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一把温柔的小手……
<之三>
又是一个晴朗天。
来苏州几日,终未得到雨的眷顾,心里未免落得些许遗憾。烟雨江南,梦里的渴望:油黄纸伞,青衣小巷,阡陌小径,枕水人家,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多情才子,绝色佳人……记忆深处都是印象江南。
记得有位在苏州长大的朋友说:“苏州不是一两天就能了解清楚的。”此话确实。不了解苏州的人,很难一下子走进去,就像小令说苏州女人是“家制母”一样,起初我理解是“妻管严”,后来才知道是“控制家,说了算”的意思,与我们北方“母老虎”的含义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
苏州精致的不单是她那些大大小小的园子,即使转角街巷,眼光的一霎那停留,也定会收获别样的芬芳;婉约的也不仅仅是她那评弹曲调儿,哪怕闲街信步,也定会领略到吴侬软语的轻柔;岁月留声,那些小石桥、石板路都仿似在浅吟低唱她的古老和隽秀;沉静如水,千百年来纵横流淌的却是岁月的积淀,深情的留恋,浓厚而不着痕迹,湍流不息却悄然无声……
耦园,在苏州古城的东北隅,也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园林。小令说那里适合发呆,我就去了。出租车停靠时,司机指给我看:小巷往里走不多远就是耦园。“不多远”是多远?我不知道。反正进了巷口就一直往前走,我估摸着至少走了两三公里吧,直到走累了,斜倚了桥头,蓦然回首,耦园就在不远河岸处。
“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耦通偶,即佳偶连理,同时道出了这个园子的特征:中轴对称、东西对应。苏州的园林大都临水而建,园子的门口就是小码头。这与苏州的地理地貌有关,从前的江南水乡水路比陆路似乎还要发达些。
进门之后就觉得了幽静,爱极了这个的小园子。许是我来得早,又没赶在周末,所以耦园里的游客不算太多。难得有这么清静,可以让人沉下心来。东、西两园景致各异,黄山石造的假山比太湖石更显气势,雄浑峻拔与池水呼应显得自然天成,曲径通幽草堂和书楼更让人流连忘返……园子一角有片茂密小竹林,翠绿的竹子笔直地朝天长着,郁郁葱葱的叶子掩映出一片阴凉。于竹下一块平坦的石头上坐下,沐浴着斑斓发呆半晌,那才叫阿弥陀佛修正果呢。
耦园里幽幽静静待了半日,然后去网师园。游过耦园后我总结了:小园子比大园子更有趣味。
网师园在十全街那里,十全街好像都很有名哦,当然,网师园也是相当著名。记得董桥在《故事》里记叙过张大千和叶恭绰在网师园的一段往事,说叶恭绰说住网师园的时候,张大千吃他烧的菜快吃上瘾了。
网师园里的境遇就不如在耦园那么幸运了,不知哪来的那么多游客,几乎要把网师园塞满了似的,倒是热闹,倒是喧嚣。虽然园子失了幽静,却不妨碍我游园的兴致。网师园也是那么的精致,尤其喜欢园中央那一池荷花湖水,还有那围湖而建的长廊亭榭。园子里有了较大的荷花湖,视野就显得很开阔,坐在湖边的角亭里看锦鲤荷花,也是夏日里的惬意。
像大多数景点一样,网师园里也有茶室供游客喝茶歇息,本想到茶室里小坐一会,静享一杯“香煞人”的碧螺春,可是走进茶室一看,一群来自上海的大妈级游客,正在围着茶桌一边喝茶,一边高着嗓门“伊哩哇啦”呢,呵呵。享受不了这个,速逃。
十全街是苏州美食较集中的地方,按照小令的指示,到十全街找老苏州茶酒楼,去吃一顿地道的苏式餐饮。从网师园步行到十全街,只需几分钟的路程,虽然午后阳光晒得人有些头晕,但路边小河岸的景色却能让人心旷神怡。
因为早就过了午餐的点,此时老苏州茶酒楼的大堂里,只有几桌零散食客,饮食菜单都用手机短信给发来了,我只管照着手机一条条地念,服务员很惊奇地盯着我问:“你是外国人吧?”我反问:“像吗?”服务员笑而不答,只是摇头。也不知道她笑着摇头是啥意思,估计是怀疑了自己的判断,也许是觉得不可思议:还有这么点菜的。
不一会儿菜就端上来了:湖虾、白鱼、黄鳝段、莼菜汤、茶酥饼……等等,美味面前,胃口大开,直吃得肚皮溜圆。一个人的肚皮有多大呀?面对那么多的美味佳肴,真恨不得自己变成头牛!牛可以有俩胃,这胃吃着,那胃消化着,边吃边消化,啥也不耽误。呵呵。
小令推荐的方瓶太雕酒我没喝,不是不想喝,而是喝不了多点的话,点一瓶有点浪费,何况平时不嗜酒的我,出门在外更不想把自己弄得醉意朦胧。不过吃到一半时,还是忍不住让服务员给我开了一瓶冰镇啤酒,总觉得美酒配佳肴才算得上完美一餐。吃到最后,那瓶啤酒终究没有喝完。
临走时,依依不舍地让服务员把剩下的茶酥饼打包。那茶酥饼的确好吃!
……
遥远而又切近的苏州,不管曾经怎样地走马观花,总会有一些夹杂着黑瓦白墙的泼墨画似的印象浮光掠影般留在心头,辗转萦回,沉淀终生。
有人说苏州是一幅画,是写意的山水画卷,而我觉得,她更像一坛陈年花雕酒,让人醉了,还爱回味。
(全文完)
晨歌暮曲 2009-06-05
呵呵,“家制母”是方言,老婆的意思。 用普通话这三个字还真不太好写,不能按字面理解的
不然快递来也行。
我寄几根胡子给你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