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来源及版权:史丹佛大学
翻译:刘契良 / 编辑:洪晓慧 / 简繁转换:陈盈 / 后制:刘契良 / 字幕影片后制:谢旻均
(掌声)
谢谢。
我很荣幸今天能和各位在此,参加这场全世界最优学府之一的毕业典礼。
(欢呼声+掌声)
我大学从没读到毕业,事实上,这是我最接近大学毕业的一刻,今天我要分享三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没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三个故事罢了。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串连生命中的点滴,我在奥勒岗州Reed College 只待 6 个月就休学了,但之后又复学待了 18 个月,最后终于还是无疾而终,但我为何要休学?故事始自我出生前,我的生母是一位年轻、未婚的研究生,她决定让我被领养,而且必需让有大学毕业的父母领养,所以,一切按照计划就是,我一出生便给一对律师夫妻领养,只是当我出了娘胎,他们才临时决定要的是一名女婴,所以,我那正在等候领养的父母当晚深夜接到一通电话,问说:「我们有一名意外诞生的新生男婴,你们想领养吗」?他们回说:「当然」。
我的生母稍后发现我养母从未从大学毕业,而我养父更连高中都没毕业,于是,她拒绝签署最终的领养文件,但态度几个月后就软化了,因为我养父母承诺有天会让我去读大学,这就是我生命的起始,17 年后,我果真上了大学,而且还天真地选了一间几乎和史丹佛一样贵的大学,属于劳动阶级养父母的毕生积蓄都将用以支付我的学费,六个月之后,我却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我不晓得我人生要干嘛!也不清楚大学能如何帮我理出个头绪,可是我却正在花光父母一辈子所存下的血汗钱。
可如果我在大学时没有单选了这门课,Mac 计算机就永远不会有多种字体或组合匀称的字体可用,而因为 Windows 只是模仿 Mac 计算机,结果将可能是个人计算机根本就不会有不同的字体
(笑声)(掌声)。
而如果我当初没有休学,我也不会去选修那堂字型课,结果个人计算机可能就不会有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完美字体,当然,我不可能在求学时就看出这些未来的点滴,但十年后回头一看,就点滴在心头了,重申一次,你无法预知未来,仅能回顾,所以你必需相信,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有天都将连结一起,你必需要有信心,无论是你的直觉、命运、生命、业力等,因为相信这些点滴终究会连结在一起,可以给你信心朝自己的理想迈进,就算是引领你远离传统的路子,那都会很不同凡响。
(笑声)
因为当苹果成长之后,我们雇用了一位我认为能和我一起经营的有才之士,第一年,万事顺畅,但之后,我们对未来的愿景开始分歧,最后我们吵翻了,而董事会站在他那一边,所以,我的三十岁大礼是失业,而且是众人皆知,曾是我整个成人生命重心的一切都没了,而且结局凄惨,之后几个月我真的不知道要干嘛!我觉得我让前代的创业家们失望,因为我把交到我手上的棒子接丢了,我和 David Packard 及 Bob Noyce见面,试着为自己搞砸的事件道歉,我是个公认的失败者,甚至想要逃离硅谷,但有个东西慢慢地开始让我顿悟,那就是我仍爱着我做过的事,发生在苹果的事件并没有改变这个初衷,我被拒绝过,但我仍怀着爱,所以,我决定重新来过。
当时我看不清,但后来我才明了遭到苹果解雇是我人生中最棒的事,成功者的沉重负担,由菜鸟的无忧无虑所取代,不再绝对肯定所有的事,解雇也是解放,我进入了人生其中一个创造黄金期,接下来五年,我创立了 NeXT、另一间是皮克斯,并和我未来的妻子坠入情网,皮克斯后来创造出全世界第一部计算机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它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动画制片厂(欢呼声+掌声)。在一个特别的机缘下,苹果买下 NeXT,我于是重返苹果,我们在 NeXT 发展出的科技,便是现在苹果复兴的核心。
Laurene 和我也共组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我敢肯定以上没有一件事会成真,如果当初我没有被苹果解雇的话。良药苦口,但正是病人所需,有时,生命会像是在拿砖块砸你的头,但你不能失去信心,我深信当初能让我继续下去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爱我做的事,你一定要找出自己所爱为何,无论是工作还是你的爱人,你的工作将会占去你生命的一大部份,而唯一能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是,做你相信那是了不起的工作,而唯一能做了不起工作的方法,就是你必需深爱自己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未找到,不要放弃、不要停,尽你全副心力,当找到时,你会知道的,就像所有了不起的关系,情况只会随着年岁渐入佳境,所以持续寻找,不要停!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17 岁时,我读过一段引言,内容大致是,「如果你能将每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活,有天你一定能做出对的决定」。
