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主 半路出家 | 只看他(她)
2007-04-16 10:04:00 引用


一、 气、阴阳、五行
“中医哲学”,是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是中医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从其学科属性来说,中医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分支,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它必须从中医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外部将哲学观点强加给中医学。《中医哲学基础》作者在其“导论”中提出:“气-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中医哲学”就是体现在“气-阴阳-五行。”
我们认为,中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就只有归纳法,没有推演法。中国传统就是强调多观察、摆事实,然后根据取类比象加以归纳,与前后次序无关,重要的是最后的结论;而西方人则不同,是一条一条地进行推论,前后次序不能颠倒。
作者说,“‘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被中国古代一些哲学家用来说明宇宙的本原、本体。中医学采用‘气’的范畴借以说明人体生命的本质、动力。‘阴阳’和‘五行’由一个实体概念转变为一个哲学范畴后,分别指事物对待统一的属性和五种基本功能属性,‘阴阳五行’,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成为中医学的最基本概念,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气-阴阳-五行’就成了中医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看来作者的所谓“气-阴阳-五行”,显然不是从《内经》的有关章句中归纳出来的,而是推论出来的。
说明作者的心灵中已充斥着西方文化观念,以西方文化来规范中国文化,他永远不能洞见中国文化的真谛。
《易经》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气、阴阳、五行”是“形而下者”,有情有状,而道无形也,故形而上者假象以显义。说明离了“气、阴阳、五行”便无道,但并非说明“气、阴阳、五行”等同于道。“气、阴阳、五行”作为道的载体,其功用是使人们由此明理、知天、悟道,然而人们往往将“气、阴阳、五行”视为“道”的本身,因此,对“道”常常“日用而不知”。
其实,对于“气、阴阳、五行”,古人早已认识到:“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李觏《删定易图序论一》)。《太极图说》称阴阳为二气,五行为五气。朱熹则将“气”又分为“气”与“质”:气之清者是气,浊者为质(《语类》卷三)。阴阳是气之清者,五行是气之浊者,既然阴阳、五行皆为气,“气-阴阳-五行”说当改为“阴阳五行”说。
我们认为,“阴阳、五行”为形而下者,是形而上者“道”的体现,显然,“阴阳、五行”不为“医”所独有。但医理源于易理,可易道之中,只有“阴阳”,没有“五行”。《说卦》中虽以八卦配五行,涵有五行观念。但从全文看,这是牵强附会之辞。而《说卦》虽以八卦配八方,但却缺少五行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方—中方。其次,《说卦》中虽说八卦所象之物有金、木、水、火,所象之色有赤、黑、黄、白,但其中并无五行之义。如:
“乾为天,……为金,……为大赤”。五行学说中,金色白,这里却为“大赤”。
“坤为地……其于地也为黑”。“地”不仅有“土”,且有山、石、水、泽,至少可分为水陆二体,况且“土”色黄,这里却“为黑”。
“震……为玄黄”。按五行说,震为东方,东方木,色青,这里却是“玄黄”。
“巽为木,……为白”。按五行说,木色青,这里却“为白”。 “坎为水……为血卦,为赤”。按五行说,水色黑,这里水“为 赤”。
“离为火,……为乾卦”。离为火,乾为金,离怎能“为乾卦”?
显而易见,《易经》中并没有五行。说以八卦配五行,确是牵强附会之辞。




