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作用,不仅在于惩治,而且在于教化。提倡法治,是对东方思维方式的必要补充。
最初的法律,是一种专制工具;今天的法律,是一种契约行为。所谓契约,便是以成文方式反映,并以强制方式保证的人类以社会方式共存时所需要的秩序要求。它同样是集体意愿的妥协。
法律的作用,首先在于惩罚功能,也即“抑恶”,同时它又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因为它明确了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起到了倡导的作用,起到了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久而久之,这种因制度而产生的导流作用就会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潜移默化于心理与民俗。
法律的教化作用,推而广之,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社会机制的教化作用。比如,建立社会信用机制,记录每个社会成员的信用历史,以此作为其今后信用活动的依据,意义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机制问题,而更可能会成为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教化行为。
社会机制的教化作用,再推而广之,可以推广到一切机构、组织、团体的运作规范之教化作用。比如,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会带来高效、务实、廉洁、公正的工作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会改变政府组成人员的修养、心态和工作作风,而且会带动公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企业进行科学的现代股份制公司改造,会形成透明、公开、忠诚、良性竞争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不仅会感染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公司职员,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且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整体改善。
反腐败,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我想,强调人格教育,强调自我修身,一定是治本所必需的,但同时,也不能不高度重视法律与制度的作用。有效、透明的民主机制、监督机制不仅能够起到防治作用、惩罚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客观的教化作用。当然,现在提倡法治的呼声要远远高过提倡德治的呼声,因此,本文的重点还是放在对传统教化的倡导上。而正如我一再强调的,这同样是东西方哲学传统上的差异,它们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对立,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下篇】
十一
天地有大美,知天道向上;四时有明法,知天机流畅。天道向上,知有趋向;天机流畅,知有和谐。生生不息而真善美日臻,此大道之谓乎?
树木葱茏、百草丰茂,万事万物皆体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所以,宇宙始终有上进的方向!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所以,宇宙始终蕴藏着流畅的精神!
推而广之,人类社会亦必有正义取向,社会形态亦必以和谐为最佳。故大道可一言以蔽之:生生不息而真善美日臻。
大道,有静有动,静者因内在协调而外现其美,动者因运转流畅而向上向前。
协调,流畅,内在原因是万物之不同,故须各就其位,各得其所,各尽其责,相辅相成。
大道对我们的启示就是,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承认和尊重其组成因素之差别及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寻求最合理、最协调、最和谐、最符合事物本身发展规律的形式和方法,使其内部因素之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消极作用得到充分抑制,从而保证事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即便偶有失误和反复,也不至突破质变的临界点。如此,就可以保证以和平方式谋求发展。
十二
大道无名。必以名之,则中庸乎?中庸者,圆融而不失刚健之谓也。中庸,内有规律,外有边界,整体有方向。
中庸,首先强调的是和谐流畅,但和谐流畅并非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在依规律运行的过程中推动着新旧事物的更替,从而获得了自身的前进。在人,则是在不懈的自我修养中升华了自己的人生境界;在国,则是在反复的推陈出新中迈向新的文明。
也即,中庸是以和谐流畅的状态推动事物走向更好更美更进步的方向。中庸既是一种静态之美,又是一种动态之美,所以,中庸契合于天地之道。
由于一向的误解,我们往往一提到中庸,首先会想到迂腐,想到没有个性。事实上,中庸是一条宽广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唱歌,可以自由自在地跳舞。因此,中庸,并非一定要循规蹈矩,更不象一段僵死的木头,而是一种非常活泼、非常自在的身心状态。
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是一种绝大的自由,不逾矩,是一种约束,为什么自由与约束会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呢?而且纯属自然而然的行为,毫不勉强。这就是中庸。也即内有和谐流畅之精神,因此举止随意洒脱,却并不突破人伦边界,自然散发出一种文质彬彬、博大祥和的美好气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酷、很潇洒、很有性格的翩翩风采吗?
