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主 艺轩苑 | 只看他(她)
2014-04-11 01:04:11 引用

饮茶


 


朱真


 


与君一杯茶,夜半到三更。
茶香溢人醉,不知是黎明。


 

#2 楼主 艺轩苑 | 只看他(她)
2014-04-11 01:04:48 引用

#3 楼主 艺轩苑 | 只看他(她)
2014-04-11 01:04:39 引用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


 



#4 楼主 艺轩苑 | 只看他(她)
2014-04-11 09:04:15 引用

#5 楼主 艺轩苑 | 只看他(她)
2014-04-11 09:04:56 引用



 




 




 


   朱真,诗人、作家、书法家,原中国海峡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爱茶,赋诗。
   朱真祖籍河南周口,1973年出生于河南漯河,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从事诗词与书法创作的同时,长期潜心研究儒释道文化及讲座,2010年8月出刊个人专集《丢不了》,独创国内经典口袋珍藏本,《茶城商报》、新浪网、福建电视台、《大管理》杂志等均有报道。
   2011年4月,书法作品《茶趣》被深圳泾渭杯茶具厂独家卖断商业版权;
   2013年5月,书法作品《茶》《道》和《饮茶》诗又被开发成“品道杯”系列茶具。

#6 楼主 艺轩苑 | 只看他(她)
2014-04-11 09:04:06 引用

  


    


 


        中国书法家中不乏大家之人,最终形成自己风格的也比比皆是,但是从朱真书法整体上来看并无自己风格,每一副字却有其独到之处,纵观中国在古今书法也当属罕见。朱真书法运笔苍劲有力,浑然一体,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张弛有度,刚柔相济。先生除了一般的书法用功之外,仔细品读,方能发现其独到之处,寓意深刻,蕴含着东方的哲学和智慧,而非一般书家可相提并论。
  其实我见过几乎写了一辈子书法之人无不是写了一辈子字的工具,不见其神,更无法融合作者感情、智慧、学识等等与书法相结合。看朱真书法,需细品,要耐看,不断琢磨,方可一遍又一遍才能发现作者每副字都是人书一体的境界,这在中国古今书法中为数极少。毛体书法家,模仿毛泽东书法成就者不少,但可以说无一人可抵毛主席赋诗写字时的胸怀和格局,眼光和思想,朱真书法之区别也就是如此。
  师古而不泥古,书法乃国粹,书之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字体的美观好看,更要赋予中国文化的神韵和内涵,是朱真先生一贯之主张,没有灵魂的作品无非只是一种字体而已,不能去细品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书,倾其一生不过一写字匠而已。朱真先生是一个性格极直爽和鲜明的人。
  朱真书法,完全与那些为了写好一手毛笔字者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从其书法中完全可以看出是融合了一个人宽广的胸襟,豪放的情怀和洒脱的个性,实属少见。了解朱真书法的内涵,更多的还要去仔细品读先生的文章和诗词,所以,既写文章磅礴大气,又做诗词意境甚高,还能写书法达到此等者,当今屈指可数。
  完全把朱先生看成写文章的,或者赋诗作词的,或者单纯看起写字者,均需从全面感知才是比较合理的,这也是我最近全心研究朱真以往所有的资料和不断的交流才获知的。

#7 lyhang123 | 只看他(她)
2014-08-23 15:08:24 引用
七碗爱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
不如吃茶去。
#8 lyhang123 | 只看他(她)
2014-08-23 15:08:38 引用
丛酌泠泠水,
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
寄与爱茶人。
#9 滑落指尖の泪 | 只看他(她)
2017-05-25 03:05:16 引用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