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6378 次 | 回 16
#1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43 引用




大廳主牆為人淡如菊歷屆茶會影像展
#2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09 引用



台灣早期茶文物與現代茶具創作展示廊
#3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03 引用













「       攤 」          陳正道 

   老祖宗們喝茶雖然有上千年歷史了,但是當時代推展至現今,放眼滿街便利商店的架上都是碳酸飲料,逛進都市角落裡開滿著義式、美式咖啡店,西式的飲料充斥在生活世界中,老祖宗喝茶的身影那裡去了?  

     還好,我們畢竟是生活在這個四季產茶的島國,我們的生活依舊離不開茶,便利商店裡還是有強調比現泡還好喝的罐裝烏龍茶,還是有強調茶葉可以完全舒展的立體茶包,巷弄裡找的到各式連鎖加盟的泡沫茶店。

    其實,古老的茶文化一直沒有離開身邊,可悲的是在現代化、商品化、消費化社會的包裝下,厚實茶文化的面貌經由複雜層次的傳繹,雖然廣為世人接受,其輪廓卻是有意無意漸漸消磨掉,以至於難辨茶的本來面目。
  

    在經年茶事的學習中慢慢察覺而至於驚覺到現代生活對如此美好茶文化的輕浮套用及頑固成見;所以嘗試著以習茶的空間設計者視角,就眼前展開的生活世界中,取用頗有代表性、台味十足的輕鋼架檳榔攤樣式,堅定支撐著印滿茶書、茶論、茶話、茶詩的瓦楞紙板,寓言幽微難辨,淵源流長的茶文化,透過生猛強勁的現代軀殼,是否能夠理直氣壯,悠遊自在的存在於生活世界中?

#4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04 引用






「 水井、水堂、水方       古武南     范揚田      范揚武

住在北埔老茶庄,只要走進茶寮,必定會與製茶人喝上幾壺好茶,我們方願離去。  

在茶寮裡喫茶簡單直接,每每讓人想起以前鄉間路旁的奉茶亭,與陌生路人共聚喝大碗茶時的溫馨畫面。  

作茶的季節上茶山,製茶人在忙碌中隨手奉來一碗清茶,在沒有茶具的當下,製茶人用井水起的茶湯讓我們一飲甘盡。  

盛夏寧靜的山頭,剛才作好的清茶,淨涼甘美的井水,隱約傳來五色鳥的鳴聲,此刻水井裡散發起的茶香,讓我回到了(不知有漢)。  

 

走近老聚落水堂民居門前,主人留言:(遊客請留步、喝茶請登堂)

原來百年的穿瓦屋,是屋主專門招待同好的茶堂,屋前石板台階,庭院桂花飄香,伴隨訪客登堂入室,茶堂的老門板書有「溪山新氣象、孝友舊家聲」。


推開古門眼簾原木茶架桌椅,伴隨一室白毫烏龍茶香,待賓客茶旅共聚一堂。

 

#5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45 引用






      無明         沈僥宜

生命之流有數不清次數的轉世投胎輪迴,分段生死之間,這一間隔,隔斷了累世的記憶。

加上生之始,記憶一片模糊;死之際,不捨怨懟又無助。

有記憶的數十年當中,又是爭吵不休、片刻難安。

若果人生在世,無法留下任何貢獻,至少也得明明白白。
  

 

    習得事茶,喜將重點擺在茶空間,茶不只是茶,還有喝茶瞬間的心情,茶侶與空間(燈光、音樂、花、器皿、配件…)。

為了彰顯明明白白,更要求一切通透,採用透明PVC高週波熱壓,
 是氣球,還在球體內喝茶,球體外的參觀者,隔著一層透明PVC布,看得明白,那一份疏離感卻愈來愈強烈,但願球體外參觀者有進入球體內一探究竟的念頭,方此一切才能通透。  

 

#6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35 引用







[size=4]「 霧 ‧ 悟 」 何朝瑜 廖素金

人在山中登高,尋幽訪勝時,常常碰到來無影去無蹤的雲霧──那無味、無量、無形的氣體,卻往往造成了前行的阻礙,讓人望著遠方高處的美景,想走近但又怯步,是雲霧模糊了前進目標的路途?還是害怕遮蔽了心中嚮往的樂土?

