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小宴和大可堂茶园
马兰把晚宴订在距离秋萍茶宴馆不远的“点石斋小宴”,出门步行几分钟就到了。这是余秋雨先生的弟弟余国雨夫妇主持的一座酒楼,我们进去时一至四楼几乎是宾客满堂,看来生意做得不错。听马兰讲:国雨是余秋雨先生兄弟四个中最小的弟弟,夫妇俩在日本多年,归国后开了这家酒楼,以本帮特色菜经营为主,兼容其它菜系,并用日本式的管理模式进行细化管理,在上海滩也算小有名气。
马兰就请了我们四个人,本来余秋雨先生也要和我们一起吃饭的,马兰抱歉地告诉我们:晚上又来了一批朋友要见余老师,人太多了,只好让余老师在另一个房间陪他们。
早知道余秋雨先生喜欢喝茶,经常跟邓时海、何作如等普洱茶教父级的人物一起分享老茶,没想到夫人马兰也是爱茶之人,而且比余秋雨先生喝茶还凶:一日三壶,而且都是“生普”。作为国内最著名的黄梅戏皇后,马兰对海标的“斗记”普洱茶特别偏爱,不仅仅因为朋友关系,而是“斗记”的茶品确实让她觉得好喝,不然的话,怎可能“一日三壶”普洱茶呢。
马兰看上去很文雅大方,丝毫没有想象中那种明星的架子,无论是在一起喝茶聊天,还是和我们一起吃饭,都让人感觉到她很善良也很随和。当得知王玥涵的母亲不久前刚刚去世的时候,马兰一直表现出她的关切,不断地用体恤的话语来安慰,并讲述自己母亲离开时的心情,劝解王玥涵早早放下心中的阴影。吃饭时还不断给玥涵夹菜,并劝她:多吃些,吃饱了才会有精神。
在我们的晚餐快结束时,余秋雨先生敲门进来,先跟我们打招呼,然后很滑稽地自我介绍:我是马兰的老公。一句话,把我们几个给逗乐了。以往在电视上看到余秋雨老师时,尽是在认真地谈学问,好像老是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生活中原来是这么可爱的丈夫。
马兰向丈夫逐个介绍我们之后,余秋雨先生热情地询问:“菜怎么样,吃的习惯吗?”并吩咐身旁的小弟媳妇:“看看大家喜欢吃什么,再加几样菜。”我们赶紧表示:“不用不用,已经吃得很好了。”说实在的,这晚上吃的的确很舒服,每道菜都很细致精美,而且非常可口。尤其是鲑鱼和年糕。
晚餐结束后,我们又随余秋雨和马兰夫妇一起到大可堂喝茶。从“点石斋”出来,穿过对面的院子就是大可堂。原来上海的好地方都在这一圈子地方啊。大可堂是是收藏家张奇明先生开的一家高级会馆式茶楼,一栋欧式建筑风格的四层洋楼,里面的楼梯地板都是从前的那种木质结构。据说洋楼的主人曾是旧时代的一名军阀,具体哪个年代的搞不清楚,估计这座建筑近乎百年的历史了。
大可堂里陈列的普洱茶绝对够得上古董和文物,从文革前后到清末民初,各个时期的经典名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简直像个小型的博物馆。更有那些名声如雷贯耳的紫砂艺术大师手工制壶、绝世精品寿山石等,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大可堂的茶艺师万小姐一见到我,惊喜地喊:“晨歌,你什么时候来上海了,我怎么不知道?”马兰笑着逗她道:“让你知道了,全世界也就都知道了。”看来她们之间都很熟悉,玩笑里也透着亲切。
小万是及其可爱的女孩,上次在青岛曾有过一面之缘,小姑娘性格开朗,她的泡茶功夫也是甚为了得。小万带领我们参观了大可堂楼上楼下的十几个房间,各个房间虽风格不同,却极有韵致,真是“既奢华又典雅”。如此奢华的“茶楼”,目前在国内恐怕还找不到第二家。
得知我们到沪的消息,热情的上海茶友纷纷约见,三醉斋论坛的斑竹龙井问茶以及和银行家周先生特意赶到大可堂和我们会面,大家欢聚一起,乐乐融融地喝了几泡好茶。
有时候我想:人生能有三两个知己、一两样嗜好的话,那么你的一生注定会有精彩的。茶,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更能够修正和完善我们的人生。
俺也发现俺表哥越来越年青了
俺也发现俺表哥越来越年青了
小玩子好,先喝杯茶
说实话,俺真没有发现啊!
不过,你哥哥这几张照片确实照的很不错!
说实话,俺真没有发现啊!
没发现?蒸滴还是煮滴哦?
没发现?蒸滴还是煮滴哦?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