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白条为不揉不炒的片状茶,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故名。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省政和、福鼎、松溪、建阳等地。品种可分:大白、小白、水仙白、白银等,尤以政和出产的‘白毫银针”为白茶中之极品。白毫银针芽叶略瘦长,茸毛略薄,光泽较差,但香气清鲜,汤色黄而甜醇,滋味浓厚。系采用大白茶种抽芽精制而成。白毫银针遍披白色茸毛,色白如银,银光闪闪,状似针而得名。该茶有天然香味,冷性强,有健胃提神、祛湿退热、“降肺火”之功效。因而产地群众常用之为治热症之便药。
近年来,白茶种类推陈出新,由福建茶叶研究所研制的白茶新品—白云雪芽和白云雪片,品质上较其它白茶更胜一筹。
白云雪芽的独特之处是特别耐泡,可连续冲泡十多次后,色、香、味仍有残留。该茶随着不断地冲泡,茶叶香气由毫香而药香,而青花香,而嫩香,最后才是一般茶香。而滋味由毫味而药味,而微甜,最后才平淡。经十多次,甚而近二十次冲泡均无苦涩味,药味虽浓,但过喉爽快。因白云雪芽的药味胜过白毫银针,所以其药理作用也更大,祛湿退热之功效也更强大。
|
白茶的作法,简单而言,是重萎凋,不发酵,不炒青,萎凋之后直接在阴凉处继续晾干,所以没有破坏茶青,是最最自然的作法。
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
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的药理功能不完全相同,故不同茶类对饮茶人的保健、养生、祛病的功效也有所差别,本问所谈白茶主要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及新工艺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这里还要给大家提个醒,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茶宜兼饮,不宜偏饮。由于茶叶产地、品种、采摘时机和加工方法不同,所含有营养及各种有效成分也有所不同。因而,饮茶应多样化为好。经保健专家介绍一般应安排:春饮绿茶、夏饮白茶、秋饮花茶、冬饮红茶(或乌龙茶)。
茶又宜常饮,不宜间断。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古代名医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