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小宛基本资料
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宛君,一字青莲,艺名小宛,别号青莲女史。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一生获得的荣誉:
东南第一美女:16岁已名声鹊起,与柳如是、李香君、陈圆圆、寇白门等并称“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艳”),时饮“东南第一美女”之誉。
针神曲圣: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小宛善刺绣,工曲艺,被称为“针神曲圣”。
中国古代十大名厨:自创“董肉”、“董糖”、“茶泡饭”等。《中国烹调大全·古食珍选录》记载,“冒妾董小宛精于烹饪,性淡泊,对于甘肥之物质无一所好,每次吃饭,均以一小壶茶,温淘饭,此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时已有。”《影梅庵忆语》中更详细记载了董小宛制作桃膏、瓜膏,还有红腐乳的方法。
古往今来第一妾:董小宛重情有义,度尽劫波,终得与如意
性情偏爱:董小宛六爱,爱菊、爱茶、爱月,爱香、爱书法、爱浪漫。
小宛最爱晚菊。有个朋友送给冒辟疆几盆名为“剪桃红”的菊花,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小宛见到“剪桃红”,非常喜爱,特意将花放在床边。每天晚上,高烧绿烛,用白色屏风围起三面,放一张小椅子在花间,调整好菊花,让菊影具有参横妙丽之态,然后身入花间,使人在菊中,菊与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画。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后时刻,她还叫冒辟疆把“剪桃红”搬到床前给她看枝叶是否茂盛,可有虫害。
在喝茶方面,小宛和辟疆都爱喝芥片。这种芥片煮好后有一股婴儿肉香。煮茶当然是小宛的拿手好戏。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与辟疆的两个小孩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小宛曾对辟疆说:“我书写谢庄的《月赋》,见古人厌晨欢,乐宵宴。这是因为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静,比起赤日红尘,两者有仙凡之别。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来以前,已呼呼大睡,没有福气消受桂华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小宛和辟疆都喜欢静坐香阁,细品名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小宛使用沉香的方法和俗人不同。俗人是把沉香放在火上烧,烟扑油腻,须臾即灭。不仅体察不到香的性情,而且烟气沾染上襟袖还带有焦腥味。小宛采用的是隔纱燃香法,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小宛初进冒家,见董其昌仿钟繇笔意为辟疆书写的《月赋》,非常喜爱,着意临摹。接着到处找钟繇的字帖。后来觉得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辂表》将她推崇的关羽称为贼将,便废钟帖而改学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错漏。
董小宛的爱情信物。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南下,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顺治五年的七夕那天,小宛看见天上的流霞,忽然有了兴致,要摹天上流霞制作一对金钏。她叫辟疆写了“乞巧”和“覆祥”的字样,镌摹在金钏上。这对制作精妙的黄跳脱在第二年七月忽然从中断开。他们又重新做了一对,辟疆写了“比翼”、“连理”四个字镌上去。足见董小宛是把这对金钏儿看**情的信物。
二、董小宛传奇一生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半塘附近的董家绣庄。她家绣庄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也一直兴隆。她的母亲白氏,生下她的时候取名董白,字青莲。本来一个幸福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暴病而亡。
此时已是明朝末年。天下陷入战乱之中。屋漏偏逢连夜雨,绣庄生意一落千丈,欠下许多债务,母亲白氏一起病倒。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压到十五岁的董白身上,她仿佛从云端跌入了冰窖,一时间无法睁开眼睛。庞大的债务能拖则拖,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从小随母亲隐居世外的董白已养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那里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因为董小宛不擅风情,经常得罪客人,不得已她离开秦淮河,回到半塘。那些债主听说她回家了,纷纷找上门来讨债。无奈之下,董小宛又在半塘卖艺为生。她只陪客人喝酒、聊天、游玩,却不卖身。
她多次受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因此结识了不少名人公子,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东林党人钱谦益。
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从此她的一生就要发生改变。
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冒辟疆是如皋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
冒辟疆三访董小宛。
天启年间,魏忠贤把持朝纲,冒辟疆联合一批人在金陵结社,伸张正义。怎奈人单势孤,还多次受到魏党打压,加上仕途不顺,冒辟疆一时情绪低落,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这年秋天,29岁的冒辟疆参加乡试,与好友方密之邀游秦淮河,听说这地方有一个“冷美人”董小宛,便去寻访欲以结识,谁知道董小宛此时已经赌气回半塘去了。因此冒辟疆一访董小宛未果。但他对这事一直惦记在心。
发榜之时,冒辟疆一如既往名落孙山,此时对这些他并不在意。在秦淮河已经打听到董小宛回到了半塘,于是兴致勃勃去半塘寻访。不料此时董小宛陪客人游太湖去了,此是冒辟疆二访董小宛未果。
在准备离开苏州的前一天晚上,心灰意冷的冒辟疆再次去半塘寻访董小宛。这次本没有报多大希望,结果却意外见到了。
当时冒辟疆自报姓名之后,董小宛称赞道:“久闻四公子大名,心中钦佩已久。”二人聊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次二人谈了有半个时辰,冒辟疆已经对董小宛留下深深的印象。
因为盘缠用的差不多了,所以冒辟疆必须按期返回如皋了。
第二年春,冒辟疆再来半塘访小宛,却听说她陪着钱谦益去游太湖了,而且不知何时归来。冒辟疆没办法,只好悻悻而归。
转年冒辟疆路过苏州,又去半塘寻访。结果小宛陪客人游黄山去了,冒辟疆失望之极叹道,“竟是如此无缘!”
