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8648 次 | 回 22
#1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新京报 李健亚 王亚菲 


  现在收藏生态不是很健康。我们大多数介入收藏领域里的人,都属于投资者,这个比例过大。西方的比例比较低。西方收藏家的比例大大高于投资者。类似现在很多艺术专场的拍卖,都是西方收藏了一个世纪以上的东西。

  对于收藏,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在途”,一个是“在库”。在库,是指进入博物馆,或是大收藏家那里,大收藏家生前是不会卖自己的收藏品的。在途,都是经纪人买的,或是投资者买的。西方一般情况下,在库比例超过在途,但我们正好相反。真正愿意收藏、玩得起买得起的收藏家很少。

  中国拍卖公司的热正好是我们“在途”的一个注解。我们大部分人在途,是为了投资,所以便到拍卖市场,看它的拍卖指数、竞争程度,看到有人争就抢,没有自己的主见。西方收藏家跟经纪人、画廊、古董商都非常熟,像朋友一样交往。

  他们跟经纪人打交道,而不是跟拍卖行打交道。西方很多大收藏家一生都没有进过拍卖行。

  造成我们的收藏家还算不上真正的收藏家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毕竟才一代人都不到。中国改革开放才20多年,真正富裕不到10多年。1995年以前,中国大部分人都没钱。美欧收藏家大都是200年的积累,几代人的积累。他们收藏完全不是为了投资,而是对艺术品、收藏品的消费。去年有个美国人花了2000万美元从法国买了幅画,但法国政府不允许这件作品出境,之后买家通过一个基金跟对方达成协议,把钱打到基金中,画暂寄在他家,买家死后画还是送回法国。这才是真正的收藏家,他买画就是为了欣赏,跟是否升值没关系。

  这里面还有个观念问题。西方人会将艺术品、文物的消费视为其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离真正的收藏家还有漫长的距离。中国将收藏视为一种享受,最快也需要20年至50年时间,那时才会有真正欣赏文物的贵族。

  当然,任何一个行业因为经济问题,都会迅速进入一个混乱状态,“大乱达到大治”。我们的收藏界可能还有几年乱哄哄的局面,以后就会慢慢地处理、治理,大量拍卖行就不能生存。我们现在拍卖行太多,中国光北京就有50多家拍卖行。还是那句话,中国收藏市场还是个投资市场,不是真正的收藏市场,我们在艺术修养、陶冶、欣赏比例上投入得还不够。

#2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现在收藏生态不是很健康。

收藏本身就

#3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现在的中国富翁不少,富而贵的太少。
#4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要是有钱了,不知会不会一样

呵呵

#5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要是没钱了呢?
#6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本来就没钱
#7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胡说

难道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8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5:02:00 引用
呵呵,一元进店还是付得起。
#9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6:02:00 引用

收藏心情

#10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7-02-12 16:02:00 引用
富足在心
1 2 3
1/3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