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23911 次 | 回 41
#1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0-11 14:10:00 引用

京城百工博物馆 尹霄荣 

  紫砂壶的玩,是玩的紫砂本身的泥质优劣,玩的是窑烧的火。泥质是自然天成的矿藏,是采矿练泥的技能,在几吨的矿石中挑选几百斤甚至几十斤的上好矿石,的确需要慧眼和耐心,要去掉矿石中的多余的铁质和其它的杂质才能变成纯净的泥料。也要有非常窑烧看火的本领。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中不偏不倚,高则变型上火蜡,也就是窑烧白光,外行认为是光亮,这种壶就算养上二百年还是老样子。因为过火让泥中所含石英玻璃化的原因,这种壶便是废品。刚好的火侯、上好的泥料是没有闪亮的细小白色银星。在自然光照下细看能有几种反射的色光,反射的色光越丰富,泥质越好,反射色光呆板而又单一的就不可能是好泥质。好泥质的另外一种现象便是用开水注入壶中能使壶的泥色变深,这便叫显色性,变化越大泥质越好,可养性越大。只有纯正的好泥质才能养出如婴儿肌肤的细腻手感;光亮如古镜的典雅古朴之视觉感受;着色圆润而深沉的古玉风范来。

  一、 玩壶

  玩壶也就是养壶,养壶也就是拿壶泡茶,也是人与物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因为人是万物之灵,用手或毛巾之类的柔软织物摩挲的过程就是和紫砂壶的沟通、并赋于它灵气。所以常年日久它就能闪烁着五彩纷呈的光华。但是如果在二、三个月里不去用它,包浆的光亮依旧,闪烁的五彩光华不见了,变得没有生气,但再使用几天又会恢复昔日的光彩。

  用什么茶叶来养壶,根据本人二十多年的制壶和玩壶的经验,第一当选是台湾高山冻顶乌龙茶,其次是福建安溪乌龙茶以及铁观音,再其次是红茶。因为乌龙茶、铁观音是半发酵茶,兼红茶的性温,绿茶的性寒而成为性温和的中性茶,再者是乌龙茶、铁观音属大叶种树,叶片大而肥厚,茶脂丰富,所以当为首选;而红茶虽属小叶种树,却叶片含脂较好,属全发酵茶,其性属温,汤色呈亮深红。养壶时比较容易上色,而红茶中首当宜兴红茶最佳。宜兴旧称阳羡,其茶是自唐代至清代的贡茶之一,有诗为证:“皇帝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而且宜兴茶和紫砂本是在同一地理和物理条件下的产物,更具亲和力配合更加默契。以上三种茶除这些原因外,还有一款是人自身的适应习惯,乌龙茶、铁观音其性中和适合饮用。红茶性温暖而且养胃,适合常年饮用,而且没有其它的冲泡忌讳,故当选。而绿茶,原是细嫩叶芽炒青,(因为是在清明前采摘的)故其性属寒,只能适合暑天饮用,色浅脂微,养壶时不易着色,最主要是绿茶细嫩不适合用紫砂壶冲泡,而且不能盖壶盖。如果盖上壶盖后茶汤发涩、发苦而改变了绿茶本身的性质和茶味。紫砂壶冲泡绿茶只能用来茶艺表演。

  在玩壶时最好是用山泉水,因为它是自然之水没有任何异味,不会干扰茶叶的香气。千万别用自来水,因自来水里漂白粉的气味能直接破坏茶香的醇正,养壶就不必去一种茶一把壶,而是有几个人喝茶,先用多大容量的壶。因是在冲泡乌龙茶、铁观音这样的茶,不能被泡在茶汤里过久,过久会变涩、变苦,茶汤变浊,茶叶被浸烂。所冲泡的次数也绝对减少,所以选用适合人数容量的壶,是为了把茶汤倒干。冲泡任何茶叶都不必换壶,只要不用花茶来养壶,只是因花茶花味太冲,会串坏别的茶香而已。这些就是换壶的实质原因。

  现今市场上所看到的紫砂壶,价格在一二百元以下的属一人每天生产好几把的日用器皿,为了它们的卖相好看能卖出好价钱,会拿别的东西来做旧或叫做效果,来改变外观,也会抛光上蜡。上的蜡一般有乳液状蜡和石蜡两种,抛光上蜡只是在壶表面不会在壶里面上蜡,这些蜡只要沸水冲泡后乘壶的滚热时用新菜瓜布(厨房用品)刷上二三遍,就可把蜡除去。只是那些做旧或做效果的比较麻烦,为了要求颜色内外统一里外都做旧。所以光用茶叶煮、浸、泡在短时间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用沸水冲泡茶叶,然后浸泡二三天换一次刷一次,二、三个月才可以把做旧的脏物去掉。而价格在几百上千元以上的紫砂壶是那些制壶技术达到相当水平的作者在选泥、烧成、做工上已较讲究,只是干抛一下,去掉壶上的窑灰尘,不会上过分的蜡。这些作品大可不必去费时浸刷,只要用沸水冲洗干净泡上茶叶就可以饮用。价格越高的壶,作者越讲究,十天八天甚至一二个月反复修改才能完成一把壶。就这些作品大都作者会先行试养,只要用沸水刷一下即可饮用。在养壶的过程中有很多人认为紫砂壶外有旧色内积茶垢,这才叫养壶。把紫砂壶搞得甚是油腻,明代的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就有“此为书房雅供,若腻滓烂斑油光烁烁,是和尚光最是贱相......颇多名制而变旧后染,舒袖摩挲,唯恐拭去曰:“吾以宝色而”。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否耶″。所以养壶时要用新毛巾或绢布等柔软织物在壶冲入开水时经常轻擦,茶汤溢出毛巾微湿最佳,这样既能养壶也能除垢。