《易》,是对规律的最佳抽象和总结,宇宙万物皆依照自身规律周而复始,决不会走向偏激与尽头;同时,周而复始又不是原地打转儿,而是在循环中不断发展。这是中国先人对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春秋嬗递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抽象,也是给人类提供的最高的立身准则与治国之道。只有内部运行有规律,才能保证事物发展不突破边界,只有不突破边界,才能始终保证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这就是中庸的核心思想。所以,中庸是一种内有规律,外有边界,整体有方向的美好状态。
十三
事物皆以中庸为最佳存在方式。已有最佳存在方式者,必中庸也;未有最佳存在方式者,吾可缘此而求之。
天地大道者,生生不息而滚滚向前。天地至美,大道无名,强以名之,则中庸也。
中庸者,万事万物最佳之存在方式也。诸如自然界和谐之美与勃勃生机、黄金分割之取中而偏上、为人处世之内方而外圆、外交辞令之“求同存异,增进共识”等悉为此例,不胜枚举。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一切文明的结晶,本身即体现或者吻合于中庸之道,但这种体现或吻合往往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如果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宇宙间这样一种基本的道理,通过自觉的努力,使已然符合中庸之道的事物更加清晰明了,使未曾符合中庸之道的事物走上正轨,并为始终找不到正确发展方向的事物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使我们的事业事半而功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十四
以中庸之道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可知好的社会发展形态应是以和谐、流畅、合理的社会运行机制推动自身走向更文明、更进步的阶段;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宪法体现中庸精神。
正如天地有真善美的取向一样,人类社会之发展亦有不言而喻的趋势:不管经历多少反复与曲折,人类社会始终向着更文明、更民主、更自由、更合理、更和谐、更富裕的方向前进。这一根本趋势永不动摇。
正如天地万物各有不同一样,组成人类社会的社会成员也始终有人性、天赋、品质、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个体差异,组成人类社会的民族、文化、阶层、利益、地域特征等因素也同样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差别都不会因社会的高度文明而完全趋于同一。
所以,较好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就是通过建立和谐、流畅、合理的社会运行机制,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种元素都尽可能各得其所、各居其位、流畅运行,推动自身走向更文明、更进步的阶段。
对于世界而言,就是通过建立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军事秩序和文化秩序,使各国获得国格上的平等、军事上的互信、经济上的互补、作用上的各尽其能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尊重、学习、交流和借鉴。使世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使国与国之间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得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使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形成和谐与交融的良好氛围,从而共同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和谐、更合理、更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前路。
对于国家而言,就是通过建立和谐、合理、流畅的社会制度,尽可能使社会成员各适其位,并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和明确、畅通的进退机制保证随时随地的优胜劣汰;尽可能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得到完美有效的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呼声得到最流畅的反映并促成最合理的妥协;尽可能使各种人文、地理、资源等因素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等。更重要的是,要使机制自身具有与时俱进、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有接纳新生事物、促进新生事物健康发展的能力,有随新生事物的进步而进步的能力。也即,机制要有活的灵魂。换言之,宪法要体现中庸精神。
