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新闻——
据美国有关报导说,功夫明星李连杰在《英雄》杀青之后,立即风尘仆仆赶到洛杉矶投入华纳新片《龙潭虎穴》的拍摄,但不论是拍张艺谋式的古代武侠片,还是好莱坞的警匪动作片,李连杰随时以佛教为念,俨然是继李察基尔之外,好莱坞另一位信仰佛教的明星。李连杰今年刚满40岁。5年前,他皈依佛门。他笑说,是中国星老板娘陈岚启发了他:有一回,两人坐飞机遇到险况,大家吓得半死,陈岚却哈哈大笑,“既然得死,还不如哈哈大笑地死”。不久他便和陈岚皈依佛教。俗话说四十不惑,“中国龙”李连杰日前在某座谈会上,当着近千名观众说:“40岁后,我会淡出影坛,用心钻研佛学。事实上,今年下半年,我已经推掉了两部好莱坞电影,损失1800万美元。”
当扬名国际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师,
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无名问无明,世间种种犹如过眼云烟,
如果心有佛法,利益也将摆两边,
真正的菩萨,是自利利他并行。
座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禅修文教体系创办人)
李连杰(国际知名演艺工作者)
主持人:叶树姗(电视新闻主播)
纪录整理:齐秀玲
地点:台北市政府亲子厅
时间:2003年9月6日
叶树姗(以下称主持人):首先请圣严法师为我们解释“无名”和“无明”?
圣严法师:无名,就是没有名字。事实上我们出生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名字是假名、符号,并不一定真的能代表我们每一个人,因此追求虚名实在是很愚痴的事。但是大家都叫无名也很麻烦,所以名字还是要有,不过要把它视为假像、虚有的幻象。而无明则是烦恼的意思,因为没有智能、没有慈悲心,所以常常会作茧自缚、自害害人。
知足感恩从名利中解脱
主持人:李连杰先生您是大众所谓“有名”的人,能否谈谈您一路走来对“名”的体会?
李连杰:从小,无论是老师或是教练,都不断告诉你:要出名、要努力拿冠军;后来去拍电影,同样也是要你努力追求成功。因此年轻的时候,成功、成名可以说是我奋斗的唯一目标。
后来年岁较长了,我开始反省,其实“名”就像师父讲的,不过是给人的一个符号,如果你反过来被这个符号套住了,陶醉其中,那一辈子都会为名所累。尤其我们演艺界,因为传媒和观众的爱护,不自觉会把你推到一个满高的社会地位,很不容易下来,不能够面对失败或舆论的压力。
学了佛以后,会很清晰地知道,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有高潮和低潮,应该以开怀的心态来看待无常,所以我很开心地面对着、等待着失败。但这不是被动或消极,而是不理会结果、不执着结果。
我经常告诉友人,我经常在天堂、地狱之间来回走。譬如最近我去日本做宣传,因为是以明星身分出现,所以受到相当的礼遇。可是回到上海时,没有人接机,我们夫妻俩抱着孩子、坐着出租车。不过我并不觉得有任何差别和障碍,同样都很开心,这就是佛法给我的智能和力量。
四十岁以后,我的精神和体力已不能和二十岁相比,让我深刻体会到“人身难得”的意义,而现在经济上也没有问题,因此我决定今后要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修行以及传扬佛法上。
圣严法师:我想请问李连杰菩萨,刚才您说因为经济上没有问题了,所以要把时间拿来弘扬佛法、好好学佛。但很多年轻人他们现在没有名,也没有钱,是不是也应该学佛呢?
李连杰: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才会有前途,并且常以这个价值观来评价你。结果我们常常比较,常常埋怨周围的世界,比如说我们埋怨父母:你怎么没有钱?你怎么不把我生得跟林青霞一样漂亮?
其实事物本身是没有价值分别的,是我们自己为这些东西贴上有名或有利的卷标。有的人有几千块就很开心,有的人赚几千万都还不开心。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重点是你内心如何确定自己的价值。
当人知足的时候,你会感到开心,开心不是物质可以取代的,而是来自于内心。但是如果我不知足,那么,直到死亡的那天还是痛苦地埋怨自己不够有名、有钱、有权力。所以对于权力、名望,必须用佛法的智能了解生命的价值。
圣严法师:李连杰菩萨指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不是为名利而生活的;人的快乐并不是来自名利的大小,而是内心的知足。知足,就是不管个人拥有什么、拥有多少,都很快乐;但若没有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自己生命品质的提升。学佛的人,不一定排斥名利,但是当没有佛法时,不管有钱、没钱都很痛苦。
我的人生很快乐。当我遇到无助、困难的时候,我不会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我不跟人家比,不跟过去和未来比,也不跟自己比。我会想:“我现在还不错、我还能活、我现在还有呼吸。”我也常常告诉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任何事情到后来,还是可以过去的。”
这就如同我常说的,碰到任何问题,就“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我能够做的,我尽我的力;能够解决的就解决,不能够解决的就接受它。我就是这样面对我的生命,所以我始终很快乐。
圣严法师:一般我们以为念佛、持咒、拜佛,或是谈论与佛法有关系的事物才算修行,其实只要我们的心能够正直而不扭曲,没有贪念、欲念,清清楚楚地活在当下,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修行!
