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6170 次 | 回 38
#1 楼主 青云阁 | 只看他(她)
2006-11-21 16:11:00 引用



旧时的工匠做工只是为生计,艺术似乎与他们无关;但当中表现出来的沉稳,大气,与今天的浮躁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文化的缘由吗?


是与不是之间.


匠人要把手里的活计卖个好价钱,就得学文化.活计的高品味,档次高了于是价格也上去了,文化与经济是有着直接联系的.


现在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浮燥不安,只能走向没落.


我想说的是



文化不以量胜,读书更是如此。
古人把最有学问的人说成是学富五车,是指这个人的知识简直惊人,把五车的卷轶都读完了。我考证了先秦时车的大小,再考证当时的竹简能刻写多少字,卷起来装满五车究竟有多少文字。结论是:文字之少,出乎今人的想象。
  那么,我们能不能因此来嘲笑古人没有学问呢?不能。因为我们今天视为无法逾越的经典,今后世世代代还要注释、引申的哲言,正是从这些古人那儿来的。
  今人炫耀自己的博学,每每搬出古人,但古人之所以可以在学问上傲视我们,有一个重要的秘密,那就是:他们心头没有那么多文化垃圾。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的艺术创作,应当反思如何善学善用文化的元素.



#2 在水一方 | 只看他(她)
2006-11-22 05:11:00 引用

学以至用,不在数量,在质量.

善学善用文化的元素.非常赞同!



#3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1-23 14:11:00 引用
古人之所以可以在学问上傲视我们,有一个重要的秘密,那就是:他们心头没有那么多文化垃圾。[em17]

#4 楼主 青云阁 | 只看他(她)
2006-11-23 14:11:00 引用
文化垃圾都是现今的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搞出来的.

#5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6-11-23 15:11:00 引用
我们穷究一生读不透一本典籍----因为脑里装了太多垃圾.
#6 青云 | 只看他(她)
2006-11-23 17:11:00 引用
悟道如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7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6-11-23 17:11: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青云在2006-11-24 1:21:00的发言:
悟道如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用心泡茶得真味.

#8 闲云 | 只看他(她)
2006-11-24 03:11:00 引用
返朴归真

#9 668 | 只看他(她)
2006-11-24 04:11: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6-11-24 1:25:00的发言:

用心泡茶得真味.



一句良言,终身受用



#10 梦蝶 | 只看他(她)
2006-11-24 05:11:00 引用

用心泡茶得真味

随意做事需禅心



1 2 3 4
1/4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