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0-11 14:10:00 引用


收藏圈内的人们常常议论到的话题:仿品。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仿品历史是悠久的。先后出现了三次仿古高潮,从宋、明、清末民初。仿品按行话讲,可分为官仿和民仿。按仿品质量论,又可分为高仿和一般仿品。不具备鉴定价值的仿品,又称为赝品。

1 官 仿

  官仿,是指由于皇帝的爱好或出于某种传世器物稀少原因,由官窑仿制前朝的器物。从历史记载看,仿品最早出现的要数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李世民喜得王羲之《兰亭序》爱不释手。就请书法名家,反复临摹,今日我们有幸看到的《兰亭序》,都是昔日的仿品。我们要感谢那些制造仿品的老先生。要不,谁能见到《兰亭序》。宋徽宗以及明代永乐、宣德皇帝,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对文物非常喜爱,都曾下令仿制了历代的名瓷。宋代六大名窑中有很多器形是仿汉代器物的,如三足尊、四足方鼎等。同时还仿制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北京、台北两个故宫博物院都存有明代永乐、宣德仿前代的作品,如永乐仿龙泉窑尊、三系盖罐、宣德仿汝窑盘等。清代官窑大规模仿制了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器物。同时明、清两朝还出现了本朝仿本朝的产品,如嘉靖仿永乐、宣德的,万历仿嘉靖的。乾隆仿康熙的。先人们所仿制的器物大都遵循古人制瓷的规律,从胎土、拉坯、釉色、纹饰、造型和重量,都尽力效仿古瓷的风范和神韵。很少有掠古人之美,据为己有的嫌疑。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有三次由官方出面仿制瓷器。第一次是1951年春夏之交。中央办公厅遵照毛主席指示,决定烧制"水浒故事瓷盘"作为国家高级礼品赠送斯大林,要求"高级、特制、美观"充分体现中国陶瓷的"民族特色"。

  中央决定以景德镇的"建国瓷业公司"为主,邀请国内瓷业精英,会集景德镇,共同策划,设计烧制"水浒故事盘",以《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典型故事情节,分别手工绘画在108只瓷盘上,为体现毛泽东给斯大林赠送"水浒故事瓷盘"的深刻用意,决定加江西省委所撰七律序诗盘和墉生书的"潜天行道"楷书跋尾盘,共 110只为一套。制瓷大师们竭尽全力,从瓷泥精选、制坯、造型、釉料等每一道工序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彩绘高手们精心设计画面,把握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勇跃斯文、喜怒哀乐,场景的山石草木,居舍市井,笔触所至,一丝不苟。共烧制3套,堪称仿古瓷的精品。一套为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珍藏。其余两套现存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遗憾的是它的特殊意义和收藏价值,多年来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

  第二次是1975年初,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通知江西省委,指示景德镇为毛主席研制一套瓷器餐具和文房用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等古代称颂的瓷器最高境界为标准,同时要能代表当代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造型上要做到既美观又大方,同时还要考虑到毛泽东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图案和色彩要符合这位伟人的思想情趣。

  景德镇为此抽调出 4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许多著名陶瓷艺术家当年都参加过这项工作。其中包括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后代和传人,如王大凡的侄儿王锡良、汪野亭的女儿汪桂荣、刘雨岑的儿子刘平、徐仲南的孙女徐亚凤,以及戴荣华、康家忠、辛青山、彭兆贤、稽锡贵、张炳祥等艺人。为了不受外界干扰,此任务以"7501工程"为代号。

  为了使产品质量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7501工程"瓷器的质量指标如白度、光泽度、表面硬度、透光度、化学稳定性能、热稳定性能、机械强度和尺寸精确度等都定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并决定采用以江西抚州生产的一种非常稀有的优质高岭土作基础配料,制作出的半薄胎高釉瓷器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用手轻轻敲击,清脆悦耳,迎光侧视成半透明状。

  经过1400℃高温烧制的"7501工程"4200余件瓷器,是高科技成果和高水平的艺术成就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积累下来的精湛技术成就的再现。到今天都是无与伦比的,堪称国宝。

