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轮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一路坐来,销落诸念,从“心未发光”,到“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形”,再到这会想阴区宇的“心离其形”,这修证密因在逐渐揭开。
到此阶段,已是得意生身,随往无碍的成就了。想阴尽时,“一轮生死,首尾圆照”,超了劫浊、见浊,再无烦恼浊了。但仍然是融通妄想,只是有点想得开了,呵呵。
这期间一样有十种魔境歧路,而且这些些魔是越来越厉害了。
一种魔会口说经法,化成比丘、尼、帝释等,甚至会在暗室里发光。虽然表面上是比丘、比丘尼、帝释,是在敷座说法,但“破佛律议”,“潜行贪欲”,没有遵守佛法律仪,暗地里行贪、欲之事,喜欢说些灾异变化的预言来恐吓别人。还让人自己根本不能自知魔著在身。这魔够厉害了吧。还有更厉害的。
还有一种魔,能向听他说法的人演示自己身坐宝莲花,成紫金光聚,说自己是某佛应世、某佛化身;还有一种魔,能让听法的人,心自开悟,甚至得宿命通、他心通,能见地狱和世间善恶诸事,能说谒诵经,说什么先佛后佛、大佛小佛、男佛女佛;还有一种魔,“身有威神”,能“摧伏求者”,说佛的法身就是他的身子,说什么眼耳鼻舌,皆是净土,男女二根,即菩提涅磐真处;还有一种魔,能让听者,暂见其身如百千岁,让人甘为奴仆,四时供养,说什么前世某生,跟你是啥啥关系,今来度你,同归哪个世界去;。。。。。。
这想阴区又是十种魔,不过不管那种魔,尽管神通奇异各样,但都是“破佛律仪,潜行贪欲”,或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的主。
世尊告诫阿难说:“ 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都是为了祸害真修行人的。
世尊嘱咐阿难,“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叫阿难先不要入寂灭,而留愿到末法中,以大慈悲心救度正心深信众生,这才叫报佛恩。还要阿难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要把这些天魔的花招儿传示下来,不能让天魔得逞。
至此九卷竞。
原帖由
简单行者 于 2009-3-12 17:41 发表

哪里精进啊,都快读了一年了,得加紧点结束一遍。
二书觉得可以结束吗?
准备读呢,不过,我现在正在读《十善业道经》讲义,好厚的一本书,我要读完这个再读楞严。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睛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山河大地,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进入行阴了。平常梦想消灭,再没有胡思乱想,或者一般的聪明思维,能处在一种觉明虚静之中,能清楚生灭根源所在了。到这个程度,想阴区的十类天魔就干扰不了了,但是如果自己对境乱起计度,一样会丧失正遍知而堕入处道。
“于圆元中起计度者”,因见本、末无因,而堕一外道,立无因论。
“于圆常中起计度者”,因坠四遍常,而成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于自他中起计度者”,因坠入四颠倒见,认为有一分常一分无常,堕第三外道,立一分常论。
“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由此计度有边无边的,堕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越看世尊的这些讲说,越是有些惊心。因为,觉得这些被世尊认为天魔、外道和一些观点、行为、感觉,确实是会真实发生在修行人身上的。
昨晚梦中鬼压床,梦里居然想到了受阴状态,再无一丝惊恐心。
“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为第五外道。
这里头一种行状怎么像是一些得道高僧似的。有说,小乘的一些修行人,其实也算是未得正遍知者,为外道之表现。难道世尊这里说的就是这些么?
“于无尽流生计度者”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本相破”,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于后后无计度者”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于后后有计度者”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磐,心颠倒论。
到这里,世尊是讲说了行阴中的十种禅那狂境,叫传之后世,让真修行人“于无上道不遭横歧,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五清净标指”,世尊慈悲心细于此,在这里给大家指出歧道所在,清净标准如何,修行人不可不察。还有这修行之事,真是要经世累劫啊。
原帖由
玩物不丧志 于 2009-3-12 17:50 发表

二书觉得可以结束吗?
先读一遍嘛,呵呵。。
有MP3的读诵,也蛮好的。但最好是已经熟悉了全文者听起来方便。
楞严法会渐近尾声了,世尊已经讲到了识阴阶段。这境界更让人向往了,“六根虚静,内外湛明”。“销磨六门,互用清净”,这里还有歧路外道吗?
是的,到此还有十种情形,稍不注意,也会“违远圆通,背涅磐城,生外道种”!
“若于所归生真常因,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因所因执”,成娑毗迦罗外道,立所得心,成所归果。
“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在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为摩醯首罗外道,立能为心,成能事果。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那还是大自在天的境界,立因依心,成妄记果。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是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是第五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为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是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纵恣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为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是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
“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是名第十圆觉氵曶心,成湛明果。
这修证成佛是困难重重,阶梯层层,精妙准确的事,有一毫不合,就不能算是正遍知,无上道,哪怕是声闻缘觉有学无学辟支,都不可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啊。
世尊这一口气连续讲说了,禅那过程的五阴区宇,以及各阶段十种阴魔歧路,这正是密因法门所在,“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要解除修行途中的阴魔干扰,还可以持此大佛顶陀罗仪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页 11/12
下一页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