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26283 次 | 回 49
#11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07-07-31 09:07:00 引用

呵呵呵,能写这些东西的人是想自已的国家更进步 ,并不是不家国的说.

偶再顶一个.

#12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7-07-31 09:07:00 引用

[QUOTE]我知道写这篇文章是会被国内的中国人骂的。其实这本身也是如今中国让我感到叹息的另一方面:中国人不能容忍别人批评。你要是说中国一点的不好,那你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假洋鬼子。至于是不是真的不好,则不在考虑之列。即便真的不好,他也一定会列出无数别人也如何不好来为自己辩护。也有人会说:你以为你在外面时间长了,就自己觉得了不起了,中国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算个什么东西!其实,我算什么东西不重要,也不是这里谈论的焦点。重要的是就事论事。谁能讲我说的不是事实吗?如果不是心里还有着中国,我完全可以象个局外人一样,对中国的一切缺陷,幸灾乐祸地当热闹看,何必费这么多的口舌。[/QUOTE]

一个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妄自尊大,与奴颜婢膝,妄自菲薄都同样可悲。

#13 云萱 | 只看他(她)
2007-07-31 09:07:00 引用
美国不是都很好,中国也不是都不好。但一个民族当正视自己的不足,容忍别人的批评,懂得自省。唯其如此,中华民族才更强大!
#14 非叶非花 | 只看他(她)
2007-07-31 11:07:00 引用

想起前不久看的一篇短文,应该这里的不少朋友都看过的:


"禁令凶猛"


  有着二十多年国外生活经历的网友翟华回北京过年,发现周围有着那么多的这不准那不准:在电梯里,“乘梯须知”写着“进入轿厢请自觉维护乘梯秩序,须肃静,请勿喧哗,严禁随地吐痰”;在楼下的“老家肉饼”店,“严禁自带食物在本店占座食用”;进了地铁,“严禁跳下站台”的告示随处可见,柱子上还醒目地贴着北京地下铁道总公司的乘车守则,其中包括8条“严禁”,1条“服从”;而前门同仁堂的“店堂纪律”则是8个“不准”:不准扎堆聊天、嬉笑打闹,不准在柜台内吃东西、看书报,等等。在翟华看来,这些都有损国人的文明形象。


其实,也就是像翟华这样在国外待惯了的人会觉得这些禁令特别碍眼,是对人的极端不信任、不尊重。国内的人对这些禁令早已熟视无睹。就拿北京地铁的告示来说,不要说外地人,就算是北京人也没有几个能说得上到底“严禁”的是什么,而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更是“有(告示)吗?我怎么没注意到?”


  事实上,除了这些居高临下、口气硬邦邦因而令人不快的行为禁令,还有一些禁令,比如“严禁袭击警车”、“谁砸检察院的牌子,我们就砸他的饭碗”———两者都令人产生了对这个地区的负面想象,而人们对这些禁令的麻木直至熟视无睹,也是大问题。


语言暴力遮蔽的行政不作为


  研究文化语言学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申小龙教授说,这些体现着“语言暴力”特征的告示、禁令,是“官本位”而非“民本位”出发点的反映。他总结其语言暴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这一点在农村常见的计生标语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被群众称为“霸王标语”;二是低于起码的道德标准,如“不准随地大小便”之类,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只好诉诸道德层面;三是模糊权利,用义务本位而不是权利本位来要求受众,如“爱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把“人人有责”的范畴扩大化了。


  “语言暴力”的另一面,则是“不应该遮蔽”。这些具有依法行政外观的法规,实质上遮蔽的是行政的不作为。以最为棘手的计划生育工作来说,“只生一个好”之类的劝喻和诱导不起作用,又欠缺了工作耐性,只好用命令式的话语来震慑群众,代替细致深入的工作。一些杀气腾腾的计生标语,就是行政能力低下、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的极端体现。


