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发帖 | 我要发帖 | 我要回复 | 转到电脑版
看 115298 次 | 回 127
#21 楼主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2:09:22 引用

我打个比方:


一丛茶树。你不知她是什么品种,她长出叶子了,你准备采摘她,做成一泡茶。


那你会怎么做?做成什么茶?


可以又好喝,又能长期存放而转化良好?

#22 楼主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2:09:42 引用

结果呢?


你会发现,你可以做成任意一种茶类:


若采其芽尖,经摊凉、杀青、揉捻、烘干或炒干     可成:绿茶


若采其芽尖,经摊凉、揉捻、发酵、烘干     可成:红茶


若采其一芽一叶或两芽一叶,经摊凉、杀青、揉捻、烘干或炒干     可成:绿茶


若采其一芽一叶或两芽一叶,经摊凉、杀青、揉捻、再闷一闷   烘干     可成:黄茶


若采其一芽一叶或两芽一叶,经摊凉、揉捻、再发酵、烘干     可成:红茶


若采其两芽一叶或三芽一叶,经摊凉、揉捻、再发酵、烘干     可成:红茶


若采其两芽一叶或三芽一叶,经摊凉、杀青、揉捻、再闷一闷   烘干     可成:黄茶


若采其两芽一叶或三芽一叶,经摊凉、杀青、揉捻、 烘干     可成:绿茶


若采其两芽一叶或三芽一叶,经摊凉、自然萎凋、 再干燥     就成了:白茶


若采其两芽一叶或三芽一叶,经摊凉、杀青、揉捻、再晒干   就成了:晒青毛茶。   成晒青毛茶后就可蒸压成茶砖、茶饼、茶沱。。。


再让她长成熟些,任茶芽长成全开面,经晒青后,反复摇青、摊凉、摇青、摊凉、至青味消,香味出,再杀青、揉捻(或包揉)、 烘干  。。。就成了乌龙茶。


再让她长成熟些,连梗带枝地收割下来,经摊凉、杀青、揉捻、 渥堆发酵、再干燥    就成了制作黑茶的毛茶,可蒸压成茶砖、茶饼、茶沱、千两茶。。。


。。。。。。


当然还可以做成更多的茶叶品种。


就不一一举例了。

#23 楼主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3:09:55 引用

先把你学到的关于茶叶的生化知识给忘掉吧!


古人发现茶叶并开始制作茶叶时,脑里可没有什么茶氨酸、茶多氛、儿茶素、蛋白酶、还原糖、果胶质、脂肪酸、多酚氧化酶。。。等等现代的专业术语。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由什么来决定茶叶做成后是否好喝,可长期存放并可良性转化?


多思考下,也许答案就出来了。

#24 楼主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3:09:10 引用






 


怎么把茶做活了!


怎么把茶性做和了!

#25 悠然而生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4:09:25 引用
#26 楼主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4:09:55 引用

对于很多喝茶的朋友来说,要读懂什么茶做“活”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而对于很多喝茶的朋友来说,要理解什么样的茶其茶性平和,不寒不燥,相对容易些。


学习鉴别茶质优劣,并鉴别茶叶制茶工艺是否合理,需要饮者保持身心洁净,静心体验并用心感悟。


待我有空,一点一点分解。

#27 今日迷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5:09:04 引用

原帖由 云萱 于 2011-9-18 17:04 发表 看到这个茶,你会想到什么?   51401   图片來自清心论坛


不错,这是祥华的铁观音,清甜度最好.当我在这里最后的一泡茶,谢谢

#28 悠然而生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5:09:41 引用
刚看了一个经济学家演讲,说之前中国为何金银产量不是最丰富的国家,却可以有使用金银为流通货币的金银拥有量,就是因为中国在全世界做低投入高回报的贸易:
1. 在树上摘几片叶子,炒一炒,晒一晒----变成茶叶
2. 养几条虫,把它吐出来的丝拧成线,织成布----变成丝绸;
3. 在地上挖一点泥,把它捏出形状烤成各种器具----变成瓷器;
换回其他国家的真金白银,让自己变成经济大国。

其实他没说的是,以前中国之所以成为银本位的大国,是在出口自己深厚文化底蕴下的产品,中国是在出口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智慧结晶。
但是,这些领先全球的智慧现在能留下多少给后人?实在少得可怜,现代中国人就像散落的叶子一样飘来飘去,找不到根。
但是我觉得意识的醒觉是最重要的,这是1,而以后的努力是后面的0.
量变成质变,共勉之!
#29 楼主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5:09:22 引用

原帖由 悠然而生 于 2011-9-18 23:30 发表 刚看了一个经济学家演讲,说之前中国为何金银产量不是最丰富的国家,却可以有使用金银为流通货币的金银拥有量,就是因为中国在全世界做低投入高回报的贸易: 1. 在树上摘几片叶子,炒一炒,晒一晒----变成茶叶; 2 ...


唉!


祖先留给我们很多知识与经验的财富,现代人都快败光了。


原来自然发酵的馒头制作工艺,被泡打粉与增白剂给取代了,现在再也吃不到原味的吃了会生津回甘的馒头。


原来用大豆酿造的酱油,用米酿造的香醋,被色素与化工原料勾脱给取代了。


原来用生晒芥菜与生晒罗卜等腌制的酸菜,被现代的工业与防腐剂取代了。


茶亦如此。


一切为了提高商品价值与增加产量。


用化肥与农药取代了茶树自然生长。


用催芽剂取代了明前春芽。


用杂交与改良品种,取代了原生的茶树品种。


难以吃到原味的原生的食品。

#30 楼主 云萱 | 只看他(她)
2011-09-18 16:09:01 引用


原帖由 今日迷 于 2011-9-18 23:20 发表 不错,这是祥华的铁观音,清甜度最好.当我在这里最后的一泡茶,谢谢


其实这茶没做好。是用现在的消青工艺制作的,而茶之青味却没消透。


看这叶片,叶梗发白,叶片夹生,叶张虽大,叶片却薄。


闻起来应带青味,茶水轻泡似清甜的,而重泡则生涩尽显,且茶味淡薄。


其茶性生寒,久喝伤胃。


下图这样的叶片,才是传统正炒的工艺。


叶片润泽油亮,呈稠面状。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网站统计