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6291 次 | 回 15
#1 楼主 寒梅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1:02:07 引用

 


福州,别名榕城。



榕树是福州的一景,择境而存,有的象雕塑,有的像屏障,还有的象丝帘。树冠如盖,树干如老藤,我喜欢它的那种饱满的沧桑感。



我不知这名是不是跟城市里到处的老榕树有关。象一位位的耄耋老人,胡须曳地。其实,那是榕树的气生根,长大了就是支柱根,或者相互缠绕着成一条独特的榕树根。



当每个人都沉浸在雅茗居的茗香之时,看云家的秋雨闺女一个劲儿的嘟囔要去榕城。在她的想象里,榕城可能是福州有特色的商业老街巷,有小吃可品尝,有小工艺品可淘得,还有美景可看。我们还都没反过味儿来,让孩子给绕进去了,跟着孩子的思维走。孩子,有时候可以引领我们的脚步,使人轻松。使我们远程的目的变得不再那么单纯。



那就走吧。荣成来的人去榕城,去看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才是福州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是中国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



三坊七巷,那是福州古老的城。年味儿的气息依然很浓重。张灯结彩一路热闹,十五的花灯和河灯也在不少的店铺里悬挂。就似走近了福州的历史。高墙牌坊,雕梁画栋。彩绘艺术,雕刻艺术,用于精巧。还有木质结构的小楼,格子窗。她们几个钻进一间台湾风味的小吃店,我则独自一个人慢慢地往里走,往小巷子里钻。端着相机专往人头以上的位置端详。三坊七巷,大小院落,纵横交错。每走进一次古城,都会感觉到恍惚。只有在快门咔嚓的瞬间才会把自己拉回到现实。那些古老的街巷,还有仿古的店铺招牌,让人充满着诸多古意的想象。但凡景区的纪念品,全国各地都一样。而只有古街里的花灯和河灯那才是福州特色的。最喜欢的是那些逼真的莲花灯。正月十五放河灯,应该是很美的景象了。



云萱兄带我们去三坊七巷的时候是从乌石山景区穿越而过。适逢乌石山上梅花桃花盛开的时节,惹得我们三位女子对着这些花儿喜爱得挪不动脚步。福州有名的三山两塔,乌石山就是其中一山。



乌塔就在它附近,从三坊七巷回来的时候,云萱兄又带我拐进乌塔。乌塔是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石头垒建的“贞元无垢净光塔”。塔身用青色花岗石砌造,外表略带乌黑,故名“乌塔”。塔身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很像济南石门塔景区里的龙虎塔。那是盛唐艺术的精髓。而乌塔上的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石雕艺术精品。有塔必有寺,只可惜塔旁寺地处市井街区,连遭兵损,久为民居,现塔仅存。“寺废塔犹存,经年不启门。邻梯间借上,石磴始能扪。鸡犬烟中市,桑麻雨外村。残碑虽剥蚀,仿佛是贞元。”历经千年的沧桑,那份气势恢宏犹存。


乌塔园里很宁静,乌塔肃穆,古木参天,老榕树像拄着龙头拐杖的长老。除了我俩的脚步声,还有头顶惊飞的鸟儿扑棱棱的声音。无垢净光,穿塔而过,感受的就是那份清净。鹅黄的腊梅花儿在塔四周安静地开放。


 








#2 楼主 寒梅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1:02:02 引用








#3 楼主 寒梅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1:02:25 引用










#4 楼主 寒梅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1:02:01 引用



墙里墙外老榕树



#5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2:02:27 引用
你在拍风景
别人在拍你
于是你成了一道风景
#6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2:02:03 引用
继续。。。
#7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2:02:43 引用
手机拍照与手机上传真方便。
#8 楼主 寒梅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3:02:12 引用
哈,偷拍的挺全面。大相机,小数码,手机都让你逮着了。
#9 风雨丽人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3:02:11 引用

原帖由 寒梅 于 2013-2-28 21:13 发表 哈,偷拍的挺全面。大相机,小数码,手机都让你逮着了。


寒梅成了一道很美的风景
#10 | 只看他(她)
2013-02-28 13:02:27 引用
远方朋友来
这次没能做上导游真是可惜
1 2
1/2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