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主 竹雨 | 只看他(她)
2008-05-19 17:05:55 引用

  1972年,耿庆国在研究孕震过程中的气象效应时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大,则震级大。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1、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在系统查阅、整理全国各地震区降水资料的基础上,列出了近百年来中国6.0级以上大地震的旱震震例229例。
  2、从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十六年)至公元1971年(表1),在这2,202年间,华北及渤海地区(34—43?N,108—125?E)共发生6.0级以上大地震69次,其中除1337年9月8日河北怀来(M=6+1/2级)地震,震前二年大饥、灾因不详及1368年7月8日山西徐沟(M=6级)地震,震前一年大风雹外,其余67次地震,都是旱震震例。其中,震前一年大旱者为27次,震前二年大旱者为15次,震前三年大旱者16次,震前三年半大旱者为9次。总之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大旱者为67次,占地震总次数的97.1%。
  3、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震前旱区面积越大,旱后相应的地震震级越高。发生6级地震所需的震前旱区面积为25.2?104km2;发生7级地震所需的震前旱震面积为43.2?104km2[耿庆国,公元前231年-1971年中国华北及渤海地区6级以上地震震前旱情史料,1972年10月;耿庆国,1956年至1970年中国大陆6级以上大地震旱震关系分析统计结果,1972年9月25日]。1956年至1971年,全国共出现46个旱区(旱区面积均大于25.2?104km2),其中有39个旱区,在旱后的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发生有6.0级以上地震。即有84.8%的旱区,旱后一至三年半时间内有6.0级以上地震发生。还有15.2%的大旱区,旱后三年半内没有发生6.0级以上地震。
  --运用旱震关系进行大地震中期预报的方法原则
  1、依据旱区面积确定震级:(1)发生6级地震所需的震前旱区面积为25.2?104km2;(2)发生7级地震所需的震前旱区面积为43.2?104km2。
  2、依据特旱区位置确定发震危险区:所谓特旱区,是指在大面积旱区内,找出突破历年降水量最低值的点火地域,构成该旱区的特旱区。
  3、在发震时间的预报上,一般先报旱后1-2年;如果第三年再报时,须将震级提高半级。
  --旱震关系是大地震中期预报的一个有效方法
  1、1972年我国华北及渤海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大旱面积达113.4?104km2,这是一个足以发生两组7级大地震,甚至可能发生一组8级强震的旱区面积。其中,辽宁锦州--岫岩一带,河北唐山地区及陕西河北之交的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为特旱区(图1—略)。
  --根据旱震关系,我们曾提出:“在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的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可能在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四省范围内发生7级以上强震”,“可能的发针地区包括辽宁锦州--岫岩一带,河北唐山地区及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朱凤鸣、吴戈等,一九七五年海城地震,地震出版社,1982,4和100;陈非比等,唐山地震,地震出版社,1979,133;马宗晋等,1966-1977年中国九大地震,地震出版社,1982,44]。并提出在大旱后第三年或更长时间内发震,震级将可能达到7.5级—8级。
  --结果于1975年2月4日,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两年零一个月,在辽宁锦州—岫岩特旱区内发生了海城Ms=7.3级强震;于1976年7月28日,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三年半,在河北唐山特旱区内发生了唐山Ms=7.8级大地震和滦县Ms=7.1级强震。
  --结果于1975年2月4日,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两年零一个月,在辽宁锦州—岫岩特旱区内发生了海城Ms=7.3级强震;于1976年7月28日,即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大旱后三年半,在河北唐山特旱区内发生了唐山Ms=7.8级大地震和滦县Ms=7.1级强震。
  --而对1972年华北及渤海大旱区的另一个特旱区,即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来说,则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故构成虚报。
  2、1972年,我国西南(四川省西北部和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和中部)出现一个面积达129.6?104km2的大旱区。这是足以发生一组8级大地震或发生两组7级以上强震的旱区面积(图2—略)。
  --……依据旱震关系,我们曾提出:“1973-1974年,再四川西北部地区(广元—雅安—康定—甘孜一带”或云南省西南部地区(下关—思茅一带)有6-6.5级地震。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地区(细长—乐山—宜宾—雷波—沼同一带)的大地震危险性,也值得注意”。
  --结果于1973年2月6日在四川西北部特旱区内的炉霍甘孜一带发生了Ms=7.9级地震及1973年2月8日炉霍Ms=6.0级地震;1973年8月11日在四川西北部的南坪、松潘一带发生了Ms=6.5级地震;接着1973年8月16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牙特旱区内的思茅、普洱一带发生了Ms=6.3级地震;1974年5月11日在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特旱区内的雷波、昭通一带,发生了Ms=7.1级地震。
  3、1974年,我国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和青海西北部及其东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面积为56.7?104km2的旱区(图3--略)。这是一个足以发生两组6级以上地震活人可能发生一卒7级以上强震的旱区面积。
  --……依据旱震关系,1975年1月10日我们曾提出:“1975年-1976年,四川康定--石棉--灌县--松潘--甘肃武都一带,可能有6级以上地震。”结果于1975年1月15日在四川康定、石棉之间的九龙附近,发生了Ms=6.2级地震。
  --1976年1月,我们依据1974年四川西北部和甘肃南部的旱区,继续重申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意见如下:“1976年,四川、甘肃交界地区,即灌县—松潘—若尔盖—岷县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结果于1976年8月16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一带发生了Ms=7.2级地震,1976年8月23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一带再次发生Ms=7.2级地震[四川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地震战线,1977,2;朱皆佐、江在淮,松潘地震,地震出版社,1978;四川地震局便,一九七六年松潘地震,地震出版社,1979]。
  4、1975年,我国云南省西部和北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出现了一个面积达92.3?104km2的的大旱区,这是足以发生两组7级以上强震,甚至发生一组8级大地震的旱区面积(图4—略)。
  --……依据旱震关系,1976年1月我们曾提出:“1976年,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北部、西藏东部,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值得注意的地区,一是中甸—剑川—洱源--耿马;二是昌都—巴塘。”结果于1976年5月29日在洱源—耿马特旱区内的云南龙陵、潞西一带发生了Ms=7.5级和Ms=7.6级两次强震[云南省地震局,地震战线,1977,2];1976年11月7日,在中甸—剑川特旱区内的云南丽江、宁蒗一带发生了Ms=6.7级地震,1976年12月13日又在云南宁蒗一带发生了Ms=6.0级地震。
  --关于从旱震关系研究得出的孕震过程中以长时间级以长范围与未来地震震级的关系(--略)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汶川地震三大科学问题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后,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乔林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研究员耿庆国。
  汶川强震会不会伴生气象灾害?
  强震之后需防黄河长江汛期涨水