逗留之日,冒辟疆结识了同为秦淮八艳的陈圆圆。两人也是非常投缘。盘桓数日,冒辟疆离开苏州去襄阳。等他回来再会陈圆圆的时候,却听说她已经被嘉定伯周奎聘去京都了。这对冒辟疆又是一个打击。
他一个人雇了一条船,沿着虎丘独自游荡,不知不觉又到了半塘。看见前面一处小楼,如诗如画,不觉动心。于是前往。
到了门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董小宛居然住在这里。冒辟疆报上名姓,让丫鬟通秉。
此时的董小宛母亲新故,自己又在病中,因此闭门谢客,听说是冒辟疆来了,心中大喜,赶紧请进来。
二人见面,冒辟疆说了自己几次来寻访都吃了闭门羹,董小宛深感歉意心中却有一丝欣慰。二人谈到深夜才分手。
次日,冒辟疆早早就来了小宛家门口,却发现小宛早在门口相迎。小宛笑盈盈说道:“此番公子前来,妾身的病竟然不药而愈,看来与公子定有宿缘,万望公子不弃!”冒辟疆听了不甚欢喜,又怕对方是一时之兴。便探试道:“小生与姑娘交浅言少,姑娘难道不为此话后悔吗?董小宛心意坚定地说:“风尘打滚,阅人不少,如蒙公子不弃,妾身算是跟定公子了!”冒辟疆兴奋得一把搂住她,小宛则在他怀中嘤嘤地抽泣起来。
就这样,二人定下了婚约。冒辟疆与董小宛约好,一等乡试结束,就马上返回苏州为她赎身,再相伴回到如皋。
乡试刚刚结束,冒辟疆马上离开考场,想着早日回到董小宛身边。却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叫他,抬头一看,不是董小宛是谁?冒辟疆上前拉着她的手问:“你怎么来了?”
小宛说道:“我自己有脚,就怎么不能来,我已到了三天,怕搅扰公子,未敢来见呢!”。
揭榜的时候,冒辟疆再次名落孙山。好在他已经习惯了。现在他就需要做一件事,为董小宛赎身。
谁知道赎身过程出现了麻烦。因为董小宛在半塘名气太大,多少钱鸨母都不放董小宛走。
就在冒辟疆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大贵人出现了,此人就是钱谦益。此次钱谦益携带柳如是同游苏州,柳如是与董小宛本来就是好姐妹,钱谦益与董小宛也交情甚密。虽说钱谦益目前闲赋在家,但他在姑苏一代颇有声望,且人脉众多。钱谦益多方周旋调停,又拿出了3000两银子为董小宛赎身。从此一对有情人算是终成眷属。
三、董小宛的诗词
董小宛诗词传世的并不是很多,我们欣赏两首。一首是《绿窗偶成》: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还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一柄象牙彩蝶诗词,独坐枫林下,云峰映落辉。松径丹霞染,幽壑白云归。
单看这两首诗词确无过人之处,而另一首诗词因其与《红楼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颇有推敲之处了。这首诗就是传说中董小宛的《咏菊》。“玉手移来霜露经,一丛浅淡一丛深。数去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这首诗与曹氏笔下枕霞旧友的《对菊》非常相似,“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关于董小宛的这首《咏菊》,网上也是众说纷纭,不管是不是出自小宛之手,这首诗都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啊。
四、董小宛香消玉殒之谜
关于董小宛的死,说法实在太多了。有关于她被洪承畴抢去送给顺治帝的传说,有她去扬州前线为史可法将士劳军病死之说,还有就是因为伺候病重丈夫辛劳成疾之说。不管是哪一种,我们这里都不去考证了,毕竟董小宛仅仅活了28岁。一个红尘打滚的“冷美人”就这样随风而去。
(本文资料全部来自网络 风林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