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藏地佛寺里那些喇嘛们在清晨的树林里辩经的情景。鲜活、热烈,有阳光透过林梢映射下来。。。。。喇嘛们身上的红衣,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洪亮的音声。。。。佛教在这里是生动的。
昨天在车上,想:藏地有辩经,基督有查经。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更深的理解经之内涵,很有效果。我们有念经、诵经的传统。还有一个歇后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念经的功德自然存在,但我觉得还不够。
我们为什么不也来辩辩呢?
佛者,觉也。佛的义理虽深,但只要一步一步走来,终会到觉悟的那天。
好吧,从《金刚经》研习起吧。要知,一切万法皆从此经出。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五百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弟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偶也来品一品
什么是经?想啊想,突然明白,所谓经,其实就是语录,佛陀的语录,能构成一套思想体系的语录。所以都是“如是我闻”。
麻烦的是,这是波罗密经,是要渡到彼岸去的,既然到了彼岸,这经也就不是经了。
所以还有一种说法,经者,径也。
如果硬要给佛定一个终极目标的话,那应该是这个“度”、是个“觉”字。
有人从字面解释,佛,弗人,不是人了
僧,曾经是人,那法呢?水里去,哈哈
我以为佛还是人,因为人人都是佛,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但佛是真正觉悟的人,有大智慧了脱苦海的人。
法,呵呵,既然是水里去,我想了想,那就是一个方便,游水也好,行船也好,反正渡过就是。
僧,真有点搞不懂。反正河南那个CEO怎么看都不象僧。从字形看,好象人边上有个猴子似的,哈哈哈。。。
第一回到底只是一个因由,不过,对我等初识《金刚经》的人来说,仅在这经名与因由里,都得好好转转。
老大,我可不敢啊
说好是研习、辨习、或者也是查经,
你得多丢几句出来啊。
老大,我可不敢啊
说好是研习、辨习、或者也是查经,
你得多丢几句出来啊。
俺丢不出句子啊
金刚经, 仅读过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