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与叶底
![07年冬,烘焙日志之二:焙安溪<a href=]()
铁观音与八仙茶' width=281 src='http://www.368tea.com/bbs/attachments/dvbbs/2007-11/20071129234451940.jpg'>
![07年冬,烘焙日志之二:焙安溪<a href=]()
铁观音与八仙茶' width=281 src='http://www.368tea.com/bbs/attachments/dvbbs/2007-11/20071129234456189.jpg'>
![07年冬,烘焙日志之二:焙安溪<a href=]()
铁观音与八仙茶' width=281 src='http://www.368tea.com/bbs/attachments/dvbbs/2007-11/200711292345235.jpg'>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7-11-29 22:58:16的发言:
这泡观音颗粒小叶底薄,因品质较佳,宜保水留香,经试泡审评,决定再焙30分钟后停火。
计烘焙了三个半小时。温度在80至105度之间酌情调控。
云宣兄你好,按照这样的烘焙方法.焙好的茶算是毛精还是精茶?
以下是引用杨合盛在2008-4-4 16:40:05的发言:
云宣兄你好,按照这样的烘焙方法.焙好的茶算是毛精还是精茶?
杨兄好!
这样的烘焙仅在于改善茶质,或焙出一种产品风格。现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看茶焙茶的同时,也在结合市场需要而焙茶。
目前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与毛茶的底韵,若以传统足火精制茶的方法进行烘焙,有点得不偿失。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8-4-5 2:05:21的发言:
杨兄好!
这样的烘焙仅在于改善茶质,或焙出一种产品风格。现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看茶焙茶的同时,也在结合市场需要而焙茶。
目前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与毛茶的底韵,若以传统足火精制茶的方法进行烘焙,有点得不偿失。

云宣兄~我个人感觉你已经到了毛熟都懂的地步了!其实我以上的话只是想挑剔你一下而已!没想到你的话这么快就化解了!说的也是对道理的事!不过我的烘焙茶确不是这么烘的~而是最原始的那一种~并且是常年销售,我爸不准我在这里说,我也就不说了!不过有你这老茶师在~我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懂的品茶烘茶!呵呵,个人感谢你无私的奉献!
学习.
以下是引用杨合盛在2008-4-6 0:42:32的发言:
云宣兄~我个人感觉你已经到了毛熟都懂的地步了!其实我以上的话只是想挑剔你一下而已!没想到你的话这么快就化解了!说的也是对道理的事!不过我的烘焙茶确不是这么烘的~而是最原始的那一种~并且是常年销售,我爸不准我在这里说,我也就不说了!不过有你这老茶师在~我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懂的品茶烘茶!呵呵,个人感谢你无私的奉献!
杨兄过谦了!
我个人较喜欢喝精制茶,每年也常焙一些自已喝,或与朋友分享。
相信将来喝传统烘茶的人会慢慢增加。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