一个国家,只要其社会制度能够时刻有效地通过自身调节来使矛盾处于缓和状态,它就会长治久安。凡历史上不能给国家带来长治久安的制度,都必然可以从中发现明显的不和谐因素,或者是制度的结构不够圆融,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和运作机制,或者是因为君主专制世袭这一尖锐因素定期刺破了圆融的运转机制。而经过若干世纪的发展,人类社会终于迈入了民主政治,国家终于走向了共和,于是制度的衔接变得有序、协调、合理,君主的世袭权力被消灭或得到了有效制约,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通过政治制度的民主得到了有效的表达、调解和平衡,原先激烈的社会矛盾因而能够在体制内部得到消化。矛盾依然有,但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就是中庸之道。美国之所以建国数百年而不易,也正是因为其权力制衡机制有效地使矛盾处于缓和状态,不突破质变的临界,从而默合“中庸之道”。
可见,好的宪法就是要保障国家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行轨道,以保证内部因素运行的协调性与限制矛盾的边界性。并于这种轨道的设计中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能力,以保证正确的方向性。也即,宪法作为制度之制度,必须具有自我完善、与时俱进的弹性,具有包容与创新的能力。
民主政治,是对中庸宪法的集中阐释。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宗教影响、社会阶层等诸多因素迥然不同,所以作为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调和的政治制度,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把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他人,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不考虑自身历史传统、法制环境、经济基础,盲目引进适合他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也同样可能因药不对症而造成肌体损伤。自知自信、独立思考,权衡利弊、渐进改革,不急不躁、不盲从他国,才是真正切合实际、代价最小的民主建设之路。当然,前提是必须要以实现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并积极努力去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十五
以中庸之道考察国家职责,可知国家的基本职责在于以秩序保证和促进民生。
国家的本质是人类建立在各个阶段社会综合条件基础上的秩序要求。国家形态的演变是随社会条件的演变而发生的秩序要求的演变。
虽然国家制度在变,国家的组织形式在变,但总有一些本质的东西未曾改变。这些本质的东西就包涵了对秩序的追求,对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追求。因而,无论何种历史时期的国家,何种制度下的国家,这些不变的本质要求和本质追求,才是它真正应有的治国内容和治国目的。
国家就是国家,就是人类社会在当时条件下所能寻到的合理秩序要求,治国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抓住了这两点,就抓住了治国的核心。现代欧洲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富裕,就因为他们的治国理念很简约。他们所要做的只是秩序的不断优化、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这恰恰是治国的本来面目。如此的国家,才是本色的国家、未经雕饰的国家。舍此而他求,必然使治国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十六
以中庸之道考察人文环境,可知好的人文环境应是包容与倡导的结合。
对个性的压制,对自由的束缚,对言论的禁锢,曾是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人文环境。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冲破了宗教的捆绑,摧毁了封建的压迫,建立了以个性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为标志的新文明。
这种新文明的外在表现是自由,本质则在于包容。任何言论、任何思想、任何价值观、任何形态的艺术形式等,它都如一个慈祥的老者般微笑着看它自生自灭。作为文明本身,并不去树立一种主观的标准来判断孰是孰非,或对其横加干涉。善恶美丑任由身处大染缸中的公民自行选择、追求。如此,既是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又是对人性的充分信任。
