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这是
很小的时候就读论语,尽管当时还搞不明白那些生涩的语句,但知道这是几千年来的文化财富,了不得的。后来有了点学问和阅历,继续翻读论语,这次的起点稍高,可以看懂了,但总觉得自己看懂的只是字面上最浅显的内容,浅显的自己都不敢和别人去说,总怕人家笑话自己的肤浅和愚笨。
于是,表面翻读之余,自己更加费尽心思的去思索,去绞尽脑汁的苦苦探求文字之后的更加深厚的东西。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自己真的可以读懂吗?自己岂不是也可以治天下?那种难以名状的疑惑一直深深的藏在心里。
论语,自己高高的仰望。
直到看到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知识分子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躲进厚厚的故纸堆,把自己完全的关闭在斗室之内,满面灰尘心无旁骛的研究大学问;或者单纯的沉浸在最基本最刻板的知识启蒙的讲台上,做最单纯的扫盲工作。
我不希望有人误解我的意思。我没有否认这二者存在的巨大意义。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极其必要的,我们也绝对需要大学者,需要大师,这是毋庸质疑的。而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最基本的文化普及教育工作也更是关系重大的一项工作,而从事这种极其清贫艰辛的工作的文化人,更是我所由衷敬佩的。
我只是希望在这二者之外,我们能有一个更广阔更自由更清新的一个认知空间,一个文化氛围。那些专业化极强的学术大著我们绝大部分老百姓是看不懂的,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完全远离我们老百姓的日常辛酸与悲喜的。而简单的认字之后,那种功利的应试课堂上我们又能学到更多的什么?是不是开篇点题结尾扣题并在中心思想上拔高一下就是学问的真实所在?是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会写上一篇《白杨礼赞》《荔枝蜜》就标志着国民素质的真正提高?
其实老百姓在学术的天和教育的地之间真的需要一个可以自由呼吸,齐放争鸣的文化空间,一个我们可以读懂,可以认同,可以熏染,可以沉浸其中的文化绿地。
于是,我就很喜欢《百家讲坛》,喜欢它的简单,喜欢它的平民化,喜欢它的真实而肤浅。大学者们可能永远也搞不明白,这样“拙劣”而“漏洞百出”的的讲台为什么会受到热烈的追捧,而他们自己却莫名其妙的寂寞在故纸堆里。
也许,他们明白很多高深而专业的理论,也懂得很多严谨而广博的道理,但他们不明白他们的工作具有的是另一种伟大的意义。而老百姓所更需要的也许是一种鲜活生动的文化,是一种贴近生活带给他们切身感触和理解的文化。
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的,只是别别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互相菲薄。
再说
很多东西很多道理,自己不能说不明白,但自己真的是从内心接受和认可的吗?自己真的可以自然而然的去实行吗?
能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快乐与否,甚至成功与否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的拓展世界;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的去发现内心”
而我们却探求发现自己的内心却太少了,真的太少了。
我们总混淆胸无大志不求进取和宁静淡薄从容平和的关系。于是我们每天都在紧张烦躁甚至是痛苦的奔波忙碌着,永远不满足,永远郁闷的仰望高处,于是忘记了珍惜自己的拥有,忘记了享受自己最独特的快乐。
于丹终于让自己明白了另一个道理,“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有些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只要你真正的读懂了,就够受用一辈子了”
如那个“恕”,如那个“仁”字,如那个“道”字。
“《论语》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动态的系统,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包括以僵死的去理解”,
这也是我很看重的一句话,任何知识,你如果不能鲜活的有针对性的去理解学习,也许都会适得其反,但如果我们可以平心静气以一份良好的心态来解读,那肯定会有超出你预期的收获,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收获不同的知识和快乐。
《论语》应该是本好书,毋庸置疑。《于丹<论语>心得》应该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这应该是真的。
我认真的建议:如果您没有认真的读过《论语》,请别斩钉截铁的否定什么。而如果您没有读过或听过《于丹<论语>心得》,那请别太偏激固执的拒绝。
于丹教会了我们简单,于是我没有理由多说了。
有空翻翻也许不是坏事!
很多时候,我们还真无法思索明白,还是简单一点,快乐一点吧,呵呵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