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
.
茶讯
.
茶道
.
茶图
.
茶论坛
茶家寨
.
红茶
.
绿茶
.
黑茶
.
茶文化
普洱茶
.
白茶
.
花茶
.
岩茶
.
茶知识
雅茗居
-
手机茶叶论坛
-
最新发贴
【
论坛
->
茶语轩
->
慧缘精舍
】
[转帖]佛在心中
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7074 次 | 回 31
#1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08-04 14:08:00
引用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信佛的。
我对佛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也没有那种深刻的、超凡的领悟。
然而,我是愿意信佛的。
我愿意一直感受脖子上挂一条红绳子,坠着一块沉甸甸的玉菩萨的那份安稳的、被保护的感觉;愿意感受在庄严肃穆的寺庙大殿内,跪在香烟缭绕的佛像前那块厚柔的垫子上默默祈祷的那份虔诚。
可是,我想我这一辈子都是摆脱不了俗缘的了。我定是无法摆脱将纠缠一世的七情六欲,亦不舍世间繁华,甚至将为功名利禄着迷。是了,我是注定不能成佛的了。所谓的“悲喜哀怨怒”和“贪嗔喜恶妒”我都一揽于心,便无法营造那颗被净化了的、一切空如止水的心了。
但我想过要成佛吗?不,没有。
虽然,“佛”和“禅”于我,都是那么遥远,那么深不可测,但我却知道那需要用一颗平淡的心去感,去悟。
或许那是一种反璞归真的感觉。它在于对世间万物的感悟,在于透视万物乃至一花一草甚至一只杯子一滴水的潜在的灵性。更重要的是赋予除自身外的一切事物以同等的价值。这也许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或许它如一壶香茗,是那种淡淡的、清苦的滋味,那种苦中夹杂着一丝清甜,却非口中之清甜,而乃内心高洁之感。
无论它是反璞归真,还是如品香茗,它都需要一颗素洁的心。
释然,才发现“信佛”并非“成佛”,对佛的虔诚并非对其烦琐的表面仪式一一照守不误。正如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指着月亮问:“你看见月亮了吗?”答曰:“看见了。“经文便如这手指,真理就像月亮。手指可以指出月亮,但并非要透过手指才能看见月亮。”因此倘若有佛缘,领悟到佛性,那么佛便在心中,念不念经也就没什么不同了。
佛在心中,这是我所追求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很高明的借口了。因此,我不必六根清净,不需吃斋念佛,更不用剃度入佛门。这或许是“贪”,信佛而不愿入空门,仅因为自认为佛在心中。
佛在心中,以一颗平等的心去面对世间万物。人有灵,木亦有性,灵性寸乎于万物,灵性融乎于心间。于木,需要心的平等,而非枉自嗟叹;于人,需要心的真诚,而非名利相倾。
信佛的一生,即思度一生。在弥留之际,即在超脱之时,灵魂即将进化、脱尘,于束缚一世的凡体,又弃之何憾?
#2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6-08-04 15:08:00
引用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信佛的。然而,我是愿意信佛的。信佛的一生,即思度一生。
佛在心中,这是我所追求的,以一颗平等的心去面对世间万物。 无论它是反璞归真,还是如品香茗,它都需要一颗素洁的心。
#3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08-04 15:08:00
引用
信佛的一生,即思度一生。
#4
心香一瓣
|
只看他(她)
2006-08-05 14:08:00
引用
思度一生,无如念佛。
#5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08-05 15:08: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
心香一瓣
在2006-8-5 22:04:00的发言:
思度一生,无如念佛。
不明白?
#6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6-08-05 15:08:00
引用
以一颗平等的心去面对世间万物。
#7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08-05 15:08:00
引用
老大辛苦了
#8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6-08-05 15:08:00
引用
更懂得要感谢梦蝶!
#9
红蜻蜓
|
只看他(她)
2006-08-05 15:08: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
梦蝶
在2006-8-5 23:12:00的发言:
不明白?
南无阿弥陀佛!
#10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08-05 15:08: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
云萱
在2006-8-5 23:25:00的发言:
更懂得要感谢梦蝶!
行贿与受贿
转到电脑版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1
2
3
4
1/4
下一页
上一主题:[转帖] 李连杰与圣严
下一主题:[讨论]一位女大学生遇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
笑笑
]
[转帖]支持生物体提升
[
小玩子
]
[转帖]人类破坏地球的
[
定慧清心
]
[转]如何静坐冥想
[
萍水相逢
]
[转帖]学习吃饭
[
佛心儿
]
[转帖]生活教育——轻
【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
【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
【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