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相约,与茶相识都是一种缘分!
与威是第一见面是如此的畅谈茶需要与他交流的还是很多。
毕竟我的年龄比大略大些,但他的茶实践经验是我不能相比的,在茶我只能向您交流学习!估计现在已经在梦乡里!
云老大的茶确实是不错,但是进雅茗居的朋友请捂住自己的荷包啦!但我们像您请教的还是很多在次表示谢谢!
在这里真的可以找到些志同道得的朋友与他们交流真的很开心,大家一起聊起市面上的茶,喝了很多关于市面上的茶也提了很多意见和感慨!
市面上的茶越来越丢失了传统工艺的制作手法,我们需要去研究老前辈们留下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要去珍惜它而不是舍弃!但大家也在感慨害怕我们家乡的武夷山岩茶像普洱茶那样~~~~~~真的不刚想象也许是市场经济把茶那些文化给搞的很鱼龙混杂.
云萱说茶:什么是茶?什么是好茶?
中国茶叶有多少名称?没人统计过。
据说单绿茶就有一千四百多种。加上乌龙茶、白茶、红茶、黄茶、黑茶、紧压茶、再加工茶。。。总有几千个品种吧。
这么多品种能学得完吗?
似乎几辈子也学不完。
其实,没那么复杂,也没必要搞那么复杂。
春夏秋冬、东西南北、青红白绿黄黑、。。。各种茶叶的采制工艺、品种等级、海拔纬度、粗细老嫩等再细分下来,又产生出许多变化。
这么多的变化,终一生要鉴别下来,简直不可能
其实,任其变化万千,究其本质,不外乎:
1.茶叶原料----为本
2.制作工艺----为标
茶是植物,茶叶原料统而分之:
有乔木、灌木之分。
有采嫩芽制者,有采壮芽制者,有采老叶制者。
有出自高山,有出自平地。
有东西南北之方位不同,有产春夏秋冬四季之分。
简而述之:
茶树叶子而己,皆自然之产物。
自然之产物,各赋秉性,以何为上品?
对自然界的动植物而言,人类对她破坏性的干涉越少,其天赋的秉性越强。
中药,我们喜欢原生的地道的药材,人工培育的药材其药效总是差强人意。
禽畜,我们喜欢吃农家放养的,饲料鸡与瘦肉精的猪早己失去了天然美味。
茶亦如此。
正山小种与坦洋功夫红茶,以取材传统小种的菜茶为上品。
武夷岩茶,以纯正的奇种与老枞水仙等品质为上乘。
普洱茶,亦是以原生的老树茶茶气较强。
中国的名优茶品莫不以传统品种与产自于优良生态而为世人称著。
一棵茶树由南到北,因生长环境不同,气侯不同,又产生了诸多品种变异。
茶树,越往北方种植生长,其生长的叶芽越细小,其茶丛越矮小。
茶树,越往南方种植生长,其生长的叶片越宽扩,其茶丛越高大。
人类祖先发现茶、应用茶、并形成各种制茶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人类健康服务。
一片茶树采下的叶子该怎么做才好喝?才有利于为人类服务?
因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生存需要不同,而产生了诸多不同。
同是福建闽北的茶:
政和白茶只要摊凉、萎凋、晒干就可以了。
而武夷岩茶却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可出品。
为什么?
因为茶树品种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其鲜叶内含物亦不同。
同样是福建乌龙茶,为什么闽北传统工艺的武夷岩茶讲究炭焙炖火?
而闽南安溪乌龙茶、闽南永春佛手等只需精制焙干即可?
同样是福建红茶,为什么闽北桐木红茶用松烟熏制,而闽东白琳红茶与坦洋红茶仅烘干?
仅仅是偶然的应用吗?
不。
我个人认为是福建南北气侯不同,饮食需要不同,故制茶工艺于偶然中发现,而产生必然的结果。
闽北气侯寒湿,饮食喜辛温。
闽东南气侯湿热,饮食喜甘香。
故同是茶,因人类健康生存需要不同,随南北气侯迥异而产生制茶工艺的差别。
于茶叶的基础知识,我就不讲了,论坛里这类的帖子太多了。
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简单地归纳下,不外乎如下两项:
一、茶叶原料
二、制作工艺
一、茶叶原料
茶叶原料的好坏,由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与茶树种植栽培的管理理念来决定。
凡茶树生态环境好,不烂施化肥、农药、除草剂、催芽剂,生长出来的茶叶就是好原料。
二、关于制作工艺
六大茶系的制茶工艺不论有多少种方法,不论有多少异同,归纳起来,不外乎玩两个内容:
1.水
2.火
六大茶系的不论有多少茶叶品种,各品种的制法不论有多少异同,凡好茶归纳起来,不外乎达到两个基本要求:
1.和
2.活
关于茶叶原料的好坏,一般人较难理解。
多数人以叶芽老嫩、叶片厚薄、及壮实与否来鉴别。----这种鉴别法在教科书中较为普遍。若以茶叶商品价值高低来理解,也的确没错。但若站在茶叶本质的角度去认识茶,却未必合理。
茶,是茶树上的叶子。
茶叶作为商品而言,讲究产品出产的质量与产品价值的协调性。
龙井茶、碧螺春、都习毛尖、信阳毛尖。。。与眼下炒作正热的武夷金骏眉等,都讲求采摘一芽一叶的嫩芽制作。其商品价值因劳动成本高、相对产量少、及大众消费观念与消费目的认可而得到体现。每斤好茶一般要上千元,经商业炒作后,贵者可达几千甚至几万元。
武夷岩茶、安溪观音、凤凰单丛、文山包种、永春佛手、漳平水仙等乌龙茶,则讲求采制全开面的成熟叶片制作;
太平猴魁、政和白壮丹、六安瓜片、东方美人、广东大叶青、云南古树茶老班章等,又讲究二三叶一心适度采制。
而藏销与边销的四川边茶、湖南黑茶、伏砖茶、以及制作枣香型的普洱茶等宜选用相对粗老的茶叶来制作。
那么,若抛开茶叶的商品价格与商业价值,我们以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来来就茶论茶,你说茶叶是采嫩芽的好、采壮叶的好、还是采相对老叶的好?
青、红、白、绿、黄、黑,等六大茶类,各有各的采制要求与审评标准!
而鉴别茶叶原料好坏总的原则就是:
凡茶树生态环境好,不烂施化肥、农药、除草剂、催芽剂,生长出来的茶叶就是好原料。
今天先讲到这里,云老师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