  二、赏壶

  其实选购紫砂壶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赏壶之行。先赏其形,紫砂壶在制作型态上可以分为仿真花器和传统素器两大类,仿真花器是自然界的动、植物为本而入艺。诸如梅、竹、荷、青蛙等等。这类紫砂壶要求制作精细,装饰和实用结合要和谐,不牵强,也不要莫明其妙的夸张。而素器是以简单的几何造型或圆或方,没有任何的多余粘贴装饰物。赏素器首先是要壶身、壶盖丰满,方器不内夹,圆型不瘦瘪。再看咀、把、“钮”组合的外切空间线条流畅无死角,在紫砂行业内有这样一句师傅传徒弟的教悔:“壶把随着壶身走,壶咀顺着把末出”。

  紫砂壶的第一功能便是使用,用手拿起壶把根据自己习惯一指按盖上之“钮”是否舒服,而且其它手指不触及壶身,如果有触及壶身等泡茶时就会烫手而拿不住摔坏。

  再赏其技,看盖是否有径向间隙,间隙不能太小,太小则紧,泡茶时会有茶梗卡在里头拿不出来,使劲拿,不小心会打破壶盖;间隙太大在倒茶时,盖容易掉落而损坏,标准是左右摇动时能听到轻微撞击声,大约一毫米左右的间隙为佳。盖边线跟壶口线要整齐服贴成一线,转动时不会出现上下太大的距离,还是成一线。方器和筋纹器盖从各个方位盖上都要吻合成盖口一线,而且左右摇动都要有径向间隙,太紧要有卡死之虞。只有壶盖的掇边上和壶口内做上暗榫,使盖转到壶口内暗榫锁上才能提起整个茶壶。这只是在玩技术而已,不能以此为壶艺的高低、好坏标准。如果没有特殊的暗榫而能提起整个茶壶,不掉落,那是废品。

  三、藏壶

  紫砂壶经过各朝代的文人艺术家们的介入参与尤其是清康、乾盛世以后,已从日用工艺器皿进入文人艺术品的行列。其时,有很多名望甚高的达官显贵、皇亲、八骑贵胄的文人艺术家们参与并留有不少作品至今。他们有的在紫砂壶上书画,有的参与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其中留世作品最多的是陈鸿寿,其次瞿应绍(子冶)和金农等等人物。再加上宜兴本来就是一个物阜民丰之地,文化传承的底蕴非常深厚,今有“教授之乡”的荣耀之称。所以文人艺术家们在紫砂壶上不只是打一个烙印,而是注入并激发了紫砂壶本身的文人文化内涵,这文人文化的内涵就是紫砂壶的藏点所在。中华民族自春秋以来的文化主流一直是以仁、德治天下的儒、道文化。以和谐为追求,不偏不倚,一团和气的应顺其自然法则的中庸,为文人修道的最高境地。无欲无求品自高的文人自我修养准则。而紫砂壶质朴无华的泥质和光华内敛的色彩,正是文人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品质。最可贵的是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却能盖涵和表达文人艺术家们的思想、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壶身、盖、把、嘴、 “钮”外切空间的流畅之外,各部位都配合的恰到好处,把宽出一分不行,嘴长一分不行,短一分不能,“钮”不大不小地和谐着所有的几何部件,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嚣张和压迫感反而是一种视觉感受上轻松与舒展,细细阅读无处不渗透着静虚的空灵,弥漫着睿智的无为祥和。从时大彬到陈鸣远、邵大亨、裴石民、陈寿珍、朱可心乃至顾景舟他们的作品无不渗透出文人文化的气息和灵魂。无不渗透着“悠然见南山”的可玩、可赏、可读、可藏的文人化内涵。

癸未年十月完稿于北京
#2 夜如水 | 只看他(她)
2006-10-12 15:10:00 引用

玩、赏、藏。。

#3 青云阁 | 只看他(她)
2006-10-14 09:10:00 引用
学习!!
#4 萍水相逢 | 只看他(她)
2006-10-14 09:10:00 引用

玩壶也就是养壶,养壶也就是拿壶泡茶,也是人与物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因为人是万物之灵,用手或毛巾之类的柔软织物摩挲的过程就是和紫砂壶的沟通、并赋于它灵气。所以常年日久它就能闪烁着五彩纷呈的光华。但是如果在二、三个月里不去用它,包浆的光亮依旧,闪烁的五彩光华不见了,变得没有生气,但再使用几天又会恢复昔日的光彩。

喜欢这一段

#5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0-14 12:10:00 引用
谢谢观赏
#6 小K | 只看他(她)
2006-10-16 16:10:00 引用
赞~
#7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6-10-17 10:10:00 引用
梦蝶兄
#8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0-17 14:10: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小K在2006-10-17 0:20:00的发言:
赞~


老兄,您也好久没来了


#9 云衣山人 | 只看他(她)
2006-10-22 16:10:00 引用

梦蝶是兄还是妹????

好文章,这种帖子欢迎哦~~~

#10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0-23 12:10: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云衣山人在2006-10-23 0:07:00的发言:

梦蝶是兄还是妹????


好文章,这种帖子欢迎哦~~~



老兄好久没来,弟想念得很,别来无恙


1 2 3 4 5
1/5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