  本月17日及19日~20日将有两次降水发生
  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乔林告诉记者,本月17日及19日~20日将有两次降水发生,前一次较弱而后一次明显。
  乔林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后,中国气象局即于当日16时45分启动2级应急响应行动,密切关注震区正在发生的中到大雨,会不会在局部地区发生泥石流。他认为,引发地震的地下能量对大气的影响是有限的,气象变化主要是与天气系统变化有关。他说,依照既往认识,震后短期内,这种能量对降水会有影响,譬如增加降水强度等。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耿庆国告诉记者,为探索6级以上地震的中期预报问题,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旱震关系研究。
  耿庆国认为,大地震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甚至能影响和改变台风路径和寒潮路径。他说,震源体所在处,可通过引诱台风逼境而造成特大降水,通过引诱寒潮逼境而造成急剧降温;因而汶川强震之后,黄河上中游和长江上中游在汛期降水强度会增大。
  关于在地震孕育过程中气象变异的物理成因,耿庆国认为,作为地球内部特别是地壳和上地幔矛盾运动的产物,地震的直接因素仍然是地应力的集中所致。在孕震过程中,不仅有力学过程存在,而且同时伴随热、电、磁等物理化学过程存在,因而在震源体积内及其前兆异常场区域中,有可能由地下释放的热能、电磁能、化学能以及载热、载电物质流上升到地表,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低空大气异常现象;而地下旧有的断裂带和在孕震过程中新产生的微破裂,有可能提供地下物质能量上涌通道。亦即是说,在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地热增高使近地面出现干热特征,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大降低,平均绝对湿度变小,从而改变云的状况,亦由于根本缺乏水汽条件而不易产生降水,出现地表面干旱局面。孕震过程中造成干旱的原因,除地热变化这一根本因素外,地球内部电场和低空大气电场的相互作用,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此次地震释放能量有多大?
  九成能量消耗在地球内部
  有报道称,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多颗当量2万吨TNT炸药的原子弹。此次地震有无如此巨大能量?耿庆国并未否认这种估计。然而他说,“不过,地震释放的总能量通常有90%消耗在地球内部,仅有约10%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表。”
  耿庆国介绍说,地震波分为3类:纵波最先到达地面,从而使地面上下振动;接着是使地面发生水平晃动的横波;离震中很远的人们感受到的则是一种表面波,这种地震波只能沿地表传播,且具有较大破坏力。
  汶川地震使许多地方的人们感受到大地晃动,据说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全国大多数省市均有震感。汶川地震波及范围之大,甚至超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对此,耿庆国称,这次地震仍属浅源地震,唐山地震震源11千米,这次地震震源比唐山要略深一些,地震波扩散范围亦更广。
  耿庆国说,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或上地幔中,而给地面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震源不深于60千米的浅源地震。对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的地球来说,震源深度只是表面薄薄一层,而地震对地面芸芸众生的巨大危害又使其堪称地球的“皮肤癌”。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均匀性,使得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加之地球内部物质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导致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造成地震。
  耿庆国说,地震震级是不能草率确定的:“震级每高1级,地震波能量就增加33倍,7.8级的汶川地震,其能量约等于33个6.8级地震”。
  地震成因与机制究竟是什么?
  汶川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

  此次地震缘何发生在汶川地区,其成因又是什么?耿庆国告诉记者,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地震活动大致划分3个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海岭地震带。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5个区域和23条地震带;汶川地处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该地震带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是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
  耿庆国列举两个实例: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双震型,主震之后又发生当月22日6.7级地震和当月23日7.2级地震;1933年8月25日叠溪发生7.5级地震,属主震余震型,地震引发山崩、滑坡,形成3处100多米高的拦河坝、3处大的地震堰塞湖,造成岷江下游断流45天。
  耿庆国指出,天然地震分为3个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其中,90%以上的天然地震属于构造地震,汶川地震就属于构造地震。它的发生是由于地质构造活动中地下岩层受地应力作用,岩层强度不能承受,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震动。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地震的破环和影响程度就是地震烈度。“这次汶川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即烈度可达10度~11度”。耿庆国说,烈度达到4度,就可使睡梦中的人们惊醒,以及在室内的人跑到室外,6度以上就会造成房屋损坏,8度以上就会造成地面破坏。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