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
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名列其中。武夷
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十道手工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道工序对茶的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萎凋、做青、双炒双揉、焙火等工序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能,其间蕴含精深的科学要义,是研究乌龙茶气候与品质、内因变化与花香形成的重要科研课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传承人

传承人
由左向右依次为:刘宝顺、陈孝文、王国兴、刘峰、陈德华、叶启桐、王顺明、吴宗燕、黄圣亮、游玉琼、刘国英、苏炳溪

陈德华
陈德华,福州人,两度任武夷茶科所所长,注重岩茶发展研究工作。

叶启桐
叶启桐,福建周宁人,中专文化,农艺师、高级评茶师。长期从事岩茶生产、制作,对岩茶
很有研究,1991年至1993年任“崇安茶场”场长,后任县岩茶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市茶厂厂长。
(暂无图片)
王顺明,古田人,中专文化,评茶师。1974年以来,长期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历任综合农场场长、武夷岩茶场党委书记、岩茶总公司总经理、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韩国国际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

刘宝顺刘宝顺,武夷山人,中专文化,农艺师。1989至1994年任茶科所所长,十分重视武夷岩茶传统工艺技能的传承。现办有“幔亭茶叶科学研究所”。

刘峰
刘 峰,武夷山人,高中文化,曾任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对武夷岩茶统制作工艺有丰富经验,现办有“仙凡岩茶制作中心”、“大茶壶茶叶研究所”。

王国兴
王国兴,武夷山人,助理农艺师。曾任茶科所副所长,注重武夷岩茶的传统工艺的研究。

吴宗燕
吴宗燕,江西人,出生于武夷山天心村。随父长期从事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属武夷岩茶的生产大户。

游玉琼
游玉琼,武夷山人,大专文化,评茶师。1985年建厂至今从事茶叶传统制作工艺及审评,任“永生岩茶厂“厂长和“永生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与其父、兄弟共同创办规模较大的茶叶企业。

刘国英
刘国英,武夷山人,大学茶叶专业,农艺师。毕业后在武夷镇任职,指导茶叶生产,本人创办有“岩上茶叶研究所”,生产武夷岩茶,传授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