这种人文精神充分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压迫与封建束缚,获得完全自由的渴望。也正因为他们经历了这种摆脱的艰辛,所以才异常珍惜这种无垠的自由,甚至不惜以良莠不齐为代价。这是一种非常宽忍与博大的精神。然而,也正因为它脱胎于封建社会,所以有点矫枉过正。也就是说,一味地冲破束缚,一味地追求人性的充分自由,反而泯灭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界,淡化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更真、更善、更美的方向性。而事实上,这一方向性是存在的,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类长期以来的理想和愿望的。
所以,更好的人文环境应当是包容与倡导的结合,基于宽容之上的积极倡导和创新。个性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应当保证,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理念应当贯彻,但被人类所公认的假丑恶行为则应坚决取缔。同时,还应积极倡导人们去追求高尚的情操。将人类有史以来所积累的、被历史证明是优秀精神遗产的思想、学说、价值观、艺术形式统统吸纳于社会,让人们自由感悟、选择、追求适合于自身的境界,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充实,感受到一种博大、幸福的人文环境,并让人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地创造新的文明。
但是,这种人为的方向性是需要非常慎重的。是非就是是非,是纯人性的是非,任何将狭隘意图强加于是非标准之上的行为都会破坏基本的宽容与自由。同时,是非标准也不宜太细,不宜法律化,应是从人性引申出来的一些大原则,属倡导范畴。
我在云南观看民族歌舞时,曾经感慨:不来云南,我就不能真正明白孔夫子为什么要用礼乐来治理天下。人不管有多疲惫,劳动不管有多辛苦,生活不管有多困顿,只要踏着节奏唱起歌,跳起舞,所有的烦恼就飞到了九霄云外,胸中积压的郁气也就完全得到了释放。同时,手牵手的集体舞蹈,还可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可惜,儒家六经偏偏丢失了《乐经》,使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系没有得到全面的人文滋养,也使我们的文化传统少了一些奔放、浪漫与激情。这样一种缺憾是无可否认的,因此当我看到街舞、交谊舞在中国大地的普及与流行时,心中所充溢的是一种欣慰与感动。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所体现的就是伟大的包容与吸纳。同理,我们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于酒吧文化、网络文化在现代青年生活中的盛行,对于滑雪、登山、赛车等西方体育健身方法的引入,对于圣诞、情人节为国人所接受和认同,对于新年音乐会成为一种新的民俗,都应抱有喜悦的心情,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是必然有自身的缺陷的,都是需要有不断的滋养和补充的。只有在这样的吸收、容纳和创新中,才能获得自身的进步。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社会的其他领域。
十七
以中庸之道考察修身处世,可知修身之道在于巩固与突破的结合,处世之道在于出世与入世的完美交融。
人常说:一篙松劲,激退千里。这大概说的就是修身之路吧!修身之道虽因人而异,但成功之途只有一条,那就是横向夯实基础,纵向突破创新。《菜根谭》说:“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不注重点滴积累,就不会有大事当前的从容镇定,不注重日常一言一行的修为,就不存在境界升华的基础。同时,只关心守成,而不注重摄取知识、开拓胸襟,所能达到的道德高度也终究有限,所以说,修身就是巩固与突破的交替应用、完美结合。
知修身者,必知处世。修身是内心修为,处世是外在表现。因此,处世也相应需要具备两种态度,一是平常心,一是进取心。惟有前者,才能于尘世间自在驰骋,不受羁绊;惟有后者,才能在疲惫中永葆青春与生命的活力。惟有前者,才能看淡人世间的荣辱得失,惟有后者,才不致堕入空虚、寂寞之野而不能自救。以平常之心进取,换言之,即是出世与入世的完美交融。
走在大街上,坐在公交里,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为了生活而奔波,听到周围人叽叽喳喳地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争吵,浑不计自己来自何处,更不理他人为何会与我同在,就会深深地为这种不知身在何乡的迷执而感喟。茫茫人海中的痛楚,仔细想来,有几多不是对自我的迷执在作祟呢?以入世之心入世,就难以自现实的泥潭中超脱;以出世之心入世,就能够在纷扰中保留一份洒脱;超越了出世与入世的纠缠,就会以一种浑然天成的自在进入滚滚红尘。所以说,处世之道在于出世与入世的完美交融。刻意而为者,皆失其真。
十八
