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一代
生于70年代的人,永远是尴尬的一代。“不是我不明白,社会变化太快”。和60年代的人相比,我们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十几载的寒窗过后,满怀理想奔向社会,却发现没有创业的份,只有打工的命。和80、90年代的人相比,我们又似乎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看着现在的小孩身材越长越高,营养越来越过剩,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课外教育,连玩具都是日新月异,不得不感慨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太多遗憾。
记得小学每年开学,老师总要出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我总是写道: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科学家成功的故事。父母教导我们“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天才来自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只有从小学好知识,长大才有出息。走上社会才知道,原来这个社会并不只需要科学家。至于那句“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更是骗人的谎言。在现代社会里,成功首先要有过人的天赋和成功的机遇,个人努力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而已。70年代出生的我只能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老板是60年代的人,我总认为他成功的最大因素是赶上了90年代初创业的大好时期。
还有当年为了考大学而拼搏,那段时间是个人目标最为明确的时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了解一道几何题可以熬到深夜,什么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可以倒背如流。直到现在我还可以按化学元素周期表背到“镓锗砷硒溴”,可以将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40位。毕业后就发现,大学开始扩招,考大学越来越容易,文凭也越来越不值钱。以前钻得太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而好多需要用到的知识能力却没有来得及培养。拿英语来说,连老外都佩服我的语法知识,但和他们一对话就张口结舌。而现在天天谈论的是素质教育,现在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练口语。
总是羡慕现在的中学生,可以公然在大街上手牵手。我们那个时候,男女生只能保持正常的友谊。对于早恋,学校明令禁止,家长也反对,视为洪水猛兽。长辈们总是苦口婆心的教导:以后的路还长,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早恋上。长大以后才发现,宝贵的时间不拿来早恋才是一种浪费。许多同龄人都和我一样,工作太忙,空闲时间太少,社交面比较窄,结婚只能无限期推后。
应该说70年代的一代在中国社会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接受的计划经济时代脱离现实的教育,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我们在学校接受的是抹杀个性的教育,培养的是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的观念。当我们走上社会才发现,十多年培养的理想主义观念,已经与现实的社会格格不入。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没有能够赶上像60年代的人那样的创业机遇,却又必须面对来自80、90年代的人的竞争,他们也许比70年代的人更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社会。
我们对改造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我们生于70年代,一个乱世的终结年代。
我们,你们,他们,恰好生于70年代。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