  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由故宫博物院牵头组织全国著名陶瓷艺人,历经三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仿制出了五套古瓷。其仿品质量和艺术价值,堪称一代精品。为此,中国文物报进行了专题报道,刊出了"百万奖赏悬'克隆'"的擂台。可见仿品之精和仿制过程的难度。

2 民 仿

  民仿,是指民窑的仿品。物以稀为贵。民窑仿品大都以市场为导向,以牟利为目的。从宋代开始就出现了民窑仿官窑的作品。官窑制作的器物,其制作工艺和釉料配方都是秘而不宣的。民窑只能通过传世的器物进行仿制,仿制器物达到乱真的地步,称高仿。仿制器物达不到鉴别价值的,称一般仿品或赝品。明、清和民国时期,都出现了相当一批高仿精品,官仿不论。就民窑的仿制器,如明代仿古瓷高手崔国懋所仿的宣、成窑器物,时称"崔公窑瓷,四方争售",周丹泉所仿的宋代名窑瓷器,虽善于鉴别的博古家亦为所惑,文献中称他仿的定窑文王鼎是"逼真无双,千金争市"。吴为的"壶公窑"所仿的永、宣两窑瓷器和其他民窑所仿的本朝名窑与宋官、哥窑器物较多。

  清代仿古之风更是盛行。由于中外爱好古陶瓷的收藏家日见其多,其仿品大量涌现,从唐代至明末几乎无所不仿。今日常见的有仿唐、五代越窑和宋定、汝、官、哥、钧、龙泉、磁州、吉州,以及仿明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等窑的器物,其中精品达到乱真的地步。如魏善成、樊汇川所仿的康、乾官窑器物,均能惟妙惟肖。还有河南、山西、浙江、福建等地老艺人和磁县彭城镇刘锁子善仿宋、元、明白地黑花器。禹县神 镇卢光卢光文弟兄善仿宋钧、珍珠地刻花;北京王佩璋善仿彩陶和唐三彩,孙鹤龄善仿宋磁州窑;常小如、殷维溪善仿宋钧窑加彩;梁耒助梅善仿宋茶叶末釉钵;孙瀛洲善仿宣德青花和唐、五代越窑、龙泉窑;王柏泉善仿嘉靖、万历三彩和五彩瓷;杜茂群善仿黑陶和清花器等。还有古彩专家詹元广、詹元彬兄弟与吴仲英、詹兴祥、刘春风、洪家华、詹福利、何莽子、刘永清、岳虎臣等善用真坯加彩仿康熙五彩、三彩和雍正、乾隆的粉彩、珐琅彩。

  进入 20世纪80年代,仿古之风又越刮越烈。现在仿品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仿制。有些仿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谓高仿。如鸿运斋仿制的清化粉彩瓷等仿品接近或达到真品的水平。有些民窑仿品和一家一户小作坊仿品,质地劣次,不伦不类,缺乏古瓷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在器物的造型、纹饰和款铭上更是漏洞百出。有的造型随心所欲,千奇百怪。有的纹饰胡涂乱抹,不堪入目。有的款铭信手涂鸦,张冠李戴,缺乏历史常识。这类仿品充斥市场、泛滥成灾,没有任何的鉴定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可谓陶瓷垃圾。

  对于仿品,我们一不能全盘否定,二不能一概肯定,要有客观公道的态度来认识它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收藏圈里,往往一提仿品,就嗤之一鼻,不屑一顾,这就扼杀了仿品的艺术生命力。我们不论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仿品,就是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的高仿品,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不菲的。近年来,有些高仿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不可忽视。但有些一般性的仿品,那就另当别论,不可同日而语了。

#2 夜如水 | 只看他(她)
2006-10-12 16:10:00 引用

要有客观公道的态度来认识它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的

#3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0-13 03:10:00 引用
#4 青云阁 | 只看他(她)
2006-10-13 11:10:00 引用
梦兄见多识广,学习。
#5 楼主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0-13 11:10:00 引用

过奖了,

说见识,还是要向您的专注、精深学习

#6 青云阁 | 只看他(她)
2006-10-13 12:10:00 引用
共勉。
#7 盼春归 | 只看他(她)
2006-10-14 17:10:00 引用
学习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