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独自芳菲
因为有爱
品质是一种内在
品味是一种格调
品读是一种感觉
因了一位友人的力荐,我开始读张晓风。
开始是用google搜索,囫囵吞枣似的读了几篇。习惯了用鼠标在网页上点击的我,早已把浏览和速读发展成了读书的主要方式。那个秋夜,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耳畔没有音乐,我在电脑屏前读张晓风。
忽然决定,去书店买一本线装书。
越过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畅销书,我终于找到了她。躺在书店里不太起眼的角落,安静得如同她的主人。淡黄的纸,微微的香。封面只有简单的几个字:经典作品张晓风。一行竖排的楷体小字:流行成为经典,经典铸就永恒。简洁,简约,悄然而准确地诠释着经典的定义。
封底印着作者简介。张晓风,1941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张晓风文采亦秀亦豪,创作腹地广阔,除散文外,兼长戏剧,又以“可叵”、“桑科”笔名撰写杂文评论经年。重要作品包括散文十二卷-----等等。
地毯的那一端,应该是她的成名作。讲述了一个少女对初恋的深情回忆,以及对即将踏上红地毯的美好向往。情感婉约细腻, 文字清新质朴,感人至深。
她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忽然感到一种幸福,那样混沌而又淘然的幸福。我从来没有这样亲切地感受到造物的宠爱--真的,我们这样平庸,我总觉得幸福应该给予比我们更好的人”。而她的感恩,仅仅是因为看到了第一张结婚的贺卡真实的放在案上!她满怀柔情,幸福地回顾与爱人之间的交往,“我就仿佛走进博物馆的长廊,其间每一处景物都意味着一段美丽的回忆,每一件东西都牵扯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的情爱历经六年,仍与日俱增,“永远在增进,永远在更新,永远没有一个边和底,六年了,我们守护着这份情谊,使它依然焕发,依然鲜洁”。
多么美好、干净的爱啊!在今天这个讲求效率和速度的时代,我们终日忙忙碌碌着,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真真正正地谈一场纯粹的恋爱呢?事实上,这也是需要勇气的!但我们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这份勇气。我们有太多的顾忌,太多的理由!我们害怕着,迟疑着,退缩着!我们怕受伤害,怕去承担!我们宁愿蜷缩在自己和别人共同编织的茧中,以自欺和欺人的矛与盾,保护着自己,伤害着别人,撕裂着真情。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的情感,也许只能在那些泛黄的经典里才能寻到了。
于是我们一边想念着经典,一边习惯着现实。就象夜宴里的,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戴着面具,还是把脸变成面具呢?我们已分不清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而张晓风,她是那么愉悦地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娓娓地诉说着与恋人相识相知相恋的每一个点滴。如同浸着泥土清香的豆子,小小的一粒粒,琐碎而平凡,不经意间,却连成了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在阳光下闪耀着七彩的水珠儿。
她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心中的快乐,“我老觉得我们的小屋快要炸了,快要被澎湃的爱情和友谊撑破了”。和每个筹备婚礼的准新娘一样,“这些日子我总是累着,试礼服、订鲜花、买首饰、选窗帘的颜色”。这些场景其实是每个女人都要经历或已经历过的,我们每个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同样的累着,但我们同样的快乐着吗?我们是真的快乐着吗?
张晓风是名家,更是千千万万普通女人中的一员。她同样是各种奇特复杂的情绪交织着,她“分不清自己是在快乐还是在茫然,是在忧愁还是在兴奋”。面对前面未知的日子,她也和我们一样困惑。因为,“那里的道路是我未走过的,那里的生活是我过不惯的,我怎能不惴惴然呢?”但她相信,“等待是美的,正如奋斗是美的一样”,她选择在寒冷的冬季举行婚礼,因为她喜欢日子“从黯淡凛冽的季节开始”,因为这样,“明年的春花才对我们具有更美的意义”。
她满怀信心和勇气地向红地毯走去,和心爱的人同去采撷无穷的幸福,“当金钟轻摇,蜡炬燃起,我乐于走过众人去立下永恒的誓愿”,因为,“因为我知道,是谁,在地毯的那一端等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张晓风写这篇作品的时候,或许根本未曾想到,她的爱情故事,经过岁月的沉淀,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经典。没有轰轰烈烈,没有生离死别,没有俊男美女,甚至没有跌宕起伏,然而,她跨越了世纪,在若干年后的今天,仍然深深地触动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因为有爱。
因为真爱。
因为平凡
我听许多人都这样说起张晓风:曾经很喜欢她。
为什么是曾经呢?曾经代表过去。那么是否可以推测:现在的他们,已经移情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那些年少时曾痴迷并执着的东西,已经渐行渐远。我们偶而回首时,或许会依稀记得曾经的感动,或许连这份感动都已遗忘。
想起了一首歌:消失在被你遗忘之前。而三毛,就是这样,以一种决绝的方式,让我们长久地记住了她。张爱玲,则如同一朵罂粟花,凄美又惊艳地绽放在上海的沦陷区,然后悄然离去,最终以苍凉谢幕,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自古红颜美人,能让人们深深记住的,多因了她们的悲剧。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碎,再呈现给人们看。在痛苦中实现涅磐。
张晓风是与三毛同时代的台湾作家。但她从没有象三毛那样大红大紫过(说来惭愧,我以前只是听说过,直到最近才开始读她的文),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传奇故事。她的人生轨迹简单而清晰。
张晓风,女,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24岁时,她嫁作人妇。27岁时,她为人母,先后育有一子一女。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讲授中文、小说,戏剧、诗词等课程。
幼年经历的战争和灾难赋予了她坚强,青年的纯真爱情给了她霜雪之贞,为人妇、为人母的平凡经历给了她完整的人生体验。她谦和、善良、传统、真挚、柔情,女人一旦真正拥有了这些可贵的品质,她就是美丽的,发自内里的美丽,即使韶华逝去,仍能经久弥香,沁人心脾。
读地毯的另一端,你会想着去做一名幸福的待嫁新娘;读初绽的诗篇,你会憧憬着去孕育一个可爱的新生命;读一个女人的爱情观,你会向往着去成就一段白头偕老的姻缘。她的文章平和、细腻、从容、温婉,却又不失深情与真挚。读她,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以及安稳的态。
若把张晓风比作一种花,我觉得应该是百合花。百片合成之花,百事合心。百合得人喜爱,原因有三:其一,百合花有三宝,色香蜜可谓集众芳之长;其二春去无芳,独艳山崖,不与异常花卉争艳;品格高节;其三它既是观赏名卉,又是珍贵的中药和蔬菜,因此百合历代被视为花中之宝。
她积极地入世,不信你看新娘(无论是新婚还是金婚)的捧花多是用百合;她完美地盛开,带给相爱的人们多少美好的祈愿和温馨,恰似清风拂过,初见平凡,回味隽永,渐至永恒,竟成经典。
有人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三毛早已随风飞到天尽头,梦断异国的张爱玲,香魂是否也已找到了归宿?
唯有张晓风。她依然顽强地活着,在那个美丽的宝岛上 。此刻,想必已是满头银发的她,是否正在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呢?
因为平凡。
所以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