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傅抱石与
对于傅抱石的作品,我一向持否定态度,其理由有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构图,不懂章法 稍懂画理的人都知道绘画是在平面二维空间上组织点线面构成形式美的一门学科,一幅美术作品的高低,首先要看大效果如何。画面上的各种物象的摆布,如线条的走向,块面的分布,疏密轻重的掂掇,黑白色块的处理等等都是事关全局的举措。精良的作品都是十分考究、非常严格的,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都影响视觉的美感,马虎不得半点。这方面,花鸟画大
再说题款,虽为“画后之经营”但也不能小视,傅画题长款时每每字形过小,与全画不相宜,也是影响全局的毛病。
二、无笔无墨,不懂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一般作画要求多用中锋,中锋是中国画的基本笔法。中锋线条中寓骨肯定不游疑,有力度感,有确定性,富于表现力。中国画是写出来的,中锋线条有书写意味,否则便流于涂抹之病,绘画形象难以“立其形质”(那当然一张画并不排斥配合一些侧锋、散锋和笔根等其他多种笔法的运用)。唐代张彦远论及笔法时提出的要领,几乎大家都烂熟于胸:“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骨气通过骨力表现出来,而骨力靠中锋用笔,笔中见骨力,即刚健遒劲,形象确定,否刚柔弱绵软,所谓“见肉不见骨”,
三、主从倒置,喧宾夺主 傅抱石多作山水画,画中偶作点景人物,以景为主,人物处于陪衬地位,一般是说得过去的,至于人物山水环境不统一,留在下面一节再讨论。傅还常作人物画,人物画是画中主体,可是一旦添加陪衬点缀物时,往往便喧宾夺主,主从关系倒置,妨害主体的表现。如细线白描人物旁突然出现一株或几株又粗又大又黑的树,十分抢眼。《九老图》中三株高大挺拔的松树的视觉冲击力完全压倒了树下纤细的人物,《石涛上人像》、《虎溪三笑》、《松荫高土》和《琵琶行》等,都有类似的弊端,而《三湘图》人物被强烈的零乱的大面积墨团所包围,《巴山夜雨》人物也被窗外缺少理性处理的黯黑的乱竹所环绕,问题就更严重了。这些作品令人觉得不知是着重人物表现还是着重大树和环境的描写,显然主从关系倒置了。可以说傅抱石的人物画,只要有配景出现,均喧宾夺主,常悖画理。
四、画出两格,人物与山水不协调 傅抱石作山水多枯墨散笔勾勒,加之大片墨色点垛,画得汪洋恣肆,而其中点景人物用纤细如丝的线条勾描,笔法、风格迥然不同,好像是出自两个人的手笔,没有统一感,极不协调,违背了中国画“一幅毋出两格”的理法。其作品之所以有喧宾夺主的弊病也往往由此而来。如果画人物时有意笔粗细变化,而配景之中有工整粗细的部分,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相参,全画就会统一合谐一些,艺术效果肯定会好一些。
五、没有造型,不懂形式美 一幅美术作品的视觉美感来自多方面,大的方面是构图,小的方面是笔墨、色彩,还有各个局部的造型及其相互整合。中国画非常关注各个局部的造型之美,它比西洋画更为重视。一块石头的大小形状,一株树的生长姿态,一座山峰的势态,一丛草荆的布置,一湾流水的宽窄曲折……以及由它们组合起来的样式,是决定构图的基石林,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如同舞台的艺术一招一式一样,十分讲究。如画树,画理上说“枝干不可分二向”(元·饶自然)“树要偃仰称峦相间”(元·黄公望)“画树之理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其向背俯仰,全于曲中取之”(明·莫是龙)“画树必使株干自上至下处处曲折。一树之间,不使一直笔”(清·方薰),而傅抱石画树不具姿态美,往往粗大树干垂直地由上至下冲天拔地,象电线杆,象竹竿,甚至连一点倾斜度都没有,画枝繁叶茂的树如同一面左右对称的大蒲扇撑满全画。画石“须方多圆少”(清·方薰)山石有荷叶、解索、斧劈、折带等十六种左右皴法,而傅抱石不但不注意石块的造型,只用一种乱麻皴信笔所为,而且不论花岗岩或石灰岩,也不论南方山或北方山,而且一律分不出不同品种的组织结构和质感。远山外廓也很随意,树之攒点“须秃颖中锋聚而点之,详度凑积为树,不独得势,也具松秀风笔。”(清·钱杜)这里,点树叶强调一要得势,二要见笔,而傅抱石画的树均无势态之美,亦难见秃颖中锋的效果。丛林杂树,漫然涂抹,混沌一片。对称形似乳头或象馒头。“线条是组成美的基本媒介之一。两线平行,或成十字形,三线相交成三叉状,都难引起美感”(朱屺瞻语)以此衡量而在傅抱石的画里胡乱勾划,树枝的交叉这种败笔实在太多。其人物画要么比例失调,要么面部五官没有结构感,要么腿短,古代人物画家顾恺之说“美丽之形,尺寸之制”,而他的《风雨归人图》中的人物身高仅有两个头高!而且动态也不美。
六、不反映事实生活,看不到时代的脉搏 傅抱石的画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为山水,二为花鸟,三为人物。山水花鸟如且不论,就人物而言,画的几乎全是古代的仕女高士之类,回避现实生活。古人宽袍大袖,不露手脚,可以掩藏比例结构不当之短,凡是偶露手臂者,一律比例失当没有结构感。考察一下,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莫不反映画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注入画家的思想感情,体现作者对他所处时代的认识与思考,如与他同时代的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另外傅抱石的山水中因古人参与其间,当然所表现的也不是当代的山水而是毫无烟火气的古代山水境界。我们都知道,傅抱石所处的时代是个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由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画面上均看不到画家的反映,当然也就更看不到他的观点和思想感情。不能反映时代特点没有作者观点的作品,无论从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考虑均无甚意义,更不可能流之久远。他只是建国后以毛主席诗意为题创作了部分山水画,而且山水看不到什么新时代特色。
实事求是的说傅抱石被某些人捧为近代美术大师,实过高的抬举了他,他远远的不够格。我本人以为傅抱石是一位一般画家而已,比他高明的同道各地都有一些。但傅抱石的成绩是不能抹杀的,建国后他对江苏国画界的组织领导是有一定贡献的,历史将会公正的评价。
文章是否有点儿偏激
很多人还是喜傅的呀
文章是否有点儿偏激
很多人还是喜傅的呀
居士下午好
请喝下午茶:
居士下午好
请喝下午茶:
居士又见笑啦
问安
问安
小玩子,PP里是在弄什么呢?
小玩子,PP里是在弄什么呢?
很早以前拍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