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1781 次 | 回 28
#1 楼主 树儿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0:08:07 引用

中国最后的一个游猎民族——敖鲁古雅猎民。


是鄂温克族一个分支,据他们自己讲,他们这一族落目前只余834人,驯鹿是900多只(具体数字都有,但我忘记了)。而仅有的800多人里还包括很多各民族通婚的混血后裔.因为人口太少,他们杀人都可以免死刑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102899.shtml


这个帖子大家可以看看,很详实的叙述了他们的生活、生存状况。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2 楼主 树儿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52 引用

政府有关部门在呼伦贝尔根河市附近盖起了一片新居,他们让所有敖鲁古雅猎民到那里集中居住,并把那里称之为“敖鲁古雅民族乡”,简称敖乡。


这就是他们“下山”后的新居。




这个塔尖似的建筑物就是他们原始居住的“撮罗子”,是用桦树皮做的



#3 风中的百合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16 引用

席慕容曾于凤凰卫视节目《世纪大讲堂》中作过题为《土地、族群和文化》的精彩演讲,其中谈到文化时,她提到以下的观点:“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一个族群的文化?”对自己原乡的文化充满热爱的女诗人有着深深的担忧。

她谈到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人已经没有人再会说自己的语言,为了观光旅游却还要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装唱着他族的歌,在现代开发的进程中,一个民族不再拥有自己的文化,她为此感到愤怒。“我们还活着,不过也只是活着而已!”,“一个还活着的族群,他的生活却已进入博物馆了。”“我的家就住在我的博物馆旁边,请多多指教!”

席慕容的悲伤和担忧让许多人开始反思,“开发里面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谁都没有权力决定别的族群的幸福,没有权力筛选文化”,“请在开发中不要忽略差异对精神文明的滋润!”

#4 楼主 树儿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29 引用

进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



进入敖乡后,首先会用枝条将“祝福水”掸向客人的头部,代表为客人祈福消灾之意。


再向里走,会有人用三个桦树皮做的类似于杯的盛酒容器,向客人敬献“茸血酒”,是用鹿茸血泡成的酒。


(可惜图片太大,传不上来了)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人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手里托的便是桦树皮的“酒杯”和“茸血酒”



#5 楼主 树儿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54 引用
以下是引用风中的百合在2007-8-28 9:19:16的发言:

席慕容曾于凤凰卫视节目《世纪大讲堂》中作过题为《土地、族群和文化》的精彩演讲,其中谈到文化时,她提到以下的观点:“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一个族群的文化?”对自己原乡的文化充满热爱的女诗人有着深深的担忧。


她谈到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人已经没有人再会说自己的语言,为了观光旅游却还要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装唱着他族的歌,在现代开发的进程中,一个民族不再拥有自己的文化,她为此感到愤怒。“我们还活着,不过也只是活着而已!”,“一个还活着的族群,他的生活却已进入博物馆了。”“我的家就住在我的博物馆旁边,请多多指教!”


席慕容的悲伤和担忧让许多人开始反思,“开发里面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谁都没有权力决定别的族群的幸福,没有权力筛选文化”,“请在开发中不要忽略差异对精神文明的滋润!”



百合好。


看一下我链接的帖子。

#6 风中的百合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03 引用
以下是引用树儿在2007-8-28 9:26:54的发言:



百合好。


看一下我链接的帖子。



树儿好。刚才打开过,貌似看不到,现在再看看
#7 风中的百合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59 引用

看到了。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矛盾已经不仅仅存在于此,“我们”需要的是不是就是“他们”需要的?在社会化进程中,请问有没有人征询过“当事人”?让我想起很多父母常对孩子说:“我们这样都是为你好!”

#8 楼主 树儿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11 引用

驯鹿


他们自己说一共只有900多只了,而这900多只也是亚洲仅有的。但这里从六月份开始营业至今(八月初),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已经被游客吃掉四只驯鹿了。



每年还会有几十只会因误吃塑料袋而被撑死。

再就是每年还都会有自然死亡的,出生的小鹿数量只能刚接近这个损耗的数字,所以驯鹿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

不知道什么时候,电视、报纸就会报道亚洲最后一只驯鹿已经消失。

、、、、、、、、、、


这是他们放婴儿的“摇篮”





桦树皮做的“垃圾桶”





桦树皮的“茶桶”,大的卖50元;小的卖30元。他们的生活用品几乎都是用桦树皮做的


#9 楼主 树儿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11 引用
以下是引用风中的百合在2007-8-28 9:39:59的发言:

让我想起很多父母常对孩子说:“我们这样都是为你好!”


哈哈,这句话比喻的太恰当了。

#10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7-08-28 01:08:38 引用

全看完了。

。。。。。。

1 2 3
1/3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