因此修行不能光看表相,而是用我们的心来体验。当心中常常保持清明安定,我们的行为就不会有偏差,不但会为自己带来快乐,也会带给他人安全、安定,这就是修行。如在家中,如果让太太、孩子们快乐,你自己也觉得很快乐,那也是修行。
心要保持清明安定,不要心随境转,也就是说,有状况的时候,你的心不要立刻被当下的环境所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念佛和持咒,如果运用禅修的方法,最基础的则是观身受法,譬如观呼吸和观心。观呼吸是观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观心则是观自己心的感受,只要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触受和感受上,心情就会安定下来。
李连杰:基本上我也是一种生活禅的修行方法。不论我在等待工作,或者是坐飞机、坐车,我都会持咒或念佛。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同样的一个小时,如果光是等待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如果是持咒念佛,时间便很快就过去了,这都是因为心安定的缘故。
还有,有时在生活中看着每一张脸,你会发现生活的无常所带来的喜怒哀乐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无常不仅是写在佛经上的道理,只是我们都把学佛和生活分开了。
其实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佛法不离世间法,你每天都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佛法,只看你体会事物的方式。而事物本身并没有变,它没变好没变坏,只是你的情绪在好和坏中不断地起伏。
主持人:虽然两位分别属于不同领域,一位是在宗教界、一位是在武术界,但不管是学习武术或宗教,都必须靠非常强的意志力来锻练自己。二位都有一段长时间自我锻练的过程,是不是可以分享这段历程?
圣严法师:我没有什么修练,只是我坚决不放弃初衷。所谓“初衷”,就是最初的心愿,或是人生最初的方向和目标。
我的人生目标在我十四岁出家时建立的。在这个目标之下,我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把和尚这个身分做好。至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和尚,我从来没有预期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福德因缘,一部分是过去世带来的福报,一部分则是自己今生的努力,以及环境状况的配合。因此,人不能够一开始就说希望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能够想,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状况,以及名利的诱惑时,该如何面对、处理。以我身为出家人的身分而言,还有女色的诱惑需要考虑。而我把这些诱惑视为一盏红灯,这个灯永远亮着的,提醒我不能碰它,这是我的坚持!
李连杰:我是常常改变的。八岁开始习武时,我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武术,因为老师说我有才华,就去练了;大人要我拿冠军,就很努力去拿冠军。后来发现拿冠军有奖金,有奖金就可以养家糊口,所以我也很开心。
到了拍电影时,我觉得武术是中国的文化,而且不论那种宗教、政治理念和肤色,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我希望借着电影将武术传播给全世界。
但是到了后来,我反思发现人如果光是强身健体,而没有解决自己心灵的障碍和烦恼,对身体反而是有害的,所以现在我觉得心境的美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心灵,一个美满的理念,对身体、对家人、对社会才是有益的。
主持人:能不能再谈谈您从习武到学佛的过程中对生命的体会和突破?
