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主 青瓷磨年 | 只看他(她)
2014-02-21 03:02:12 引用

ffice ffice" /> “设计上海”2014 DesignShangha


上海国际设计创意博览会


 


高岭KAOLIN特邀展


参展艺术家 徐瑞鸿


 




1965出生于台北,1988师从前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员刘良佑教授研制宋官窑系统,同时跟随有“台湾陶艺之父”之称的林葆家教授学习研制釉药,为汝官窑的重新创烧打下坚实基础,1991年在台湾创立恒春窑轰动一时,2001年来到景德镇,创办“三陶轩”陶艺工作室,专攻汝官窑。让青瓷从被文人雅士收藏赏玩的领域,更多走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徐瑞鸿致力的方向,从中也反映出他对待陶艺创作的观点:陶艺须是创作者身体力行,跟釉药、泥土和火发生接触,而只有从创作者的手中传递到使用者的手里,才算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陶艺行为。


 


 


地址: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1000)


展位:限量设计馆 E2-76


时间:227-32


 


2012年高岭KAOLIN 专访陶艺家徐瑞鸿


------------------------------------------------------


徐瑞鸿习惯把自己称为陶人,这辈子他只爱做陶一件事。从十四岁起接触陶艺,后进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学习,师从前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知名古陶瓷学者刘良佑教授与“台湾现代陶艺之父”林藵家教授,对古陶瓷文化与现代陶艺的发展脉络以及釉药配方、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累积打下扎实基础。台湾有着良好的陶艺创作氛围,但受制于陶土、釉药等原料都需依靠进口,为创作带来局限性,不少想法无法自由施展。


 


 


而无论是在做现代设计,或是传统器型,在他心里,始终萦绕一个梦境,那要回溯到他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隔着玻璃,初次看见宋代青瓷,“看到那件南宋官窑粉青笔筒,器物的造型与釉色,与世无争的宁静,单纯的美感一下子打动了我。”当时情形俱已忘却,唯有那份美丽历历在目,心头的震撼感历久弥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有所感,有所爱,热爱造就了与青瓷间的难舍情缘。2000年,他放下台北的生活,只身来到景德镇,展开一场寻梦之旅。


 


跟随祖先做过的美好


2001年 他搬入改制后的的国营华风瓷厂,创办工厂设立厂房,成为第一批来景德镇投资的台资企业。同时也成立了三陶轩工作室,开始研究试烧如何用本地原料烧造青瓷的温度范围与呈色效果。以本地原料为基础构建一套新的青瓷体系,是个长期摸索、试验的过程,待到较有把握调配釉药与掌控温度,已历三年的时间跨度。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始于商周而在宋代达到艺术巅峰的青瓷是中国乃至东方独有的陶瓷艺术,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其呈现面貌亦是多变而宏大。简而言之,以铁元素发色,结合气泡加上光线的折射,辅以某些微量元素的帮助,使用中国特有的还原烧法,产生的由青至蓝等色调的瓷器,都可称为青瓷。无论在釉色表现上是类玉似冰、雨过天青或为千峰翠色,在几千年华夏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它早已脱离色彩学上的界定,演进为人们意念、情感上的深层次需求。对青瓷创作的执着与探索,也可看作陶艺家个人品格、美学修为的体现。


 




 


他对“三陶”有着这样的定义:蜒埴之器,引清微以为修身,引温文以为养人,引淑世以为民用。陶瓷设计、制作不是一个技术性的过程,还应当有文化内涵的体现,这要求创作者自己有相当的文化积累。“作为陶艺家,我所承担的大部分作用是推动与完成作品本身所需要的元素,就好像是他本来就该完美存在。”每个时期所观注不同釉色与作品内容的结合,但总有一个无法离开的重点——青瓷,对青瓷的钟爱也在于陶瓷语言对他而言的唯一性,似乎只这方能满足他对美感的追求。


 


徐瑞鸿想做的青瓷,更多希望能走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不仅是他致力的方向,从中也能反映出他对待陶艺创作的观点:陶艺须是创作者身体力行,跟釉药、泥土和火发生接触,而只有从创作者的手中传递到使用者的手里,才算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陶艺行为。就像这次展览展出的百余件原创作品,从小型香炉、茶具,到大件香器,无论是器物造型,还是宝光内敛、莹润的釉色,传神地还原了两宋一脉风骨。创作的喜悦和成就感最能影响情绪,近来每当深夜结束工作后,看着烧制出的成品,他形容自己的心境是“欢欣交集”,而当被问及创意来源,他说:“我只随着祖先做过的美好,而我使用这些美好再重复地做。”


 


