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4264 次 | 回 14
#1 楼主 无奈羔羊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4:01:10 引用

河南方城人是以张骞为骄傲和自豪的。


这位高冠长衫的汉朝人,因出使西域建立不朽功勋,其壮举被同时代的另一位伟人司马迁称之为“凿空”,形象地说明了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方城县不仅有“张骞封邑”纪念碑,还有占地百余亩的张骞广场,二十余高米的张骞塑像面朝西方,腰挎长剑,手握竹简,含笑屹立,一派事业成就后的洋洋得意。然而,拨开重重的迷雾,却发现张骞无论留给历史的,或是留给方城的都只是转身而去的背影而已。


张骞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14年,从武帝建安二年(前139年)出现在我们眼前到去世,张骞的身影只在历史的视线里模糊地存留了25年。而且十多年是在匈奴的软禁和出使西域的艰辛中度过的,他娶了匈奴的妻子、生了混血的孩子、学会了地道的“方言”和生活方式;同时,他和随从们并没有放弃完成使命,暗中详细地了解通往西域的道路,一次又一次地策划着逃跑的计划……“归国”后的日子里除了帮助汉武帝攻打匈奴,就是料理“联络西域”的繁忙事务。


张骞人生中最消停安逸的日子,正是他因为协助汉武帝的妻弟、名将卫青抗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博望侯”的短短一年多时间。此时的张骞除却西域归来的艰辛和抗击匈奴的满身征尘,携带家眷从西京长安远赴今天方城县一个名叫“博望”的小镇,出任可以“食邑2000户”的侯位,与地方官员一道共同为一方兴衰尽职尽责。


在史学家仍为张骞是否到方城生活过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务实的方城人开始驱散历史的重重迷雾,一点一滴地向世人呈现出张骞曾经的痕迹。通过大量的史实考证,我们大致可以如下还原张骞在方城的生活状况:正值中年,事业有成的张骞拿着汉武帝的封赏圣谕,带领一大批和自己一同“归汉”的胡人,携家眷到方城就任“博望侯”。“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东汉张衡《南都赋》)的“大都市”南阳城,带动了博望的商贸发展,形成了四十五里博望屯商贾云集、贸易繁盛的局面。这里作为古缯国遗址(位于方城县八里桥)蚕桑基地,发达的丝织业为都市达官贵人们的奢华生活提供了大量绸缎。而归汉的胡人.大多成为了当地富户的家奴仆人或工匠,给方城留下了大量“汉画石”作品。公元前121年,张骞再次奉召作为“飞将军”李广的先锋官攻打匈奴,这一次,他却以“后期”之罪当斩,用侯爵赎罪方被贬为庶人。直到前119被“启用”为中郎将,率将士300人,牛羊万头,币帛数千万,开始了第二次长达五年的西域之行,归汉后第二年(前114年)病逝。


张骞就这样离开了方城,留下了无数传颂至今的故事和遗存实证。不久前,居住在方城县的千余户张骞后裔,选派代表来到张骞的老家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寻根问祖,两地的张氏后裔走过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雨,再度让血脉相连,其情其景日月含泪,天地动容。2009年,在方城县小史店镇起伏的山峦中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神秘巨石造像”,惊现世人面前,引起了四海震动,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张骞时期作品,并引发了从新认定“丝绸之路源头”的热议。张骞这位神秘的古人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开始用崭新的眼光来审视张骞、审视方城:在将近20年的西域生活经历,使张骞早于内地人接触到了佛教文化,并成为了忠实的佛教信徒。归国后,在佛教尚属“异端邪教”的社.会大背景下,他秘密地指派一批“胡人工匠”雕凿佛像于深山之中,以传播佛教。之后,带着方城生产的丝绸开始了第二次西域之行……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论我们多么睁大眼睛,也无法洞穿2000年的历史烟尘。就让我们通过和张骞同时代的司马迁的记载,看一看张骞的那转身而去的背影吧:“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史记·大宛列传》)


 


 


     

#2 月印千江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4:01:49 引用
张骞,苏武,民族魂!
#3 茶香亲亲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4:01:45 引用
#4 风雨丽人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6:01:44 引用
拜读羔羊的美文!
#5 清水散人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7:01:38 引用
羔羊兄新年好!
#6 茶韵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7:01:53 引用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老师教的那首“苏武牧歌”~!!

#7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7:01:40 引用
羔羊GG好一挂.
#8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10-01-08 07:01:38 引用
河南方城人是以张骞为骄傲和自豪的.
俺骄傲一下.因为在河南方城有三位雅茗居里的铁杆好朋友!

#9 我心永恒 | 只看他(她)
2010-01-09 01:01:37 引用
花纳税人的钱 塑千年以前的像,人家是长脸圆脸都不知道,就是为了提升城市品位.我不是说楼主的文章不好, 只是看到我们各个城市都塑像,感觉很恼火
#10 清荷絮语 | 只看他(她)
2010-01-09 02:01:50 引用

原帖由 我心永恒 于 2010-1-9 09:24 发表 花纳税人的钱 塑千年以前的像,人家是长脸圆脸都不知道,就是为了提城市品位.我不是说楼主的文章不好, 只是看到我们各个城市都塑像,感觉很恼火


 恼火.你可以不看啊

1 2
1/2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