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桥史话
“行通济,冇闭翳”的谚语在佛山尽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桥”,就没有烦恼、忧愁,事事顺利(“蔽翳”是广州方言,亦作“屃”。其意为忧愁、气闷,阴暗困压之意)。这一民间习俗寄托着佛山人的美好祝愿。
原通济桥横跨佛山涌洛水河,北连金鱼街。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是木石参半的拱桥。该桥分别于嘉靖38年(1559年)、隆庆2年(1568年)、万历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启六年(1626年),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再次发起募捐重修,并取名“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后人在桥旁石柱刻以对联。:“通七堡之游xing,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并建有南济观音庙和通运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通济桥下还有农 输的小艇通行,桥下还可以游泳。但随着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现在的通济桥,是佛山市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斥资1700万元,于2001年1月18日重建的。桥长32米,宽9.9米。桥两端的抱鼓石,以祥云和蝙蝠衬托风车,体现出通济桥民俗的象征物——风车。桥身上雕刻着相传八仙过海时所执的神器,寓意市民过桥时祈求消灾、寻求平安的美好祝愿。桥柱的上部,用大象的头“拱”出一个果篮,里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桥上得到体现:以防滑条取代台阶,在桥的北端安置9条,在桥的南端安置13条。不仅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同时体现了过桥企福的意念。通济桥下面的水体面积2000平方米,并设立了亲水台阶、知鱼轩、乐鱼亭,取意于古诗“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通济桥的牌坊上高高挂着“通济”的木碑额,稍下一点有一对对联:“通七堡之游xing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但重建后的通济桥,少了昔日的两岸竹木摇曳,河中舟舫如织,路上行人络绎,斜阳映桥如虹(佛山老八景之“村尾垂虹”),远远逊色于原桥;这只不过是纪念原桥的一个景点,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了。
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行通济的习俗,一说始于明末清初,一说是康熙年间,每年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佛山和附近南海县各乡男女,联群结队,携子带女,蜂涌而来,络绎不绝,手举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由村尾南济观音庙前,登上桥头,直行过至桥尾通云社前,由社侧大基沿存院围尾窦直行,返入普君圩或蜘蛛山前归家。不少善男信女,还在桥头炷香烛、焚衣宝、放鞭炮,祈福取吉祥;有的先在南济观音庙内,参神问卜,暗扯纸灯带,求赐丁财。
吃元宵,看花灯
吃元宵,看花灯
淡茶好
偶喜欢煮思念的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