李连杰:我很小就拿了全中国的武术“全能”冠军,可是我经常想,武术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怎么可能做到全能呢?因此我便去拜师学各种武术。可是我每拜一种师父,他都要我学一辈子。我心想,如果真的要做到全能,花好几辈子都很困难达到。所以我便放弃了拜师,开始往内心去寻找,从理解、理论上去了解武术。
谈武术,自然会提到阴阳。阴阳,简单来讲,就是我们所谓相对的世界。后来我把阴阳相对的理论套到生活中去,对人世间各种矛盾和困扰便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所以在我没有学佛以前,便已经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事情,所以思路变得比较开阔一点,这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更大的突破,还是在成为一个正式的佛教徒以后。本来我在1997年想放弃演艺事业,专心修行、深入佛法。但是我的上师坚决反对我退休,他希望我能继续拍电影。他认为我有很大的责任,我也不知道这个责任是什么。经过五年的学习佛法,见过很多名师大德,我真心感到,原来我是要跟大家分享喜悦。
我有一个很美满的家庭;至于事业,我看得很透,一部电影完成后所得的评价,不是好就是坏,要不然就是还可以,各有不同的评论。我并不去追求结果,在意的是过程,因此我每天都很开心地面对。所以佛法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改变。
圣严法师:传统的认知,认为修行就是出家,或是躲到庙里敲木鱼、打坐。这的确也算是修行,可是修行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之分。所谓解脱道,就是自己修行断除烦恼,自己能够从世间的烦恼而得解脱,这种修行往往需要长时间,并且要离开人群,离开热闹的社会环境。
另外一种叫做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发菩提心。以大慈悲心修菩萨道,看起来比较难,因为在充满诱惑、刺激、混乱的大环境中,自己还能够把握住自己,不受环境的影响,而去影响环境,这很不容易。
像李连杰菩萨,他的上师希望他能够继续从事他的事业,修的就是菩萨道。但投入电影事业的目的不在于名,也不在于利。而是希望藉自己的影响力告诉大家,应该用佛法帮助自己。
佛法是这么的好,但是需要有人去弘扬。所谓弘扬就是以身示范,或者是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生活型态和自己的心灵,以及与人相处时的表现,这是最容易感化人的,也才是真正的弘法。
现在中国大陆的佛教徒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李连杰菩萨在亚洲,特别是华人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当西方人看他的电影时,知道他是佛教徒,也是会受到他的影响,所以你的任务就是到这个世界上弘法利生。
主持人:同样是四十岁,圣严法师四十岁的时候也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请师父分享当时您做了什么决定,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圣严法师:我在三十九岁的时候,决定到日本留学。到了日本以后,因为我没有经济后援,同时也不希望脱掉僧服去打工,所以随时准备回台湾。就这样熬了一年多,四十岁时,我完成了硕士学位,就准备回台湾。
可是我的指导教授鼓励我说:“过去日本人到中国求法是那么地艰苦,现在中国的佛教人才很少,你一定要把书读完才回去,这样中国的佛教才能够起死回生。如果你继续读书,很快就可以完成博士学位,你不要担心钱的问题,也不要担心生活的问题,实在没有办法我可以带着你去化缘。”
当时他说的一句话,到现在都还深深地影响我。他说:“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无道心。”这意思是说,只要你有菩提心、有愿心,有为众生奉献的心,衣食生活是不会有问题的;但如果只追求物质,是不会生起愿心和奉献的心。
主持人:过去是虚幻的,未来是妄想,所以只有把握当下,李连杰先生您目前最希望做的是什么事情?
李连杰:过去在中国武术电影当中的英雄都是全知全能,甚至要以暴制暴,可是我觉得真正的英雄应该是以暴反暴。如何将这个理念,也是我学佛的心得,寓于电影中,一直是我想做的事。但是我也知道,要在现实社会中推行这个理念是非常困难的。不过佛法中有所谓的“一心念佛”,也可以说是“一心做事”,就是提醒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要专心一意,不要老是揣测结果的好坏。因此我只是尽可能的,但不指望自己每一部电影都充满着佛教的思想。可是我会利用到世界各地的机会,在不同的场合和传媒上,分享佛法对我个人的影响。
主持人:座谈的最后,请二位送给在座的朋友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
李连杰: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其实我觉得信佛教也好,不信也好,甚至完全没有信仰也没有关系,因为最重要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想任何一个社会都适合这句话。
圣严法师:今天这场座谈的目的最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到李连杰菩萨的学佛过程、学佛心得,并且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学佛的好处。学佛不是迷信,好处在于让我们自己能用佛法来帮助自己、帮助他人。帮助自己叫做修行,帮助他人叫做弘法。我们要感谢李连杰的分享,让我们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佛法,认识正确的佛法是什么。这是很有价值的和意义的一场对谈。谢谢!
现场问答
观众:名师和明师之间有什么差别?从大乘菩萨的角度来看,是不是除了有名以外,应该更有智能,才会对众生产生更大的帮助?
李连杰:“老师”对佛教徒而言,非常、非常地重要,但名师只是一种世俗的尊称。佛教并没有什么名师、大德这种名相,讲求的只是师徒间彼此的心心相印。所以不要执着名师,因为再有名的师父也不能把你变成佛,只能为我们指出心灵的路,但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修行。
像我来见圣严师父,就是因为我修行了五年,我必须向一位有智能的老师请益,看看我走的方向对不对?路对不对?师父能够为我指引,哪里要注意、哪里要改变、哪里要做。
圣严法师:求名师或明师,是我们凡夫的执着,不要相信有名的人就是高明的人,也不要相信高明的人就一定有名。而人与人之间也是要讲求缘分的,如果没缘,即使一个明师在你面前,也会任由他擦肩而过。所谓“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的成就不是师父能够帮忙的,我想不管是显或是密,不管是学什么,自己努力是非常重要的,自己不努力的话,再好的老师也是没有用。
观众: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来说,要如何选择善知识?
