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气、阴阳、五行
“中医哲学”,是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是中医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从其学科属性来说,中医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分支,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它必须从中医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外部将哲学观点强加给中医学。《中医哲学基础》作者在其“导论”中提出:“气-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中医哲学”就是体现在“气-阴阳-五行。”
我们认为,中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就只有归纳法,没有推演法。中国传统就是强调多观察、摆事实,然后根据取类比象加以归纳,与前后次序无关,重要的是最后的结论;而西方人则不同,是一条一条地进行推论,前后次序不能颠倒。
作者说,“‘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被中国古代一些哲学家用来说明宇宙的本原、本体。中医学采用‘气’的范畴借以说明人体生命的本质、动力。‘阴阳’和‘五行’由一个实体概念转变为一个哲学范畴后,分别指事物对待统一的属性和五种基本功能属性,‘阴阳五行’,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成为中医学的最基本概念,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气-阴阳-五行’就成了中医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看来作者的所谓“气-阴阳-五行”,显然不是从《内经》的有关章句中归纳出来的,而是推论出来的。
说明作者的心灵中已充斥着西方文化观念,以西方文化来规范中国文化,他永远不能洞见中国文化的真谛。
《易经》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气、阴阳、五行”是“形而下者”,有情有状,而道无形也,故形而上者假象以显义。说明离了“气、阴阳、五行”便无道,但并非说明“气、阴阳、五行”等同于道。“气、阴阳、五行”作为道的载体,其功用是使人们由此明理、知天、悟道,然而人们往往将“气、阴阳、五行”视为“道”的本身,因此,对“道”常常“日用而不知”。
其实,对于“气、阴阳、五行”,古人早已认识到:“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李觏《删定易图序论一》)。《太极图说》称阴阳为二气,五行为五气。朱熹则将“气”又分为“气”与“质”:气之清者是气,浊者为质(《语类》卷三)。阴阳是气之清者,五行是气之浊者,既然阴阳、五行皆为气,“气-阴阳-五行”说当改为“阴阳五行”说。
我们认为,“阴阳、五行”为形而下者,是形而上者“道”的体现,显然,“阴阳、五行”不为“医”所独有。但医理源于易理,可易道之中,只有“阴阳”,没有“五行”。《说卦》中虽以八卦配五行,涵有五行观念。但从全文看,这是牵强附会之辞。而《说卦》虽以八卦配八方,但却缺少五行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方—中方。其次,《说卦》中虽说八卦所象之物有金、木、水、火,所象之色有赤、黑、黄、白,但其中并无五行之义。如:
“乾为天,……为金,……为大赤”。五行学说中,金色白,这里却为“大赤”。
“坤为地……其于地也为黑”。“地”不仅有“土”,且有山、石、水、泽,至少可分为水陆二体,况且“土”色黄,这里却“为黑”。
“震……为玄黄”。按五行说,震为东方,东方木,色青,这里却是“玄黄”。
“巽为木,……为白”。按五行说,木色青,这里却“为白”。 “坎为水……为血卦,为赤”。按五行说,水色黑,这里水“为 赤”。
“离为火,……为乾卦”。离为火,乾为金,离怎能“为乾卦”?
显而易见,《易经》中并没有五行。说以八卦配五行,确是牵强附会之辞。
三、中医之道—阴阳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阴阳的主要关键,在于阴气宁静,阳密乃固,(李今庸释“阳密乃固”为“阳静乃久”之义)就是说,只要阳气安谧宁静,则阴阳和调乃能长久。如果阴阳偏胜,就会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说,阴阳和调是生气的正常规律,和之乃可久长也。如阳气躁动不能密藏,使阴阳两者不和,那阴气就要耗散掉。若阴阳清静宁谧,精气就会旺盛,反之阴阳离决,那么精气也就随之而竭尽了。 很显然,这段经文着重说明,“阴阳和”体现在“清静”、与“安宁”。从理论上讲,阴阳之性,单言之则阴静而阳动,合言之则阴阳俱喜宁静而忌躁动也。如《素问·痹论篇》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此言阴气静则安,而躁则害也。《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而“烦劳则张,精绝”。此言阳气静则安而躁则害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总言阴阳之气静则安躁则害也。阴阳之气以静为安而能生化,说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内经》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其实《伤寒论》也有“脉静不传”与“脉数急为传”之论,如《伤寒论》第4条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论中所谓“脉静”不传者,谓“静则安而阴阳和也。”所谓“脉数急”为传者,谓“躁则害而阴阳不和”也。这也就是中国人对诊疗疾病的“认识准则”。 但阴阳和与阴阳不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治理得当,阴阳不和即可向阴阳和转化;若治理不当,即使阴阳和也可向阴阳不和转化。 凡大吐血后,脉静身凉者生,脉数身热者凶。每为临床所证实。 可见临床所见,凡治病达到“阴阳和”者,其人必安静而不躁烦,脉静而身凉也。所以,我们认为:阴阳和就是中医之道。 |
谢谢半路出家
先顶
再看!
谢谢半路出家
先顶
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