#2 楼主 半路出家 | 只看他(她)
2007-04-16 11:04:00 引用
二、阴阳与五行
“阴阳”与“五行”,原本是互不相干的两种学说。众所周知,《洪范》言五行,《周易》道阴阳,故有阴阳出自《周易》,五行源于《洪范》之说。
“阴阳”与“五行”两种学说相互渗透,除了学术上互相交流、渗透 之外,还有其历史原因,诚如钱穆“论《十翼》非孔子作”一文所说:“秦人烧书,不烧《易经》,以《易》为卜筮之书,不和《诗》、《书》同等看待。自秦人烧书之后,一辈儒生无书可讲,只好把一切思想学问牵涉到《易经》里去讲。这是汉代初年‘易学骤盛的一个原因’。”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周易》的内涵与外延,使之成为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一门学问。同时也大大地加速了阴阳与五行两种学说相互渗透、融合的进程。阴阳与五行合而为一,是在西汉时期才形成的。
其实,五行学说实质上也是以阴阳理论为核心的。其中:木、火、土、金、水之中,以火、金、木为阳性,水、土为阴性。五行之间的生克制约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阴阳的互根、互制和对立统一关系,五行学说实质上也就是阴阳理论的体现和具体应用。所以,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是:阴阳统五行,五行统于阴阳。张景岳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类经图翼·五行生成数解》)
阴阳与五行互相渗透合而为一体之后,自然消除了“阴阳”本身的对峙状态,使阴阳和合在一起,更能成为体现“道”的“形而下者”。
“阴阳与五行”是体现“道”的“形而下者”,但对于这个“道”,老子也未能说清楚, 只是说:“有物混成……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阴阳五行,在《黄帝内经》中是已成为中医学的最基本概念,但《内经》首重“阴阳”,其之所以引进“五行”者,并不是因为五行具有“五种基本功能属性”,重要的是在于应用“五行”的“生克特性”,把五脏紧紧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并调节五脏的太过与不及,促进五脏的相对平衡、协调,以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统一与和谐。如:脾(土)之气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之气克之;肺(金)气不足,脾(土)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克之。
显而易见,中医学中“阴阳与五行”所体现的这个道就是“阴阳和”。和者,平也。也可谓之“阴阳平”。我们得出这个结论,是根据《易经》、《内经》、《论语》的有关章句归纳出来的。如:
1)、《易·泰卦》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易·否卦》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说明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是由天地阴阳二气相交而“保合大和”也。
2)、《四书·中庸章句》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注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说明“中庸”者,乃“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平常也。
3)、《四书·公孙丑章句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朱熹注曰:“人和,得民心之和也。”说明易经“天、人、地”三才道,与《内经》“阴、阳、和”是相通的。
4)、《内经》说:“言人者求之气交。……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明天地阴阳 二气相交的中和之气,为生命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5)、《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说明人处于健康状态时,阴阳就平和;若“阴阳相失”(即阴阳不和)人就会失去健康。所以,平衡阴阳,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6)、《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治之何如?歧伯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 ,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说明治病要顺其胜气,安定那被抑伏之气,不必管用药的次数,以和平为止点,这就是治疗的法则。
7)、《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说明对于六种性味的药物,要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来使用,从而调和其气,使之归于和平。
8)、《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说明六气调和而得的病,可用逆治或从治,或主药逆治而佐药从治,或主药从治而佐药逆治,以疏通气机,使之调和,这是治疗的正法。
9)、《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说明对于盛和虚的推求,一定得先分析五气中何气所胜,五脏中何脏受病,疏通其血气,使其调和畅达,而归于和平,这就是所谓疾病的机理。
10)、《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者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说明调治病气的方法,必须分别阴阳阳,各按其病之所在,治疗要分辨病邪的寒、热、温、凉,这要随其所宜,谨慎地进行治疗,就会万治万全,使气血和平,确保天年。

充分说明:中医治病是以调和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将阴阳失和的状态调理到阴阳和谐;而西医则主要是对抗性治疗,杀灭致病因素,从而达到健康状态。显而易见,中医是治“人”,西医不是治“人”,而是治“病”。

#3 楼主 半路出家 | 只看他(她)
2007-04-16 11:04:00 引用
三、中医之道—阴阳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阴阳的主要关键,在于阴气宁静,阳密乃固,(李今庸释“阳密乃固”为“阳静乃久”之义)就是说,只要阳气安谧宁静,则阴阳和调乃能长久。如果阴阳偏胜,就会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说,阴阳和调是生气的正常规律,和之乃可久长也。如阳气躁动不能密藏,使阴阳两者不和,那阴气就要耗散掉。若阴阳清静宁谧,精气就会旺盛,反之阴阳离决,那么精气也就随之而竭尽了。
很显然,这段经文着重说明,“阴阳和”体现在“清静”、与“安宁”。从理论上讲,阴阳之性,单言之则阴静而阳动,合言之则阴阳俱喜宁静而忌躁动也。如《素问·痹论篇》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此言阴气静则安,而躁则害也。《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而“烦劳则张,精绝”。此言阳气静则安而躁则害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总言阴阳之气静则安躁则害也。阴阳之气以静为安而能生化,说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内经》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其实《伤寒论》也有“脉静不传”与“脉数急为传”之论,如《伤寒论》第4条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论中所谓“脉静”不传者,谓“静则安而阴阳和也。”所谓“脉数急”为传者,谓“躁则害而阴阳不和”也。这也就是中国人对诊疗疾病的“认识准则”。
但阴阳和与阴阳不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治理得当,阴阳不和即可向阴阳和转化;若治理不当,即使阴阳和也可向阴阳不和转化。
凡大吐血后,脉静身凉者生,脉数身热者凶。每为临床所证实。
可见临床所见,凡治病达到“阴阳和”者,其人必安静而不躁烦,脉静而身凉也。所以,我们认为:阴阳和就是中医之道。



#4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07-04-16 11:04:00 引用

谢谢半路出家

先顶

再看!

#5 楼主 半路出家 | 只看他(她)
2007-04-16 11:04: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玩物不丧志在2007-4-16 19:33:00的发言:

谢谢半路出家


先顶


再看!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