祖把杯停,
各各抬头迎目候。
霄汉中间现老人,
手捧灵芝飞蔼?。
葫芦藏蓄万年丹,
宝录名书千纪寿。
洞里乾坤任自由,
壶中日月随成就。
遨游四海乐清闲,
散淡十洲容辐辏。
曾赴蟠桃醉几遭,
醒时明月还依旧。
长头大耳短身躯,
南极之方称老寿。
碧藕金丹奉释迦,
如来万寿若恒沙。
清平永乐三乘锦,
康泰长生九品花。
可以断言,这蟠桃,这碧藕金丹,这歌舞,都是人间所没有的,对它们的享用都是天人的快乐,凡人是没有那个福气的。对於这样的快乐,佛法就叫它「天乐」,也就是天人所享用的快乐的意思。
有人也许要问,天乐为什麽只是天人才能够享用,我们凡人就无此缘份呢?
佛法的实践告诉我们,天人具有十善的美德,所以能够享乐於天宫之中;而凡人没有十善的美德,或者十善之德尚有所欠缺,因而只有比较低级的快乐享受,至多也只能像花果山的猴子那样无懮无虑而已。
不难想见,人们向往天堂是因为那?有天乐而没有痛苦,可是天堂就真的十全十美吗?
我们说不是。
这里的天人主要指的是欲界诸天的天人,属於散地,因此,天乐同人乐有个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同属於五欲之乐,其中的绝大多数有情(性心理异常者、修道者与化生者除外)都以性欲的满足为最大的快乐。在这个问题上,不论贫富贵贱,不论智商高低,不论知识多少,不论阅历深浅,不论天、人还是畜牲,不论痛处的阶级,莫不如此。自古以来,爱情,或者说,爱与恨,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这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人乐也好,天乐也好,归根结底是五欲之乐,是动中取乐。既然这个乐是动的,它也就必然是起伏的和波动的,大乐则大悲,大起则大落。而这,不正是乐极生悲的根源所在吗?
佛陀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中说:「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於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相、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花、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这是佛陀赞叹地藏菩萨功德的,我们且不去管它,我们只是要借此指出一点:生在天堂的人都是有福气的人,都有人间所没有的大快乐;但仅此而已,要想长生则是不可能的,天福享尽,五衰相自然出现,接着的就是下生人间,或者堕於恶道。
基於这一认识,一些善於思考的有情开始追求更加可贵的快乐,而不再留恋人间之乐,不再向往天堂之乐。
什麽样的快乐能够比人乐与天乐更加可贵呢?那就是禅乐。
禅乐不是普通的快乐感受,它是修行的有情在禅定中所感受到的快乐,它的体验对象是禅定境界,而不是我们一般的五蕴之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说:「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修习解脱之法的人享受的是禅悦和法喜,因为在修行者看来,天乐依旧是世间是快乐,是不彻底的快乐,一万年的天乐同人间的须臾之乐在性质上并没有什麽不同,只是在时间上相对长一些罢了。
不过,禅乐并不是所有修禅定的人都一模一样的,也根本不可能是一样的,而是随着各自禅定境界的深浅而有差异,所以有四禅八定之说。一般说来,禅定境界越深,禅乐也就越是微妙;禅定境界越浅,禅乐也就越接近於普通人的快乐。
许多练过气功的人都会知道,正当练功的时候,全身心都会有非常愉悦而微妙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没有练功的人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也是他们永远都想像不到的。那种愉悦而微妙的感觉不同於普通人的快乐感受,因为它不是从动感的节奏或明快的对比中得到的,而是从静静的观照中体验出来的,是无法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的。从佛法的角度说,练气功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禅定实践的过程,是众生追求真正快乐的一种手段。显而易见,这样的愉悦而微妙的感觉是以静为基础而开发出来的,它的一切都是静,静贯穿了它的始终,离开了静,也就离开了禅定之乐。
可是,以静取乐也好,以动取乐也罢,都不可能是永?的,因为世界万物既是动的,又是静的。由於佛法追求的是解脱,而解脱的关键就在於对世界能否如实而知,因此,佛法不主张以动为前提的人乐、天乐,不赞成以静为条件的禅乐,而是主张亦动亦静而不落於动静的寂灭之乐。
佛法所说的寂灭乐,就是断除了种种烦恼之後所得到的快乐,是永?的和真正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不离於动静又不落於动静的自由与自主的快乐,是没有任何痛苦隐患的快乐。如果说快乐是相对於痛苦而说的,那麽没有痛苦的寂灭乐则是相对於有痛苦、有烦恼的人乐、天乐和禅乐而说的,是相对於尚未解脱的有情的痛苦而说的。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中记述了一位形象鲜明的维摩诘居士,是非常典型的寂灭乐素材。他非常精通不二法门,非常善於度化众生,方便度生和究竟寂灭在他那?得到了非常巧妙的统一,而他本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受用的不正是寂灭乐吗?经中这样写道: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
奉戒清净,摄诸毁禁。
以忍调行,摄诸恚怒。
以大精进,摄诸懈怠。
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虽处居家,不着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
受诸异道,不毁正信。
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
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
入治正法,救护一切。
入讲论处,导以大乘。
入诸学堂,诱开童蒙。
入诸淫舍,示欲之过。
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
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
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
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
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这是一个何等高深、何等不可思议的境界!一个不离世俗而作佛事,不离寂灭而行化世间,无形无相、无?无?而又自由自在、寂然无为的境界!试想,以此境界为基础的感受能不快乐吗?
根据佛法对乐的看法不难发现,人乐是就一般众生而言的,天乐是就欲界天而说的,禅乐是就修行境界而说的,而寂灭乐则是就解脱究竟而立的,不论是人乐、天乐、禅乐还是寂灭乐,都始终体现着一种追求,一种众生乐意接受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是来自於客观世界,也可能是来自於主体感受,当然,也有可能是来自於其他的众生。不管来自何处,也不管它的表现是表面的还是深层次的,这种追求都始终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徵—如意性。
如意如意如意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