我紧紧地记住这句话,从那之后的 33 年间,我每天早晨照镜子时便自问:「如果今天是生命终结前的最后一天,我还会想做原本即将要做的事吗」?而如果答案接连几天都是「不」,我便自知必需做些改变,记得我将死这件事,是我所用过,帮我下人生重大决定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的自尊、所有对难堪或失败的恐惧,这些全都将在面对死亡时烟消云散,仅有最重要的会留下来,记得自己将死是我所知,对抗自陷失落感迷宫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你已经赤裸裸地面对着生命,所以没有理由不顺应内心的声音。
约莫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罹患癌症,我在早上7:30 接受扫描,结果清楚显示我的胰脏有颗肿瘤,当时我连胰脏是啥都还不晓得,但医师告诉我,这几乎可以确定是无法根治的癌症类型,且活不过三到六个月,医师建议我回家准备后事,这就是医生宣布待死的术语,也就是说,你要试着将往后 10 年想对孩子讲的话都在这几个月内说完,也意谓着一切都要确定交待完毕,这样对你家人的冲击可能会减轻些,更意谓着永别。
当天,我一直挂念着那次的诊断结果,同一晚,我再做组织切片检查,他们将内视镜塞进我的喉咙,穿过我的胃,进入我的肠子,再将针插入我的胰脏,然后从那颗肿瘤上取走一些细胞,我打了镇静剂,但陪着我的太太告诉我说,医师在看过显微镜下的细胞后哭了,因为我的胰脏癌是很少见的可开刀医治类型,于是,我动了手术,谢天谢地,现在已痊愈了。
这是我和死亡最近距离的接触,而我希望这也是往后几十年最近的距离,死里逃生之后,我可以比之前当死亡激励只是好用,而单纯的学术概念时,更确定的告诉你们没有人想死,就算是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透过死亡达阵,但死亡却是大家共享的目的地,没有人躲得过,这是注定的,因为死亡极可能是生命单一最优的创造,是生命的转化媒介,清掉老旧、让道新进,现在的新进是你们,但不久后的某天,你们将逐渐成为老旧,并遭清除,抱歉,这听起来很戏剧化,但却是千真万确,光阴有限,所以不应浪费在过别人的生活,不要陷于教条之中,即依着别人的思想结果过活,莫让别人的意见杂音,淹没了你的内在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提起勇气、倾听内心、跟着感觉走,因为这些本质多少早就清楚你想要达致的成就,其他都是次要的。
我年轻时,市面上有本神奇的读物叫作「全球目录」,当时被崇为一代宝典,由 Stewart Brand 创立,公司位于离这儿不远的 Menlo Park,他将其诗觉触感为这本杂志注入生命,在 1960 年代后期,个人计算机与桌面排版都还没诞生,所以一切都靠打字机、剪刀和即可拍照机,就像是纸本 Google,在 Google 出现前35 年,这本杂志满怀理想,内容尽载精巧工具与优异新知,Stewart 与其团队出版了几期「全球目录」之后,公司在停刊号出版后走到了尽头,那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这个岁数,在停刊号的封底,有一幅清晨乡间小路的相片,就是那种你去冒险搭便车时会看到的景象,图下有行字,「保持好奇,虚心接纳」,那是他们的谢幕词,保持好奇,虚心接纳,我一直如此自我期许,现在,你们毕业开展新程,我也要如此祝福你们,保持好奇,虚心接纳,感谢聆听。
确实, 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才能真正持久又动力
导演: 蒂姆·波顿
主演: 伊万·麦克格雷格 / 阿尔伯特·芬尼
内容简介:一个美丽的亲情童话。父亲爱德华(亚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饰)年轻时,很爱给年幼的儿子讲自己的传奇经历,他自称在阿拉巴马旅行推销员时,经历过很多光怪陆离,魔幻荒诞的事情。威尔(比利·克鲁德普 Billy Crudup 饰)并不相信,觉得是父亲在虚荣和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得了癌症,不久于人世了,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儿子面对病榻上的父亲时,父亲又开始说他早年的经历:他曾经为了离开小村庄去大城市闯荡,在途中遇到巫婆和巨人,还一起去了幽灵庄,再后来,认识了一个神奇的马戏团演员,一个亚洲艺人,一条怎么也抓不到的大鱼,还有怎样跟母亲一见钟情,定下终身……从父亲病弱的气息里,威尔仿佛领悟到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感受,也许父亲的叙述有修饰的成分,但在他的心中,那些经历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是充满激情和想象,而父亲终于在儿子的理解和深爱下闭上眼睛。(文字取材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