回憶過去不識茶時,就曾有這樣的心情,像在雲霧中看一門高深與遙遠的藝術,嚮往卻覺得難以靠近;然而這一路來的探索、穿越與經歷,學習的不只是茶,還有學習篤定、學習勇氣,學習分享與學習信任…,猶如在生命中追尋心裡那一塊淨土的過程,跨越自己的心障,回歸本心,以「行」近「茶」。我們的這一份感動,想要分享給站在門邊的人,希望能激盪出一種出發的動力,不論你的目的在哪裡,前行是唯一的道路。

展位中央的茶席,明亮光潔,象徵每個人心中的那塊淨土;周圍懸吊層層疊疊半透明材質構成的迷宮,路徑忽隱忽現,好似那無法捉摸的雲霧,不管你當它是阻礙還是美景,都是待你穿越與經歷體會的道途。
[/size]
出入口相互連結由四方進出,象徵道路不同卻有著相同的目的;同時表達茶本是容易親近的,鼓勵觀眾不論所來何方,都容易走入這個世界;行進中,各自感受其間的光影、空間的層次變化,逐漸穿過「雲霧」,靠近心中的「茶席」。
#7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12 引用




「電影 茶館」 章蕙蘭

也可以這麼說吧! 茶室之於茶人, 就像電影院之於導演 是意念呈現是夢想延伸的所在 ,是聖殿 裝置手法的電影院 ,兩排長長的電影椅幕, 外面四周是厚重的布幕 時間, 在茶道在電影藝術 , 時間感是玄妙的一段影片可能看完一個人的一生也只是一片落葉著地 一分鐘等待一泡茶 可以品到如何的感動,甜美或是底韻渾厚,還是記憶深處不願碰觸的以為遺忘的 簡單抽象的概念來示意電影院 一段段的影像看似相干又無關 更甚者有一段黑畫面 ,偶有聲音 是水微微沸騰聲 是涓涓的注水聲, 是功夫泡出湯時的點觸 期待不被滿足慾望不被滿足 理所不當然時 那小小挫折讓你想起什麼 在茶室一定得喝到茶在電影院一定要看到電影 嗎一分鐘不再是一分鐘是永恆 當有人拉開布幕示意觀者結束時上一杯名間鄉的老凍頂.
#8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48 引用






「茶禁    禁茶」    李曙韻

2002年於嘉義道倉庫,2003年於成大藝文中心,作者再接再勵提出了確立台灣茶文化「茶室」建築符號的可能。

禁,禁忌也。茶室之所以為茶人實踐茶道思想的殿堂,必有其不可隨俗不可妥協之處。

以三道由高而低的
框象徵通往茶道之路是深邃且孤寂的。

初學者踏著木炭砌成的步道,如屐薄冰忐忑步行,通悟茶性者則可不急不徐從容前進。


禁,進也,傳統四合院數進的院落喻意著茶文化的博大深精。

當台灣從八零年代的「以技論茶」躍昇至「由技入藝,由藝轉道」的階段,通往茶道之路也愈走愈艱難。
  


日本茶道歷經數百年的演進,已成熟地確立了許多茶道語言。


一顆綁著蕨繩的石頭像徵「禁止進入」,高66cm
63cm的「躪口」像徵進入茶室無論尊卑人人平等。
反觀號稱喝了五千年的中華民族一直把茶當保健、解渴的物質,偶有文人興來親炙茶事,也不過是書齋一角的雅事,並無專業的個人茶室出現。


台灣近年來雖流行在私室中另辟空間喝茶,大都離不開日式榻榻米或大塊奇木桌,並無成熟的茶室語彙的思考。因此,確立茶事的禁忌乃茶室建築的基礎思想。

 

#9 楼主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39 引用






   對影   對飲     蔡永和

「對影 對飲」 與影對飲,想表達茶人行茶時心靈閑寂之美感,事茶頃刻,映照出內心清平幽靜之美好意象。

藉空間設置一簡席,其間裝置一面如光束斜射的屏幕,這連接天地的半透素色屏幕斜傾穿透嵌入一件老茶桌;席後方設置一株樹景,於後方投光,自然地將影子引落在這茶桌屏幕上,茶桌被屏幕分隔兩面相對,茶人與客席間皆面臨屏幕樹影與人影對飲,安靜茶席間,僅從影的靈動,覺知感受一杯茶的內涵,此刻對茶湯之感受,正如人飲水點滴心頭了…。

茶席設計原想,來自景投影成像,定影圖繪。

以詩的意境,描摹時光留佇畫片的美感,又聯想午后樹影畫景於牆面的平靜悠長。


 

作者將詩畫情境以茶為載體,捕光捉影將心中美好感動,品飲於幽閒。

這對影對飲心境映照,即是茶人行茶間

“知己去欲,凝神沈思”的無我境界。




#10 白云边 | 只看他(她)
2011-11-11 14:11:49 引用
有些东西要孤独的去品。
1 2
1/2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