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带孩子外出旅行,退房时,朋友将房间里免费提供的矿泉水,还有没有使用过的一次性拖鞋都装进了行李箱。孩子看到后很生气,对她说:“你这种行为,真的让我好无语。这些东西也要拿。”
朋友对此很困惑,矿泉水、一次性拖鞋是免费提供给旅客的,为什么拿了,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呢?是不是孩子觉得这是“占便宜”或者“太小家子气”?
还有一个朋友也有类似的困惑。每次吃饭,他都有个习惯,将吃剩的打包,可只要有孩子在,就会闹出尴尬,孩子总会埋怨:“打什么包啊?你看周围其他人打包吗?”他尝试着告诉孩子,要养成节约的习惯,在餐馆点的菜,都是自己付了钱的,没吃完应该打包,不要“大手大脚”。但孩子对他说,这样做,没有“派头”。
我觉得,这两位朋友其实在用自己的行动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但为什么他们的言传身教效果并不佳呢?这恐怕与孩子所受其他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当前社会的财富观、身份观有关。
我们不少家庭,现在并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只要求孩子一心学习,学习好几乎就是一切。在这种家庭教育中,孩子很难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也就很容易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消费起来也就大手大脚。所以,当他们看到父母那么“节约”时,不会有震撼,反而觉得不可思议。
而他们所身处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识。一些家境富裕的未成年学生认为,有“身份”的人就应该“大方”,他们还把节约和大方对立起来。于是,当他们走上社会,开始工作,就很容易成为“月光族”。对此,他们会埋怨生活成本太高,却忘记了自己的大手大脚。
最近我到江苏淮安市涟水县的郑梁梅学校参观,得知这所学校获得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一个多亿元的捐赠。学校领导告诉我,郑先生几乎是裸捐,还曾经为兑现给家乡学校的捐赠承诺,卖掉自己在美国的房产。这样一位对家乡教育十分热心、出手大方的人士,生活上却极为“抠门”。有一次他来校,住在当地的宾馆,离开时,他把宾馆中喝剩的半瓶水也要带走,让接待的人很是诧异。
其实,郑先生的这种行为,在很多慈善家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只是大家不太习惯罢了。在我国内地,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就曾在微博上“控诉”民间公益项目“免费午餐”活动的发起人邓飞:邓飞的团队很“抠门”,他们让参加活动的嘉宾自己付差旅费,不舍得在活动贵宾间放矿泉水,买最便宜的连封皮都没有的聘书。因为他们是这么算的:一张上海到北京的往返机票是1000份“免费午餐”、两瓶矿泉水是一份午餐……
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不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这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可是这种好的作风,似乎在逐渐“失传”。对学生进行健康的财富观、消费观教育,由此显得十分迫切,这既需要家庭教育转变方式,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
值得好好思考
先生您埋的单,又是美食,我等才吃半饱?傻呀!
清水兄,可否把这个“饮茶点菜公式”公开
以备日后埋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