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21794 次 | 回 22
#1 楼主 沧桑看云 | 只看他(她)
2011-06-16 04:06:32 引用

与兰为伴


 


  早春时候,友人送我一盆君子兰,不但墨绿肥硕,还旁生着好几棵幼兰。不出半月,它竟抽出了挺拔的花杆,一天一天地飞快见长,继而渐次生出许多花苞,直到开出明媚艳丽的橙红橙黄相间的花朵。


  花期神采奕奕了一个多月,终于捱到花落,挺拔的花杆上只留下了同色的伞状花萼。择一日将那花杆从底部割掉,将君子兰倾盆倒出,细细地分离那些幼兰,居然得到七八棵。


  从与陶然居毗邻的养花人那里挑了方的、圆的、六角的紫砂花盆,新培了上好的花土逐个栽好,随后一溜烟地摆在了茶室里的博古架上。


  闲来无事,一个人悠哉品着今春的崂山绿茶之际,陡然发现除了这一溜烟的君子兰之外,其余七八盆室内植物竟也是兰的家族,两株来自台湾的兰花名品叶子狭长劲挺,我拾来一截做包装绳用的黄色锦缎,聚成蝴蝶结缚在一根小木棍上,插在其中一盆中间,惹得好几个来喝茶的人以为真的是兰花开了。


  另外几盆都是吊兰,品种不同叶形也不同,有的叶面颇宽,颜色绿中泛紫;有的叶边镶白,恍若银灿灿一片;有的时不时抽出一茎一茎绿绦,茎茎缀着雪白的小花……我虽不善养花,这些兰花对我却没有什么刁钻,几度忘却浇水几度又灌个水饱,它们依旧茁壮地生长着,回报我的总是养眼的绿意与清雅的沁香。


  非但办公室里茶室里养着这些兰花,家中也有,大大小小的容器遂了我的心性拿来即用,掐了吊兰的一茎一丛下来只用水养就可以了。冬天的时候屋内暖意融融,正值大叶蕙兰开花,黄的粉的紫的红的煞是喜人。不知水仙是不是兰的家族中一员,反正我一直觉得它的叶子它的花香都带有兰的风格。


  年少时曾习丹青,独独偏好“ 花中四 君子”,后来嫁作人妇坠入商海搁下画笔,却无法搁下对梅兰竹菊的痴爱。每每遇到相关的物什都要忍痛买下,特别是四条屏的画作。端详着一面雪白的墙壁上四君子的卓绝风姿,常会忍不住念及清人郑燮的诗句: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开来。这要怎样的意境能够深深地融入,我想除了作画人的功底笔法,更需赏画人的修养情致吧。


  查阅与兰有关的诗句,李白、苏轼、白居易、王勃、陆游、元稹、王安石、刘禹锡、杜牧、张九龄等等许多古代文人对其都有情景交融的不同描述,细品开来,李白的“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很有励志意义;白居易的“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亥相交长,茎叶相附荣。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似乎是对为人处事的警醒思考;王勃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向我们展示了多么清明的幽兰世界……


  还有很多现代人的事例典故,象爱兰成癖的张学良将军的故事等,举不胜举,总之都在说明了一个话题,兰花不仅仅是以一株花的身份让人喜欢,更赋予了包涵了一种精神在里面。


  我之平民百姓,于兰花之爱冠不上高风亮节,但也不是单纯的喜欢,总也被一些情愫缠绕,对历来演说兰花那种生于幽谷无人自芳的秉性欣赏不已,与清高自恋无关,随性优雅地绽放生命的花期才是根本。


  走过太多的烦嚣,不再需要过多的掌声与观众,净心坐下来照看身边一草一木,心境变得悠然而平和。友不在多,能够记在心底就好,希翼在与兰相伴的日子里得到熏染与启迪。


 

#2 静静 | 只看他(她)
2011-06-16 04:06:22 引用
与兰相伴修养情致
#3 飞雪 | 只看他(她)
2011-06-16 05:06:43 引用
喜欢兰花,但养不好
#4 燕双飞 | 只看他(她)
2011-06-16 06:06:41 引用
兰,养在心里。
#5 风雨丽人 | 只看他(她)
2011-06-16 13:06:00 引用
朋友送的一个段泥的兰花盆,还不知养哪种兰花合适呢
#6 浪漫秋月 | 只看他(她)
2011-06-17 02:06:35 引用
看云MM来个兰花特写吧
#7 常在心 | 只看他(她)
2011-06-17 06:06:31 引用
#8 梦幻 | 只看他(她)
2011-06-18 02:06:41 引用
俺是养不好兰花
#9 黄真伊 | 只看他(她)
2011-06-19 08:06:33 引用
花亦有情,人更知理。
#10 琳琅 | 只看他(她)
2011-06-19 08:06:38 引用
净心坐下来照看身边一草一木,心境变得悠然而平和。友不在多,能够记在心底就好
1 2 3
1/3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