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烤肉上的头发
晋文公很喜欢吃烤肉,专为他烤肉的厨师自然很得他喜爱,待遇优厚。
一天,晋文公吃烤肉时,竟然发现肉上有一根头发。晋文公大怒,召来厨师欲治其罪。
厨师连连磕头,说自己犯了三条大罪。晋文公觉得奇怪,问他怎么会有三条罪呢?
厨师说:
一是他把刀磨的飞快,却没能切断这根头发。
二是他小心仔细的把肉串到签子上,大睁眼睛却没有看到头发。
三是炉火那么旺,肉考熟了却没烧断头发。
晋文公于是问他:厨房中谁可以替代他的位置呢?
厨师说了一个人。晋文公命人把他带来审问。果然是这人所为,意在激怒主人,治罪厨师,自己取而代之。
事有蹊跷,就要察明谁有可能从突发事件中得利,不要轻易让别人的阴谋得逞。
二、施氏与孟氏
鲁国姓施的一家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问,另一个爱好兵法。爱好学问的那个儿子以仁义的道理去游说齐国的国王,结果,齐王接纳了他,并让他担当众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那个儿子用兵法来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遂任命他为军师。这两个儿子的俸禄使他们的家变得富有;这两个儿子的官位使他们的亲人感到荣耀。
施家的邻居姓孟,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专长跟施家一样,一个爱好学问,一个爱好兵法。孟家苦于贫穷,非常羡慕施家的富有,于是就前来施家请教致富之道。施家的两个儿子乃据实告诉他们。
后来,孟家的一个儿子到秦国,以仁义的道理游说秦王。秦王说:“当前诸侯征战激烈,最感迫切需要的不外是练兵与筹饷。倘若用仁义来治理我国,则是自取灭亡。”于是,秦王就对他施了宫刑,然后释放了他。
孟家的另一个儿子前往卫国,以兵法游说卫国的国君。卫王说:“我们是个很脆弱的国家,而且目前正夹在大国之间,对于大国,我们要服从他们;对于小国我们要安抚他们,这是我们求取平安的方法。倘若依靠兵力,那么我们很快就会亡国。如果让你全身而退,你再到别国游说,那对我国可能造成的祸害可就不轻啊!”卫王遂命人砍掉了他的双脚,再放回鲁国。
孟家的两个儿子回到鲁国后,他们的父子捶胸顿足地向施氏抱怨。
施氏说:“大凡能把握时机的就能昌盛,而断送时机的就会灭亡。你的儿子们跟我的儿子们学问一样,但建立的功业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他们错过时机,而非他们在方法上有何错误。况且天下的道理并非永远是对的,天下的事情也非永远是错的。以前所用,今天或许就会被抛弃;今天被抛弃的,也许以后还会派上用场。这种用与不用,并无绝对的客观标准。一个人必须能够见机行事,懂得权变,因为处世并无固定法则,这些都取决于智慧。假如智慧不足,即使拥有孔孟那么渊博的学问,拥有姜尚那么精湛的战术,哪有不遭遇挫败的道理?”
孟家父子听完这番道理,顿时怒气全消,并说道:“我们懂这个道理了,请不必再说了”。
一样的学问,有人因之成功,有人却因之招祸。运用的对象与时机不同,结果也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