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主 茗香郡主 | 只看他(她)
2007-07-28 22:07:00 引用

曹雪芹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这就仿佛意味着女人应终生以茶为伴。可是,由于传统观念的严重影响,一些人似乎认为女人除了采茶,就与茶无缘了。在关中的农村,有些人还认为饮茶、品茶是官场上男人的事。更有少数女同志甚至感到,与男人一起饮茶观之不雅有失大体。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不对的。翻开几千年的茶业发展史,就会发现:女同志的贡献功不可没!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从茶的发现、种植、加工到利用历经数千年。就茶学的理论建设来说,唐代陆羽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理论著作,影响巨大而深远。但是,在茶圣陆羽背后,还有一位美姿容、专翰墨、善弹琴、工诗词的“女冠”李冶这位茶学理论发展中的无名英雄。她不仅在生活上关心陆羽,还在事业上、精神上,大力鼓励、支持陆羽撰写出版《茶经》,为茶学理论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当我们读到《茶经》时,怎能忘记这位有功之女呢?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故乡青州(今山东益都县)闲居时,一边饮茶,一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饮茶助学”的佳话。

我国有很多人都喜欢饮花茶,对花茶功效的认识很深刻。被誉为品饮花茶老手的著名女作家冰心曾深有体会地说:“喜欢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茶不但具有茶特有的清香,还带有馥郁的茉莉花香……茶香和花香融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使人健脑而清神,促使文思流畅。”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也对茶的功效发表了独到的见解。1991年她在陕西探讨饮茶与智商的关系时说:“中国人有较高的智商是得到很多外国人承认的,这也许与饮茶不无关系”,还说,“我国是茶的故乡,提倡饮茶,并将茶作为国饮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会喝”就意味着会冲泡、懂品饮方法。在这方面,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女性典范。诸如著名诗人、民主革命家、毕生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的秋瑾(1875—1907)女士,在日本编译的《看护学教程》一书,其中“病人之饮食”一节,就论述了茶与水的选择问题,并受到茶界人士的关注。还有大家最熟悉的《红楼梦》中的妙玉,就是非常精通泡茶技艺的女子,被人们誉为“茶博士”。

21世纪的现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20亿人饮茶,现在,我国已确定“茶为国饮”。这与几千年来全国人民的大力宣传推广茶叶工作是分不开的。女同胞在这方面更是功绩累累。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宗室的养女,为了搞好汉藏民族关系,太宗将她嫁给了藏王松赞干布。据史载,茶叶是由文成公主在贞观15年(公元641年)入藏时带入的。据此,可以说是文成公主揭开了唐代茶文化史上新的一页。葬于陕西蒲城桥陵的唐睿宗李旦,曾被武太后贬至湖南沅陵刘家坪一员外家当佣人,当时他爱上了员外之女胡风姣。李旦登基后接胡凤姣入京,胡将沅陵所产的碣滩茶带入朝廷。自此,此茶列为贡品,上了“名茶谱”,后又东传日本。遗憾的是,此茶已失传多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向周总理提及碣滩茶,引起中央重视。后千方百计地再次研制出碣滩名茶。1991年日本代表团访华时,誉该茶为“中日友好之茶”。嗜茶如命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甘萨于1662年嫁往英国,在与英国查理二世的婚礼上,演绎了一出震动英伦三岛的“红茶案”,不仅使中国茶名声远扬,而且很快使饮茶成了英国宫廷礼仪,进而成为一种休闲文化。
在茶业的发展过程中,女子可歌可泣的事迹说也说不完,女子的贡献数也数不清。那么,在“茶为国饮”的今天,怎么品茶就没有她们的份儿呢?



#2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07-07-29 04:07:00 引用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3 丫头乖乖 | 只看他(她)
2007-07-29 05:07:00 引用


#4 剖茗待雪 | 只看他(她)
2007-07-29 05:07:00 引用


#5 如菊 | 只看他(她)
2007-07-29 14:07:00 引用


#6 雨烟 | 只看他(她)
2007-07-29 14:07:00 引用

谁说女子莫喝茶

一定要喝茶



#7 水滴 | 只看他(她)
2007-09-24 06:09:00 引用


#8 南北人 | 只看他(她)
2007-09-25 13:09:00 引用

喝好茶,会喝茶!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