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严重地震 国家地震局否认隐瞒预警 | |
| |
|
![]() |
山东网友拍到的地震云 |
![]() |
山东网友拍到的丰满的带状地震云 |
![]() |
山东网友拍到的丰满的条纹状地震云 |
![]() |
山东网友拍到的辐射状地震云 |
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随后,北京、河南、陕西、河北等全国其他地区也不断传来地震消息。在地震发生之前,有网友发帖说发生了异常现象。
山东临沂出现“地震云”
5月9日19点54分,一位网友在某贴吧里说,“我在临沂看见大片地震云,不知今明两天哪里要发生6级以上强震。”这个几天来一直被冷落的帖子,在12日地震发生后迅速被网友们顶爆,四个小时内,获得45166个回复。
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股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那么,什么样的云才是地震云呢?这种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蔚蓝的天空中有时会留下一条飞机的尾迹,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很像飞机的尾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另外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则有数条的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此外还有一种条纹状地震云,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根据此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
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KB,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谈,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
![]() |
若不是因为有地震发生,看起来很普通的云 |
![]() |
有若晚霞,看来也挺漂亮 |
![]() |
云彩确实呈排骨状分布 |
“地震云”(资料图)
四川绵竹蟾蜍大规模迁徙
5月10日《华西都市报》曾有报道说,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了大规模的蟾蜍迁徙。大量出现的蟾蜍,使一些村民认为会有不好的事情出现。当地林业部门对此解释说,这是蟾蜍正常的迁徙,并对大量蟾蜍的产生作了科学的解释。
据德阳市林业局野保处工作人员介绍,蟾蜍的前身是蝌蚪,在呼吸器官完成由鳃到肺的蜕变后,它们的生活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开始由水中转移到陆地。因水位低等原因,小蟾蜍无法顺利上岸,下雨后,随着积水水位上升,它们趁机跳到岸边,开始分散到各个地方寻找新的居住地和食物。雨过天晴,小蟾蜍在水中闷热缺氧,为了寻找新的生长环境,容易出现集中成群迁徙。并称这种大规模的蟾蜍迁移其实是一件好事情,说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地震前兆
地震是地球深处能量集中释放而引起的地壳强烈运动,因此,震前常出现某些异常自然现象,这叫做地震前兆。下面介绍几种地震前兆。
(1)小震报大震。如唐山大地震以前,曾发生几次小地震,但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2)地下水异常。如井水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水突然变苦或变甜、变色、变浑浊或变清,甚至翻旋、冒泡等。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骡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大猫衔小猫,鱼跃水面,蜜蜂群迁,鸽子惊飞等。
(4)出现地声。在地震发生时,常有由远及近的响声,听起来有如闷雷滚滚而过,或是载重车辆急驶而过,或是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声调越沉闷,说明地震越大。
(5)出现地光。地震前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较多是像闪电那样的蓝白色,再就是红色、紫色、白色、橙色、黄色、绿色等。
(6)植物开花异常。植物的花季是稳定的,而花季突然异变,也应怀疑地震将要发生。
(7)地面断裂。若地面突然断裂,也可能诱发地震。
“蟾蜍过街现象是震后效应”
本报讯 昨天,据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讯,四川巴中、乐山、达州近日等地出现的泉水变浑、稻田冒泡、蟾蜍过街等现象,是地震发生后的震后效应,而非发生地震的前兆。
本报讯 (记者 虞伟)针对“网上有人说中国地震局有压制地震预报意见的做法”这一说法,昨天,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副司长车时接受中国地震信息网专访时表示,汶川地震前,中国地震局没有作出短临预报,同时也没有收到任何单位、个人或团体提交的有关这次地震的短临预报意见。
车时还介绍,2008年以来,共收到26份短临(地震)预报意见,尚没有正确预报的短临预报意见。
当前地震预报是公认的难题
车时说,汶川地震前,中国地震局没有作出短临预报,同时也没有收到任何单位、个人或团体提交的有关这次地震的短临预报意见。至于网上发布曾经有人提出过关于这次地震的预报意见的信息,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地震局对于个人或团体的地震短临预报意见,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和处理程序。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是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
他进一步解释,现在有很多个人或团体开展地震预报探索,每年都收到几十至上百份的正式短临预报意见。但是,当前地震预报是公认的世界科学难题,总体水平是很低的。准确的短临预报意见是非常少的,2000年以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前分析预报中心)共收到700多份地震短临预报意见,其中基本上准确的预报意见有7份。2008年以来,共收到26份短临预报意见,尚没有正确预报的短临预报意见。尽管这些意见的准确性非常低,但作为地震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欢迎和鼓励个人和团体继续开展地震预报探索。
临震预测意见不得擅自扩散
车时还表示,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前款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并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国(境)外提出地震预测意见。
对于网上有人说中国地震局有压制地震预报意见的说法,车时解释,对这些预测意见的处理是有严格程序的,要组织专家按照有关规定对预测意见的科学性和可能性进行审定。同时,由于地震预报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社会性,政府发布地震预测意见是非常慎重的。(南方都市报)
中午在外面吃完饭回到家属院,路过院子里的大槐树,听到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刚拿出相机要拍,它们飞走啦。无意间抬头看了一下树上,看到一只猫。心里还琢磨它在那里干啥呢?难道它要抓喜鹊巢里的小喜鹊?这个时间,大概是14点30分左右。没有多想,啪啪啪,拍了几张我就回家啦,刚换鞋子倒下一杯茶,躺在床上午休的妻子说你看床在摇晃,我以为她在开玩笑,没有搭理打开电脑就坐到那里,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一股劲向电脑屏幕爬,我还以为中午喝了些酒,头在发晕,也没有在意。就在这时,听到楼道里楼下乱七八糟,跑的、叫的,突然醒悟是真的地震来了,马上穿鞋子下楼,一边走,一边还琢磨,能跑下去吗?
我家小狗宝贝可可前天晚上一宿没合眼,坚决不进它的小窝。小狗可可不到两个月大,还是个贪睡的“婴儿”,平时一天要睡十五六个小时。可前夜它一反温驯常态,见到主人都要狂吠。
我姐姐家养的一只小比熊多多也是奇怪,上蹿下跳,居然蹦到家里的秋千上,把上面的树叶全咬下,弄得满地满屋。
然后开始干更坏的事:把家里的木门槛都啃得呲牙裂嘴。
可可和多多居然都不约而同在各自家里做“运动”,莫名其妙狂奔,从这间房冲到那间房,拼命想冲到室外。
昨天震感过去后,劳累至极的两个小家伙都在“补瞌睡”,我们大声说笑也没吵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