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上班
绿茶、下班普洱的生活,我不是一个愿意主动地改变自己习惯的人,对茶的理解,也限于这二类。对于乌龙茶,或者说
铁观音,只是听闻其名,如雷贯耳,却不知其详。
只记得某次在一茶一座,也点过一泡
铁观音,但谈笑之间,用意不在茶,略尝一二之后,始终遗忘了其真味。远方的朋友去年寄来
岩茶若干,一直置于冰箱之内,以为这是友谊的见证,与普洱一样,能愈陈愈香,所以未拿来品饮。
第一次真正品尝
铁观音,是在另一个城市的一家茶店。那日我去嘉兴与哥们相聚,在街上等他的时候,下起雨来。于是索性走进旁边一家专卖
铁观音的店内,老板热心地唤我坐下品茶。正是盖碗泡的
铁观音,闻之清香扑鼻,内之香犹绕喉,久久不散。一惊之下:居然还有如此之茶味,先前未知未觉,真是憾事。
老板还打消了我的一个错误认识,他说,乌龙也是要趁新喝,才更有香韵。当时我便动心,碍于路途以及期间诸多的不便,只买了两个竹杯垫,算作谢意。
回来即翻出
岩茶,又新开了一朋友送的陶制茶具,此前觉得这套茶具没有太多用处,就闲置着。新壶渐旧,新茶渐老,此番都用上了,也是乐事一桩。虽然同属乌龙,但
岩茶条索紧实,与
铁观音绝不类似,反而更像九曲红梅。若琛出浴之后,便是静心地闻香品茗。一壶下来,仔细回味,不若
铁观音的清香袭人,却有一种厚重之感。
岩茶其名,更其神韵,茶中,自有生活的积淀和生命的凝结。
只是几次之后,茶也喝尽,而这里几乎没有
岩茶在售,于是普洱又回归了夜晚的生活。
渐渐的,也就忘却了。直到一日,我在公司的楼道内,闻到了如此熟悉的清香,我顺着香味找寻,不一会,就在楼下一层的办公室里找到了答案:同事在泡
铁观音。这香味,唤回了似乎一直徜徉在心里,却深深隐瞒,以至于刻意找寻而不得的记忆。
下班后,我匆匆地跑到一家茶易小铺,买了个青瓷盖碗,又买了二两
铁观音。那把陶壶泡过几次后,我总嫌其出水太急,而不若盖碗,精致可玩。回后点上一柱檀香,沏上一小包
铁观音,细细品尝,没有了初喝
岩茶时的沉凝和思索,却有了更多的淡定。
茗茶如经世,因兴趣而求索,因而更添探究的乐趣,虽然期间,终也有苦之一字。而淡定恰似经历后的从容,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感受。新鲜陌生而显有趣,熟悉之后更是亲切的美,长久难息。这才是真的生活,在平淡的真谛下,激情共存。
一道茶喝毕,满室是茶香和檀香的混合。我知道,我的生命里,也更添了新的元素,再不能变。
现在有韵香的观音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