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羽晴川
茶文化没有国界,当然更不可能有区域的区别了。就如我,想把毕生都投入到茶文化里去,却来到了不产茶的北京。这是套用朋友的话,他一直劝我回南方,因为南方产茶。只是,到了南方真的就可以做好茶文化的推广么?对我来说,是不是适合?对茶文化来说,是不是适合?
往昔,香片,京韵!
作为一座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代的古都,不必说巍峨的宫殿和庄严的城楼,即便是原野上一块苍苔斑驳的残碑,或者是草莽淹没的断墙,也能够使人浮想联翩,赋予了北京不同凡响的魅力。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世代相袭的古老传统,千百年绵延不断的缔造经营。然而,对于南方丰富的饮茶文化来说,这儿是既庄严让人景仰的地方,却又让人觉得茶文化无法生根的皇城。
作为一国之都,作为五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华的许多传统文化都在这儿生根,繁荣,碰撞,壮大,茶文化也不例外。
在大家熟知的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到:
……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皇城根下,究竟有哪一种茶可以在这儿生根呢?花茶,香末,或者叫高末。南方人说起这茶的时候总是会撇撇嘴,眼神里总是露出些不屑:那是我们最不喜欢喝的茶才被加工成这样的。再说了,那大壶一泡,有什么文化啊?
实则不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亦有一个词语“风土人情”,这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相契的。在一个不产茶的地方,在古代,作为一个寻从百姓,要想喝到南方人所追求的求新,求嫩,那几乎是不可以想像和完成的事情。
在皇城,为官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天不亮就等着上朝,上朝完毕,大家凑一起议议事情。闷上一大壶茶,边喝茶边议事,倒也方便愉快。如果你要让满朝文武在上完朝之后再来一个小壶烹茶,这未免太苛刻了点。
茶实际是很包容的,茶文化体现的更是一种包容,”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俗人的茶文化,也是老百姓日常饮者的茶文化。”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雅仕的茶文化,也是属于品者的茶文化。
而作为官场茶文化的代表,乾隆就很能说明问题,作为盛世明君,亦是茶的超级粉丝,在历代皇帝中,乾隆写茶诗也是最多的。
作为京城茶文化,实际也是分为两极,把品和饮表现得淋漓尽致。包容在这儿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香片的出现,以及被迅速普及,也是作为茶文化的一个补充和发展,也正是茶文化无限外延的体现。走遍京城胡同,喝香片的情结随处可见。有个朋友她公公每次到她家去时,都要自己带上茶叶。她对公公说:爸爸,你喜欢喝什么茶,我给你买上就好了,就不用你每次过来都带茶叶了。公公说,那你其他茶都不用买,你只要买某某公司的某某价位的花茶就好了。
在京城的百年老字号店里,这样的老顾客也比比皆是。
今朝,百茶共一城,茶道同一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作为首都北京,其大气,包容,中和的一面也越发突出出来。
目前京城里茶馆茶楼茶庄林立,更有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以老舍茶馆为代表的京城大碗茶,还有以禅为主题,以地方特色为主题,以收藏为主题,以养生为主题的茶馆。还有以商务为主的商务茶馆,会所。在北京,只有你想不到的茶叶,没有你找不到的茶叶。
玩,会玩,或者精深,或者广泛。玩家几乎是无所不玩。紫砂壶,古玩字画,家具,甚至蝈蝈,相带的还是养蝈蝈的罐子、核桃。只有你想不到。玩茶,京城高手也是在中国一等一。
只要用心寻访,你就能在京城里找到志趣相投的茶友。三五一坐,四六捧杯,并且能从交流中学到书本里根本学不到的稀奇古怪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却又会有人不厌其烦地实践着,更新着。
即使香片有着更多的饮用人群,可在这片土地上,其他茶类照样的生存得很好。新兴的茶馆一样的生意兴隆。
京城茶文化,其实也正体现着一个一国之都的风范,包容大气,正如佛教中说的无别无他无非。
如果有人说北方的土地上没有茶文化,这绝对只能是言者的无知和浅薄。
京韵袅袅茶香浓
钟鼓楼的钟声鼓声敲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晨昏,大碗茶吆喝还在前门吸引着路过的行人。长长的胡同,高高的牌楼,幽深的四合院里,盖碗花茶香浓一阵一阵,高高的大楼中,龙井碧螺铁观音,一样都不能少。
金台夕照,一样黄昏映古城,卢沟晓月,两重天地谱新篇。一样茶香,百样人生。
(本文乃应《海峡茶道》邀稿完成,因为篇幅有限,所以写得也不透彻。然即使如此,亦被削足适履,无奈。此处为完整文章)
京韵茶文化
如果有人说北方的土地上没有茶文化,这绝对只能是言者的无知和浅薄。
袅袅茶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