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不依恋的人生
行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
也是真爱的表现。
1.唯有真爱,才有快乐。真爱有疗愈及转变周遭环境的力量,为生命带来深刻的意义。
2.佛陀尊重人们实践自己信仰的渴望。
如果你喜欢静坐,那你就修行静坐。
如果喜欢行禅,那你就修行行禅。
这是延续佛陀精神的方法。
如果你切断你的根,你会快乐不起来。
3.龙树菩萨说:
行慈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愤怒。
行悲无量,熄众生心中一切忧郁和焦虑。
行喜无量,熄众生心中的悲伤和人无欢。
行舍无量,熄众生心中的仇恨,厌恶和执著。
4.有一次佛陀对他喜爱的侍者阿难尊者说:
将这四无量心教给年轻比丘,他们将会感到安全、坚强和喜悦,身心无苦恼。终其一生,有能力行纯净的比丘道。
5.佛陀说:‘行四无量心,又行七觉支、四圣谛及八正道者,可深得开悟。’
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也是真爱的四层面,存在我们心中、每个人心中和每件事中。
6.真爱的第一点是慈,是给予喜悦快乐的意愿和能力。
要培养这能力,就要谛观和谛听,这样我们将知道如何才会使别人快乐。
7.没有理解,你的爱就不是真爱。
8.在我们心中,都有爱的种子。
我们可以培养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馈的无条件之爱。
当对某人有深刻的理解,即使那人曾伤害过我们,我们也会无法抗拒地要去爱他。
释迦牟尼佛授记,下一劫的佛是弥勒佛-爱之佛。
9.真爱的第二点是悲,也就是舒缓和转变苦难、减轻忧伤的意愿和能力。
10.一个悲心的言语、行动或念头,就可以减缓另一个人的苦难,带给他的喜悦。
11.佛陀有噱够的理解、冷静和力量,因此苦难击溃不了他。因为他知道怎样去对付苦难,怎样去转变苦难,所以他有办法对苦难微笑。
12.真爱的第三点是喜。真爱总是替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喜。
如果我们的爱无法替双方带来喜,就不是真爱。
13.真爱的第四点是舍,意即是平等心,不执著、不分别、平等心或放下。
14.喜的深层意义是充满平和与满足的喜悦。看到别人快乐时,我们会感到开心,但我们也会为自己的幸福而感到开心。
如果没有办法为自己而喜,我们又怎么替别人而喜呢?喜是为了每一个人。
15.如果你的爱有执著、分别、偏见或依恋,这就不是真爱。
16.想要理解和真正爱一个人,便要把自己放到他的立场,与他成为一体。
做到这样,就不会有‘我’或‘他’。
17.少了舍,你的爱可能变成霸占。夏日清风清爽宜人,但若想把微风关到锡罐中,自我独享,微风便会逝去。
我们的所爱也是如此,像云朵,像微风,像花儿,若囚禁于锡罐,唯死而已。
真爱容许你保留你的自由,也让你所爱的人保有他的自由。这,就是舍。
18.要让慈确实是真慈,必须要有悲、喜、舍。
要让悲确实是真悲,必须有慈、喜、舍。
真喜必须要含有慈、悲、舍。
而真舍也要有慈、悲、喜才行。
这是四无量心的互生性。 (☆文章来源:布施论坛 http://www.bushinet.com/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