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家有野茶分外香
下一主题:旧文新登——怎样品茶
在商品社会,很少有人顺着茶的本性去种茶,多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劳动成本,而求密植高产。
也很少有人顺着茶的本性去制茶。
生产茶的初衷不外乎:把茶做得更有商业价值。
使茶:既好看(卖相好),又好喝(卖价高),产量高(效益好)。
只是往住顾此失彼。
而喝茶的,也多走两个极端:
平凡百姓喝茶求物美价廉,希望茶价越便宜越好。
故:云南大益牌普洱茶每片卖50-60元,网上还有人骂太贵了。
达官贵人"品茶"求身份求"品位",只喝贵与高档的,茶价越贵,包装越高档,越有人追捧。
故:福建红茶之桐木金骏眉等市售价8000--12000元/斤,依然产品脱销,市场供不应求。
喜欢喝茶的朋友越来越多,各种似是而非的茶知识也不断在误导人。
现代产业化种植生产的、追求"三高"的茶商品,亦多丢失了茶的自然本性。
---这就是"茶文化"之怪象。
是的,可是喜欢品茶的朋友却是越来越多了。在课上我常因没有标准的传统茶的茶样展示给学员而苦恼。
有点儿象主流媒体拿小沈阳愚乐大众,先是容忍,后是默认,再是跟从。哈哈..........
茶真是好东西。
绕了一圈,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