圣严法师:选择善知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善知识选你,一种是以自己的因缘来遇到善知识。如果你的业障很重,即使善知识在你面前,你也不识明师而错失了。如果你的善根深厚,不必刻意寻找,明师自然会出现在你眼前。
至于如何找到明师?最好是先多忏悔、多拜佛、多结人缘,等自己的业障消一点、善根更深厚一点,因缘自然会成熟。如果老是想要找到明师,如此是找不到的,找到的大概也只是名师罢了,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有用。
李连杰:我想寻找善知识之前,更重要的是多深入了解佛法,例如你可以多涉猎佛教的书籍,然后以此判断你所遇到的老师,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佛法。不过在修行过程中发现,师父会用各种的方式来启发你,指引修行的方向,但是如果你误解了,那就不是善知识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观众:请问武术精神和修行的关系?
李连杰:其实做任何事都要从基础做起,武术最高的境界虽然是无招,但如果初学就想一步登天,达到无招的境界,那就全散了。学武功就像盖房子,必须打好基础,要从肢体上开始慢慢去领会心的感受。当你把身体的基础打好,很多招术练到最后,宇宙万物尽在胸壑,无形当中就会变成一种招术了。
所以,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跳到最顶端,否则很容易掉下来。做人也是,做人也要从基础,在社会中努力做好一个人开始,然后再慢慢地多看书、多聆听,追求心灵的提升。
圣严法师:这就正如佛法中谈的“有相”与“无相”。讲“无相”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相对性的“有相”做为着力点,在有相的当下你能够体会到无相,这就是佛法的“空”。因此“无相”并不是说,眼睛看到了东西说没有看到,耳朵听到了声音说没有听到,或者吃了东西说没有吃到。乃是在看到、听到、嗅到、尝到,或身体接触到任何现象时,心里便知道这是一个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的有,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因此即有即空,即有相而知是空相,叫作“无相”。如此就能会通地看世间与佛法,一样通,样样通!
其实事物本身是没有价值分别的,是我们自己为这些东西贴上有名或有利的卷标。有的人有几千块就很开心,有的人赚几千万都还不开心。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重点是你内心如何确定自己的价值。
当人知足的时候,你会感到开心,开心不是物质可以取代的,而是来自于内心。但是如果我不知足,那么,直到死亡的那天还是痛苦地埋怨自己不够有名、有钱、有权力。所以对于权力、名望,必须用佛法的智能了解生命的价值。
这就正如佛法中谈的“有相”与“无相”。讲“无相”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相对性的“有相”做为着力点,在有相的当下你能够体会到无相,这就是佛法的“空”。因此“无相”并不是说,眼睛看到了东西说没有看到,耳朵听到了声音说没有听到,或者吃了东西说没有吃到。乃是在看到、听到、嗅到、尝到,或身体接触到任何现象时,心里便知道这是一个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的有,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因此即有即空,即有相而知是空相,叫作“无相”。如此就能会通地看世间与佛法,一样通,样样通!
这就如同我常说的,碰到任何问题,就“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我能够做的,我尽我的力;能够解决的就解决,不能够解决的就接受它。我就是这样面对我的生命,所以我始终很快乐。
只要我们的心能够正直而不扭曲,没有贪念、欲念,清清楚楚地活在当下,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修行!
因此修行不能光看表相,而是用我们的心来体验。当心中常常保持清明安定,我们的行为就不会有偏差,不但会为自己带来快乐,也会带给他人安全、安定,这就是修行。如在家中,如果让太太、孩子们快乐,你自己也觉得很快乐,那也是修行。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佛法不离世间法,你每天都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佛法,只看你体会事物的方式。而事物本身并没有变,它没变好没变坏,只是你的情绪在好和坏中不断地起伏。
我已经推掉了两部好莱坞电影,损失1800万美元——还是舍不得
“无相”并不是说,眼睛看到了东西说没有看到,耳朵听到了声音说没有听到,或者吃了东西说没有吃到。乃是在看到、听到、嗅到、尝到,或身体接触到任何现象时,心里便知道这是一个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的有,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因此即有即空,即有相而知是空相,叫作“无相”——说得好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生活、修行之辨证法
另外一种叫做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发菩提心。以大慈悲心修菩萨道,看起来比较难,因为在充满诱惑、刺激、混乱的大环境中,自己还能够把握住自己,不受环境的影响,而去影响环境,这很不容易。——我选择,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