用生活陶艺来设计生活


对徐瑞鸿来说,陶艺可以理解为陶瓷艺术或陶瓷工艺,相同的说法却有不一样的面貌,“我们进入眼中的是生活里陶艺家与活生生的各式陶瓷制品,有人喜欢做杯子,有人喜欢做立体雕塑或各式平面作品,又或观念创作,只要是泥土能接受的想法、火焰能制造的爱好,都有人沉浸其中。”凡此种种,各式作品与创作者们结合在一起,创作遂离不开生活,并非只是工作。


 


景德镇,是他工作、生活的地方,同时他也身兼观察者的角色,观察这里的创作环境,观察来这里从事创作的年轻人。看起来一副冷面色,却有热心肠,虽说平日工作起居皆在厂房,甚少出门,但总有人登门求教,比如该怎样建窑,如何调配釉色,还有深更半夜被求救电话惊醒,去烧窑现场解决问题的经历,“还好我去了,那个窑盖得完全不对,温度再上去,就要炸窑了!”被各种人问询求教时,他更像个技术专家,一个对各个工艺环节都稔熟于心的大师傅。


 


在他看来,景德镇做陶瓷设计的成本很低,不用学拉坯,配釉,类似小作坊的加工组合形式就能满足需求,但这样的模式注定只能是小批量手工制作,品质不稳定,当遇到批量订单的时候,生产就会遇到问题;与此同时,设计者对工艺制作环节的不熟悉,对工匠的过分依赖,又让工匠的价格越来越高,工艺成本拉高制作成本,往复循环,设计走入一个误区。“很多来景德镇做设计的设计师,用的都是景德镇的‘文化’,而一个无法让工厂有产值的人,或许能在景德镇成为一个艺术家,却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无法做出满足生活需求的设计品来。”


 


解决的方法有一个:回到传统,重复练习。从最基础的拉坯、配釉开始,学习掌握泥料、釉色的特性,熟悉泥与火的语言,“有些孩子才练了几个月就嫌麻烦不干了,可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吃饭的动作都是在重复,一样的重复,为什么会嫌烦?”


 


大陆的陶艺发展呈方兴未艾之势,对于实用陶艺、陶瓷设计制品的市场需求日渐升温,一个成熟的创作环境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与不断的实践,“现在已经比几年前好得多,应该相信情况会越來越好。”陶艺文化本就根治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只要符合社会需求,一切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是的,让它存在,让它改善,让它发生。


 



 


 


Q&A(问与答)


在你眼里,陶艺家、陶瓷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之间的区别?


一个真正的陶艺家,要从配泥练泥开始掌握,拉坯,配釉……需要多年的功力,再加上火焰的因素,又是前几项两至三倍的变数,这条路不好走。陶瓷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的差别,前者把陶瓷作为创作设计语言,对于后者,陶瓷是他可能会使用到的一种素材。侧重点不同,专业度当然也相异。在我看来,当一个设计师同时也具备陶艺家的相当素质,可以称他为陶瓷设计师。


 


如何去判断一件好的陶瓷设计作品?


一般我们于市场上所看到的瓷器器大部分而言是工业化的结果,目的是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些产品依造需要,被工厂生产出来后投入到日常生活中,非常“标准”,常会充斥着种种太过完美的色泽、线条,不知不觉中让人的审美感陷入疲乏,并不具备陶瓷的生命力。只有把陶瓷这种材料的特性和火的因素融入设计中,才有可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这是判断的一个标准。


 


你把目前这股陶瓷设计领域的热潮比喻成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是的!就像你能明显感觉到的,这两年茶文化、香道文化都在升温,对生活的要求,会让我们回过头去审视属于中国文化里那些古老、美好又精致的东西,它们来自传统,有持续的生命力。陶瓷是属于中国的特有文化,唯有对专业的尊重。才会有愿望去深入探究,唯有深入才会产生文化。


 


你观察到的在景德镇从事陶瓷设计的人存在的普遍问题?


有很多人来景德镇做设计,他们能掌控的,只是别人提供的技术,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太少。需要器物的造型,需要特定的釉药,他要去依赖工匠,如果工匠做不出效果,就只能靠蒙,往往会产生一种把瑕疵当设计的现象,但瑕疵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产生的,不是艺术行为,不具备艺术价值,是不能复制的,把瑕疵当作创作宣言和态度不可取。


 


来自你的建议?


当下我们所处的社会资讯如此发达,各种机械化设备的出现以及专业分工领域的细化,是应该用另外一种姿态来面对设计,陶艺与设计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陶瓷设计不单是控制线条、比例、火焰,是抓住的是神韵、感觉。做设计一样要精狠准,设计者要更专业地面对设计,作品才能出现他想要的效果,要懂得控制材料,在专业领域吸收学习,花时间去理解材质的特性。做陶瓷设计的人,应该惜土如金,尊重原料,尊重专业,这方面日本的创作观念就很好,值得学习。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