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原创]上一款壶请大家
下一主题:[原创]偶很喜欢的一只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紫砂文化的结合煞是值得一探
观其意境, 不知各位是否觉得犹如佛徒参拜之手侧影.
品其此壶, 俺实无见数, 不敢如上老者般断言. 吾本无知者无畏, 冒然如下
略带拙气, 壶型比例也不得当, 如是"大红袍"也算一说, 因其收缩比例约45-55%, 烧制后以致壶身过分收缩, 造成壶口/壶边竖高, 无圆整性, 且与孔漏处水平完全失调, 未及斟茶就将自溢; 壶嘴亦无型, 易流涕而不挂珠.
俺记得资料上说"大红袍", 泥质细/密度高/高结晶, 在炼泥过程中加入天然铁红粉提升红色, 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 泡茶柔顺好喝, 乃泡茶之极具.
如真是此稀有泥料拿去调砂?实为可惜! 如是加熟砂固型而出此品?实为不取!
K老弟所言极是!
大红袍,据说也是台湾人这么称谓的。
变种的掇球,不是朱泥,是红泥调砂。楼主精心照料,出现营养过剩。
斑竹所言的“大红袍”确实也是从台湾引进的术语。大红袍实质上就是化工泥。
学习
变种的掇球,不是朱泥,是红泥调砂。楼主精心照料,出现营养过剩。
斑竹所言的“大红袍”确实也是从台湾引进的术语。大红袍实质上就是化工泥。
壶不是用来泡茶的吗怎说会营养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