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来了一位朋友,和她聊天,聊到了她的孩子,朋友很生气,说自己的孩子让她操碎了心,处于半大不小的年龄,说道理又不是太懂,不懂却又象是懂,做错了事,打他自己又觉得痛,不打孩子又总不争气,好象孩子的好坏和“打”有很大的关系似的。 听着她絮絮叨叨的“说”,我的思想突然间游移开了……当然,我也并没有想到与之所提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我只是想到了“习惯”。 人总是会拘泥于一些习惯,很难改变。就如同行走着的人们,熟悉了一条每天必行的路,就不会想到要换一条路试试、走走、就这么习惯着:一路走来…… 尤其是成年人,更容易沉浸于自己成长中一路拾掇的“点滴,与细微”里,也因为它们的日积月累而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自我”-----有自己的固执,有自己的妥协、有自己的脆弱,有自己的坚强,有自己框定的思维模式,有自己喜恕哀乐的表现方式,有自己一路走来的路,有自己想继续这样继续的路…… 这就是习惯,它跟着你,一路走来…… 这样好吗?在习惯中又会有多少人想到:改一改自己的习惯,让自己彻头彻尾的改变一下,哪怕是只需要稍稍拐个弯、绕个道。 很少!也很难!人往往总是会意识到“需要改变”然而却不愿意坚持着去“改变”,除非是到了迫不得已。这就是习惯:“如果我能坐着,我宁愿还这样坐着,真不想动!”它其实已在不知觉中培养了一个人思维的惰性。可见,改变:真的很难!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成功,只发生在极少数的人身上。因为成功的人,养成了坚持追求成功的习惯。他们能够不断的让自己学会----排“次”,学会在惯定的思维中不断的跳跃:跳出思维!让自己的思维总保持于鲜新的状态进而再坚持着让自己投入去做! 这也是习惯!有人说追求卓越其实是一种习惯,你信吗?我信! 写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了小时候自己的一段小故事: 那时候在念小学,学校离家有一小段的距离,父亲管得很严,似乎自己还是个军人似的,在家里,父亲总是拿部队里的纪律来管教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坐立行走等等细枝末节,都有其明确的规定,甚至包括了家与学校之间的行走时间!小时候的我们怕透了父亲,仅管对他的一切规定觉得不可理喻,但还是乖乖地遵循着父亲的规定,不敢违反。而父亲也很严格地执行着他的对于我们的管教。但他很少有念念叨叨骂我们的时候。也很少坐下来和我们聊或是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直到有一天,父亲终于坐下来了,但那是我小时候极少有的一次: 那天是因为我回家的“迟到”引起的。那天放学回家,因为最后一节是考试,我早早就完成了试卷,交了卷,一溜烟跑出了教室。那天比平时都早,就象关在笼里的小鸟一样,突然间有了小小段可以到处乱飞的机会,我当然没想着立即回家,好不容易可以自由自在地给自己一小段“玩”的空间,怎么能错过呢?不知道怎么的,我竟然想到了“找路”-----找另一条回家的路!另一条离家更近却可以让我在路上多玩一会的路!于是,我拐道了……不走平时走的那条路,拐进了另一条巷子中。 巷中的拐弯处很多,出于孩子的天性,我不落下每一处的拐弯口,进去了,出来,进去了,再出来……再出来,再走,那天,几乎是试遍了巷里的每一道弯口!一路兴奋着,直到回了家,看到父亲,才想起应该到家的时间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想到了“怕”字…… “我到学校去过了”。父亲开了口,“这一段时间里你做什么去了?”他没有骂,但是语气很严肃。 “我,我到巷子里去了,去找路”,我低着头,不敢正视父亲的脸。 “找到了吗?怎么回来的?”父亲的语气温和了一些,但还是严肃的。 “巷里好几处拐弯口,我都走遍了,才回来的。”我低低地说着。声音越来越小…… 父亲坐了下来。 “以后不可以这样,这样会成为习惯,不好!不能有下一次!”父亲没有发火。但是说得很认真! “嗯”。 “如果以后还想找路,事先说一声,你可以让我知道你想做什么,要养成习惯,要不我只会替你担心……”。父亲的话显得温和了。他重重地摸了一下我的头说:要记住! “嗯”,我回着父亲的话,抬起了头,看到了父亲一脸的温和与关爱…… 那一次,在我小小的眼睛里第一次看懂了“父亲的爱”。也似乎半懂不懂地明白了父亲的“认真”与“严厉”。 第一次发觉自己对父亲的感觉不仅仅就只有“怕”字…… 从那以后,我继续着原有习惯,但也同时有了“事先说明”的习惯。 “你在想什么?”朋友的一句问话让我的思绪游回了“现在”。 “哦,我在想:习惯! “习惯?”朋友觉得莫名其妙。 “是的,习惯!你想教育好孩子,只需要培养他良好的习惯,孩子是不定性的,他很难自律,他还小,还不能理解很多的事物。这就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最大的区别之一,父母应该明白一种好与坏的习惯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成为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监督者,这是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做到的。哪怕是强制执行,也比听之任之好多了。你只需要让他清楚地知道:他每天要以什么样的好习惯应对生活与学习。这就够了,就象老师每天给自己的学生布置作业一样,修改与指正错误的是认真严格的老师。孩子还是无型的,而作为父母,已经是定型了的。” 于是,我对我的朋友讲起了小时候的那一段故事。关于我和父亲的故事、讲起了那一天找路的故事…… 朋友走了,我的故事也讲完了,要入梦了…… 也许,我会在梦里又回到从前,回到找路的那一瞬间; 也许,明天我也会突然间想回到从前,找一条从未走过的路; 也许,不会去找,但会在拐弯的时候想拐个弯,试试; 也许,明天还是明天,会象今天一样,沿着昨天的那条路,一路走来…… 你呢,朋友?明天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