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36519 次 | 回 37
#1 楼主 西边 | 只看他(她)
2011-12-20 14:12:43 引用

 冰井泉香


    城东云山脚下冰泉冲有一豆浆馆,虽然地处偏僻,远离城区却招来食客无数。每日到这里品尝豆浆的人们三五成群,络绎不绝,既有本地市民也不乏中外游客。节假日更是门庭若市,为尝美羹只有排队等候了。时下餐饮业极盛,美食佳肴比比皆是,区区一豆浆馆有此盛况,实属不可多见。


    此馆出品的豆浆醇浓、甘甜、香滑,将其斟进瓷碗,如脂似乳,宛如琼浆,香味四溢。喝罢有一种绸缎般丝滑的感觉附在口腔里,唇齿间清新的豆香久久不散。更有一绝,若用汤匙将其舀起滴落,豆浆就象一串断线的珍珠,莹光闪闪地落下,煞是逗人口涎。


    这就是斐声遐迩,已有七十余年历史,城之笫一美食“冰泉豆浆”,又称“滴珠豆浆”。


   “冰泉豆浆”有此美誉,除选料上乘工艺精湛,更与此处一个井的掌故息息相关。


    唐乾元二年(759),容管经略使、诗人元结驻城,在这里发现一古井,打水尝之,水甘寒若冰,乃称冰井。在井之侧建冰井寺,为之立碑刻铭:“火山无火,冰井无冰;唯彼清泉,甘寒可凝。铸金磨石,篆刻此铭;置于泉上,彰厥后生。”


    大文学家苏东坡两度路过,均用井中泉水泡茶,饮后惊叹道:“入口胜霜冷,明净可鉴影,试烹白云茶,碗上雪花映。”


    历代文人墨客对冰井之泉赞赏有加,留下不少叹咏诗篇,把它赞誉为城之一景“冰井泉香”。


    时至今日,就有了“冰泉豆浆”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井水,其品质和风味自然不同凡响,拔得美食头筹当之无愧之说。


    其实历经一千多年,该井以及冰井寺早已不复存在,完全无迹可寻,毁于何时也无从考究。


    儿时曾随长辈到过此地。那时候的豆浆馆并非今日座落在平地,占地二三百平方米的两层现代建筑,而是搭建在山冲坡上竹林掩映下的吊脚木楼。竹筒铺设的楼板在踩踏下吱呀作响,别有一番情趣。


    在冰泉冲栖身的十来户居民,大多以磨制豆腐谋生。“冰泉豆浆”的创立曾有此一说:抗日战争时期,有市民到此地躲避日机轰炸,得尝一户人家做豆腐的浆水,顿感滋润嫰滑,饮后饥渴全无。后来加入蔗糖饮用,其清甜香醇与市井上的豆浆有天壤之别。消息传开人们相邀到冰泉冲讨豆浆喝,纷纷传说,店家用了冰井的泉水方有如此美羹,“冰泉豆浆”从此应运而生。


    宾客如云,生意大发,店家高兴之余不免惴惴不安,冰井早已崩塌何来冰井之泉?遂沐浴焚香朝冰井寺方向膜拜,叩谢先人元结建寺立碑颂扬“冰井”之恩,祈求“冰井”灵气永聚不散。为不负“冰井泉香”美名,继而又将豆料逐一精挑细选,磨、滤、煮。。。,一道道制作工序更是一丝不苟。几十年来传统工艺一直保持不变,至今仍然沿用铜锅、柴火烧煮豆浆。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冰井虽然不可复得,但是冰泉豆浆却如昔日冰井泉涌,源源不断,淌流不息。正所谓:冷井不复在,化作热泉流。


    古人津津乐道的“冰井泉香”美景,在品尝“冰泉豆浆”这一美味琼浆中,成为了一道更加亮丽,永远也不会磨灭的风景。


    先人元结在天有灵定当感叹:幸哉,“冰井”可流芳千古已!


 

#2 清水散人 | 只看他(她)
2011-12-20 14:12:13 引用
冰井泉香

西边兄好
#3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12-20 15:12:20 引用

优质的黄豆与水,是形成醇浓、甘甜、香滑的豆浆的前提条件。


 现在市场上买的黄豆磨成的豆浆不好喝。

#4 湘女 | 只看他(她)
2011-12-21 00:12:04 引用
西边好!
城东云山脚下冰泉冲有一豆浆馆,是哪省哪市哪县的城东?
地址不详
#5 朵儿 | 只看他(她)
2011-12-21 01:12:00 引用
几十年来传统工艺一直保持不变,相当不容易!
#6 心若莲花 | 只看他(她)
2011-12-21 01:12:02 引用
#7 | 只看他(她)
2011-12-21 01:12:11 引用
现在要是能给我一杯这样的浓香豆浆就好了
#8 静静 | 只看他(她)
2011-12-21 02:12:49 引用
西边好,豆浆好久没有喝了
#9 龙女儿 | 只看他(她)
2011-12-21 02:12:08 引用
俺不吃豆浆,不吃在外面买的豆浆~~~会想吐

家里磨的喝喝,要有人磨好才行
#10 龙女儿 | 只看他(她)
2011-12-21 02:12:54 引用
楼主说的这样好喝的豆浆,俺想都没想过
1 2 3 4
1/4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