人之为人,正气不可无,爱心不可无,童趣不可无,雅兴不可无,豁达不可无,从容不可无,热情不可无,坚定不可无。
中庸之道,儒家思想,在现代青年的心中,都实在太遥远、太落伍了。要求大家静下心来读几本修身养性的书都极其困难,更何况以这样中规中矩的思维来指导人生了。那么,有没有以远古精神为原材料制作的快餐,可以直接拿来食用呢?我想,我们不妨抽出一些简单的做人原则,却不必去深究为什么要如此。因此,在本文的最后,我提倡:人之为人,正气不可无,爱心不可无,童趣不可无,雅兴不可无,豁达不可无,从容不可无,热情不可无,坚定不可无。
正气,是人立身之本。它可以为人带来自信、骄傲、快乐和勇气,可以为人带来尊敬、赞美、信任与重用。反之,没有正气的人,就很难有骨气,就很难有博大宽广的格局,就很难在大是大非面前挺直腰杆,从而也就自然而然会丧失凝聚力、向心力,丧失他人对你的尊重,丧失许多本应当属于你的机遇。朋友满天下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你浑身散发着正义的魅力。
除正气之外,首先不可或缺的就是爱心。爱心,可以除去心中的暴戾,使一个人变得宽容。爱心,可以消除人的自私,使一个人懂得尊重。爱心,不仅可以使他人得到温暖,还可以使自己的心灵获得博大与安宁。什么是爱心?当你欺凌弱者时,忽然意识到面前的人就如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这就是爱心。什么是尊重?当你咬了一口苹果就想扔掷路边时,忽然想到这小小的苹果是历经春花秋实来到我的口边的,这就是尊重。爱心与尊重互生,一缺则俱缺。
罗大佑的《童年》之所以传唱不衰,在于它带人返回了童年时的记忆。卡通、游戏之所以对我有莫大的吸引力,在于它们让我体味到了久违的童趣。成年人的世界是有围墙的,所以我们的眼光看不到森林,看不到小溪,看不到蜜蜂,看不到抽芽的小草,所以我们的心灵必须学会飞翔。飞翔,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一份童趣。能够无拘无束地在午后散步,能够在骄阳下发现冰糕的乐趣,能够一声不响地坐在家门前、山坡上几个小时,望着夕阳慢慢落下,再看月亮缓缓升起。
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是一种闲适;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一种高远;王子猷深夜访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是一种洒脱。总而言之,无非雅兴。人生在世,不可缺失这一份雅兴。渔舟唱晚、踏雪寻梅,是一种雅兴;雪夜闭门读佛书,是一种雅兴;听交响,看京剧,观画展,同样是一种雅兴。你我市井中人,不一定要雅到那等极致,秋日时,登高望远;夜深时,小店独酌,又何尝不是一种雅兴呢?
有正气、有爱心、有童趣、有雅兴之人,必是一豁达之人。豁达者,不营营是也。不属于自己的,可以放下,属于自己的,也可以放下。别人在乎的,我不在乎,别人问我为什么不在乎,我也实在懒得回答。天马行空,无牵无挂,却又不失为人的责任,故时而懒散,时而严肃,时而豪放,时而落寞。看一下沈放、楚留香、小李飞刀的为人,大约也就差不多知道什么叫豁达了。豁达实在是与潇洒难以区分的。
从容是自信的孪生兄弟。达观、自信之人,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人。因为他们中心有守,所以泰山崩于前也可从容应对、谈笑风生。从容的获得,一方面是禀赋,但更多的还是后天修养。只有为人原则分明,处事得当,才会事事胸有成竹;惟有每一件小事都做得不慌不忙,每一步路都走得雍容闲定,才会在事急时泰然处之。可见,从容与否的确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身功夫。
天分高的人,往往容易看淡人生,容易走向空虚与寂寥,容易产生远离红尘俗世的念头。你要是真能堪破红尘也就罢了,怕的是似懂非懂、无精打采、牢骚满腹、一事无成,给亲人朋友带来凄凉和痛楚。所以,真正的解决之道,还是在心中孕育和永葆一份生活的热情。即便你觉得周围人不可理喻,即便你对尔虞我诈的社会充满厌恶,你也还是可以用一种理解、体谅、宽容的心态融入社会。当你真正换一种心态去面对世界,当你兴高采烈地去与生活对话时,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可爱之处,普普通通的人往往有极不普通的思想,市井中无处不有深邃的哲理和智慧。如此,你就会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周围的人!
坚定,就是要象一棵大树,给亲人朋友以安全感。坚定,就是不轻易承诺,言则必信,行则必果。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定要斩钉截铁,勇往直前,砥柱中流。如此,你才会获得信赖。每一次变卦,都能为自己找到开拓的借口和理由的人,必然是不可深交、不可托付、不可重用的人。所以,虽然我生性懦弱,但我绝对守信;虽然我不是英雄豪杰,但我心里不乏豪杰之气;虽然我生性不够坚定,但我努力坚定之。
当然,人之为人,还当必备一些其他的品质,如诚信、乐观、自信、豪放等,但各种美德乃是相辅相成的,我从未见正直而无诚信者、豁达而不乐观者、从容而不自信者,三者兼备而不豪放者。故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