  上文中所引“严禁袭击警车”、“严禁用公款打麻将”之类的禁令也是行政不作为的例子。《江苏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规定“严禁无婚姻证明的男女混住在一起”,如果严格执行这一禁令,父女、母子、兄妹也不能同住。四川出台的交通法规,“不按规定走路方式走路的要挨罚”,让人莫名惊诧;而成都龙池镇和龙池景区为猴儿们制定“礼貌山猴行为准则”,“不许哄抢游客,做彬彬有礼的猴子”,就是荒诞了。这种宣传效果可想而知,是适得其反的“反宣传”。



禁令为何凶猛


  城市长官们已经意识到通过细节营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并努力在各个方面向国际化接轨。2004年5月,云南省展开了一场高调的清剿,整治不良标语运动,3万多条被视为“有伤大雅、语句生硬、态度蛮横、狐假虎威、宣传效果适得其反”的标语被勒令从街头清除。而各地都有报道说城市警示语变得像“人”话了,比如说图书馆里“严禁喧哗”变成了“嘘,我喜欢安静”;玩具店里“不准乱摸”变成了“我很爱干净,请别弄脏我”。这些例子都表明,城市执政者和城市都在进步。


  但为什么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措辞严厉的禁令仍然存在呢?这恐怕得到现实生活中找原因。申小龙教授说到一个情境:路口没车,但红灯亮着,这时候你会不会过马路?申教授说他自己的回答是会过,因此在他看来,由于国情的关系,严格的规定和执行还是必需的。比如“严禁随地大小便”,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一句废话,但对中国人来说还是需要强调。


  而有些禁令并非出于行政部门之手,是市民自发创造的。正如媒体去年所报道的,北京市宣武区金井胡同1号的墙壁上一度写着“小商小贩,禁止入内,违者暴捶狠打!!!”这样一条令人触目惊心的标语,还在旁边挂了一根红色短木棍。起因是胡同里经常丢东西,居民们认为小偷就是伪装成小商小贩进胡同踩点的,于是写了这条标语,“效果特别好,自从写上标语后,胡同里的居民就没丢过东西。”类似的例子,还有“严禁倒垃圾,否则全家死光光”,附近居民说,狠是狠了点,但确实有效。


  但实际上,这种认为“以暴制暴”式禁令奏效的想法只是自欺欺人,公权力惩恶力度的弱化则助长了这种错觉。它反映的是市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缺失,而且,它的存在是城市之羞,是贴在“国际大都市”这个光鲜水晶苹果之上的创可贴。


  正像翟华所说的,中国和世界水平到底相差多远?差别就在于中国还有这么多的“不许”、“不准”。什么时候这个长长的禁令单子只剩下一个No smoking(禁止吸烟),那么中国就真与国际接轨了。



来源:《新周刊》

#15 非叶非花 | 只看他(她)
2007-07-31 11:07: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7-7-31 17:52:00的发言:
美国不是都很好,中国也不是都不好。但一个民族当正视自己的不足,容忍别人的批评,懂得自省。唯其如此,中华民族才更强大!


说得很对:) 


我们不妨借用古人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兼济天下",那么我们不妨"独善自身",从自己做起吧:)

#16 雨烟 | 只看他(她)
2007-07-31 11:07:00 引用

呵呵呵,楼主这个贴子转的好.

都说了要爱国,可是我亲爱的祖国,你拿什么来让我们爱你呢??

#17 雨烟 | 只看他(她)
2007-07-31 11:07: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非叶非花在2007-7-31 19:21:00的发言:



说得很对:) 


我们不妨借用古人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兼济天下",那么我们不妨"独善自身",从自己做起吧:)



好一个独善自身.


问好非叶非花.


#18 版纳男孩 | 只看他(她)
2007-07-31 11:07:00 引用

说的很正确,很有现实,支持。不要总是拿好的东西来发表,真实的也要表露出来

#19 小玩子 | 只看他(她)
2007-07-31 11:07:00 引用
以下是引用版纳男孩在2007-7-31 19:56:00的发言:

说的很正确,很有现实,支持。不要总是拿好的东西来发表,真实的也要表露出来



问好!


#20 网虫 | 只看他(她)
2007-07-31 12:07:00 引用
国人当自强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